設個星標吧朋友們
不然你都接收不到文景的精彩推送了
友友們,本期內(nèi)容是文景播客《讀藥丸》近期的大放送!在這里,你可以聽到資深出版人聊紙書市場的崩壞,可以聽到豆瓣熱門圖書榜第一的《林門鄭氏》作者敞開心扉聊母親,也可以聽到文學和社會學學者暢談倦怠社會的親密關系想象。話不多說,開始吧~
請認準我們的logo
NO.12 傅月庵:紙本書出版市場的崩壞速度遠超預期
播客《讀藥丸》第12期的嘉賓是傅月庵。傅月庵先生是臺灣地區(qū)資深出版人,他做過遠流出版公司的總編輯,做過茉莉二手書店的執(zhí)行總監(jiān),創(chuàng)辦了獨立出版品牌掃葉,如他所愿,和書打了一輩子交道。趁著他的新書《閉門讀書》出版,我們和他聊了聊編輯、出版、讀書。
嘉賓簡介:
傅月庵,本名林皎宏。曾任出版社編輯、主編、總編輯,二手書店總監(jiān)。樂在閱讀,志在編輯,熱衷分享書籍的美好,勇于思索未來出版的形式與可能。著有《生涯一蠹魚》《天上大風》《一心惟爾》等。
-時間軸-
[00:50]給白先勇、董橋、蔣勛這些名人做編輯,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發(fā)掘新人,“果然我的眼睛是對的,我能看到這個作者的潛能”
[02:58]最看重作者的品質(zhì):創(chuàng)作的天賦,對文字的敏感度
[03:33]招編輯時怎么考試?
[05:45]喝咖啡是編輯的天職,寫信是編輯的基本功
[08:37]資深編輯陸灝有多會寫信
[10:36]我是一個編輯,我一輩子就是想要做編輯
[12:00]從遠流到茉莉二手書店到掃葉,做了出版的全流程,把三千冊的書做到極致
[19:20]紙本書出版市場的崩壞速度遠超預期,臺灣是小市場,崩壞更快
[20:53]小農(nóng)出版:做書不要賺大錢,也不要賠錢,每年努力耕作,賣掉勞動果實
[28:59]臺灣地區(qū)出版的黃金時代
[38:52]生涯一蠹魚:《閉門讀書》,文章越寫越短,頭發(fā)越來越少
[45:09]一直在跟著興趣走,一輩子我是一個很幸福的人
NO.11林雪虹:我任由自己走進那個黑洞
《讀藥丸》第11期嘉賓,是《林門鄭氏》的作者林雪虹,和這本書的責任編輯王萌。林雪虹花了六年時間來寫這本書,回溯母親隱忍而頑強的一生,書出版后,打動了許多人,也因此,很快就登上豆瓣熱門圖書榜第一。作家阿乙說,《林門鄭氏》“沒有抒情、粉飾那些主觀的東西,也沒有像新聞記錄那樣完全客觀的東西。我想說的是,它每一處都顯現(xiàn)了內(nèi)心的真實。”
嘉賓簡介:
林雪虹,馬來西亞人,現(xiàn)居天津。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碩士,博士肄業(yè)。短篇小說《普度瑪央》曾獲第十五屆花蹤文學獎小說評審獎。第三屆單向街“水手計劃”受資助者。《星洲日報》《北京晚報》《南方周末》專欄作家。
王萌,世紀文景編輯、《林門鄭氏》責任編輯。
-時間軸-
[01:41]為什么要寫這樣一本書?寫作為什么花了六年時間?
[07:26]書寫完了,有實現(xiàn)某種程度的治愈嗎?
[13:27]林雪虹的生活和寫作經(jīng)歷
[20:02]全職寫作如果不成功……
[29:28]那一代女性的堅韌
[33:46]伯格曼和安妮·埃爾諾對林雪虹的影響
[44:39]出版經(jīng)歷:至少被10家出版社拒絕或無視
[55:04]如果有一天我有機會拿到馬華文學大獎,我要說……
[56:20]為什么書名一定要叫《林門鄭氏》?
相關書籍
《林門鄭氏》
[馬來西亞]林雪虹 著
陳沖、賀淑芳、黎紫書、阿乙誠摯推薦
馬華文學新銳作者、花蹤文學獎小說評審獎得主林雪虹首部非虛構(gòu)作品
“你看你多像她。你終究是你母親的孩子,不管你愿不愿意?!?/strong>
一個無名女人的憂傷故事,似曾相識的隱忍與頑強
一段我與母親的愛恨糾葛,也是一次痛徹心扉的自我叩問
NO.10王凡柯×杜世超:倦怠社會的親密關系想象
播客《讀藥丸》第10期的嘉賓是王凡柯和杜世超,杜老師在關注AI戀愛和乙女游戲,王老師在開一門分手練習課,從戀愛到分手,他倆正好形成一個閉環(huán)。所以我們給兩位老師出了今天這個題目,倦怠社會的親密關系想象。
嘉賓簡介:
王凡柯,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比較文學系副教授。曾先后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哥廷根大學、復旦大學,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19至20世紀德語文學與美學、本雅明思想等,譯有《本雅明電臺》等。
杜世超,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學系青年副研究員,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婚姻與家庭、社會網(wǎng)絡、健康行為,及文化社會學。
-時間軸-
[02:33]親密關系的代際鴻溝:不同年齡層,戀愛的方式、對親密關系的認知,都不一樣
[05:03]親密關系從來就不止愛情那么簡單
[16:35]親密關系或者說情感中最令人心碎的,同時也最振奮人心的,就是不可預測性
[20:21]戀愛的機器人化,有三個特征,藝術迎合了對親密關系中可控性的期許
[27:21]《死于威尼斯》:已經(jīng)知道結(jié)局,還會為那個流星般絢爛的時刻放手一搏的勇氣
[28:48]每一個心碎的時刻,都是你自己勇氣的一次彰顯:我們要有勇氣去愛,也要有勇氣去結(jié)束
[33:55]“草莓人格”治愈自己的方法
[39:52]青年人的心碎時刻,好像一半以上不來自感情世界
[45:52]當大家具備了拆分愛的能力,還需要一個一攬子的愛的實體嗎
[54:24]親密關系的核心是友誼
[55:57]怎么看學生追星?只要激活了你,引領你向上的關系就是好的親密關系
[59:13]為什么現(xiàn)在的年輕人不喜歡談戀愛,卻喜歡看戀綜
[01:10:41]怎樣算“擅長談戀愛”?
[01:12:28]親密關系中的關懷和真誠不是先天的,是慢慢訓練出來的品質(zh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