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撂下狠話:要是哈馬斯不把剩下的19具遺體全部交出來,拉法口岸就甭想開門,所有援助物資也都別想進加沙!
按照之前的約定,哈馬斯本該在10月13日就交出4具遺體,結果拖到現(xiàn)在才交了10具,而且其中一具身份還對不上號。
哈馬斯這邊也滿肚子委屈:不是我們不想交啊,實在是這些遺體要么被埋在你們以軍炸毀的廢墟底下,要么就在你們控制區(qū)里,我們想找也找不著??!
更亂的是,哈馬斯反過來指責以色列違反?;饏f(xié)議,說以軍這段時間在加沙壓根沒消停,已經(jīng)造成至少24個平民死傷。兩邊互相指責,誰也不讓誰。
這話說得相當重,幾乎是把人道主義援助當成了談判桌上的最大籌碼。耶路撒冷那邊傳出的聲音異常堅決,他們強調(diào),歸還遺體是協(xié)議中不可動搖的一部分,關系到無數(shù)以色列家庭的情感慰藉和國家尊嚴。
在他們看來,哈馬斯的拖延和敷衍,不僅是對逝者的不敬,更是對?;饏f(xié)議本身的公然踐踏。
這種強硬姿態(tài)背后,其實也反映了以色列國內(nèi)巨大的輿論壓力,民眾對于被扣押人員歸來的期盼已經(jīng)到了頂點,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fā)軒然大波。
然而,哈馬斯這邊卻完全是另一番說辭,他們也是一肚子苦水倒不出來。按照他們的說法,不是不想交,是真的交不出來。
加沙地帶經(jīng)過數(shù)月的輪番轟炸,許多地方早已被夷為平地,變成了真正的鋼筋水泥叢林。一些遺體的確被深埋在斷壁殘垣之下,在沒有重型設備和足夠人手的情況下,想要找到他們無異于大海撈針。
更讓哈馬斯感到棘手的是,他們聲稱還有部分遺體位于以色列軍隊已經(jīng)控制的區(qū)域,他們根本無法靠近進行搜尋和辨認。
之前交出的十具遺體中有一具身份對不上,這個“烏龍”事件更是讓本就脆弱的信任雪上加霜,雙方都指責對方在信息上做了手腳。
這場遺體風波還沒理清,新的指責又接踵而至。哈馬斯反過來控訴以色列,說自從所謂的“停火”開始以來,以軍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壓根就沒真正消停過。
他們列舉了一系列事件,指責以色列的無人機和坦克在加沙多地發(fā)動襲擊,造成了至少二十四名平民的死傷。
這些指控讓本就復雜的局勢更加混亂,?;饏f(xié)議仿佛成了一紙空文,雙方都在用對方的“違約”行為來為自己的下一步行動尋找借口。這種互相甩鍋的局面,讓那些在中間調(diào)停的國家也頭疼不已。
卡塔爾和埃及的調(diào)解代表們最近可以說是馬不停蹄,在多哈、開羅和耶路撒冷之間來回穿梭,試圖給這潭死水注入一點新的活力。
他們提出的各種折中方案,似乎總在最后一刻因為某個細節(jié)問題而功虧一簣。有消息人士透露,調(diào)解方曾建議分階段開放拉法口岸,以換取哈馬斯提供一份關于剩余遺體位置的詳細清單,但這個提議似乎并未得到雙方的積極回應。
以色列擔心這又是哈馬斯的拖延戰(zhàn)術,而哈馬斯則認為在以色列停止“軍事挑釁”之前,任何讓步都是不可接受的。
夾在中間最無辜的,還是加沙地帶的普通民眾。拉法口岸的持續(xù)關閉,意味著數(shù)百輛裝載著食物、藥品和燃料的援助卡車只能在地平線上排成長龍,望眼欲穿。
醫(yī)院里,發(fā)電機燃料即將耗盡,重癥病人的生命維持設備隨時可能停擺。孩子們喝不上干凈的水,許多家庭已經(jīng)連續(xù)數(shù)日靠著一點點干硬的餅子充饑。
對于他們來說,關于遺體歸屬的激烈爭吵,遠不如一個面包、一瓶水來得實在。這場高層之間的政治博弈,最終卻要用最底層民眾的生存權利來買單,這無疑是整個悲劇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
如今,雙方的立場都像被焊死了一樣,沒有任何松動的跡象。信任的基石已經(jīng)徹底崩塌,每一方都堅信自己是受害者,對方是加害者。
在這種惡性循環(huán)里,任何理性的聲音都顯得微不足道。這盤棋已經(jīng)下到了一個死局,誰也不愿先退一步,因為那可能被解讀為軟弱和失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