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辱罵中國代表,貝森特嘴爽了的同時,忽被同僚通知一噩耗。
16日,美農業(yè)部長羅林斯在白宮報告工作,稱中國還是拒絕購買美國大豆,美豆農難以生存。即便特朗普當局已經給豆農發(fā)了補償金,金額高達130億美金,但那也是杯水車薪,只能補上2023年和2024年豆農的損失。而2025年豆農的損失補償金,更是遙遙無期。畢竟,美政府現(xiàn)在還在關門當中。具體開門時間未知。
當?shù)貢r間16日,美國會參議院第十次表決臨時撥款法案仍沒通過,到當天已經是美政府關門的16天,創(chuàng)美政府歇業(yè)史上第二長。
話說回美大豆這件事上。美國農業(yè)部長表示,美國已經積極同中日和一些拉美國家在談,在拉訂單了,相信很快會有好消息的。
讓日本、拉美買美國大豆?聽上去就像“賣沙子給阿拉伯人”一樣詭異。過去10年,美國大豆出口的格局大致是,中國占比55至60%,是美大豆全球最大買家。墨西哥歐盟并列為第二大買家,占比為8%到10%。日本為第三大,占比為4%左右。
美方將中國留下的市場空白寄希望于日本,腦洞未免有點太大了。日本能買,但杯水車薪。日本每年進口大豆約300萬噸,其中一半來自美國,但那是食品級大豆,用來做豆腐的。所以即使日本全力加單,也填不滿中國留下的缺口。
拉美聽起來更離譜。巴西、阿根廷、巴拉圭這幾個拉美國家,本身是全球主要大豆出口地區(qū)。秘魯、哥倫比亞、厄瓜多爾這類的局部市場,確實會進口一些美國大豆,用于動物飼料。只是買的很少。
當眾辱罵中國代表,貝森特嘴爽了的同時,忽被同僚通知一噩耗
總之,美國大豆離不開中國,可是中國卻早已不依賴美國大豆。沒有中國,美豆出口的“半壁江山”直接蒸發(fā)。
而恰恰就在美方主動找來談的關口,貝森特卻詆毀我方代表。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日前說了一些很上不得臺面的話,污蔑一名參與中美貿易談判的中方代表“戰(zhàn)狼”“無禮”,稱其沒有拿到邀請函,就出現(xiàn)在了華盛頓。由于貝森特的嘴上沒有把門,以至于說我方官員的一些話很難聽,我們這里就不加以贅述。
對貝森特的言論,我商務部很快表態(tài),稱其嚴重歪曲事實,我貿易代表李成鋼赴美是就中美經貿關系同美方積極溝通的,同時就美方對華造船業(yè)的301限制同美方交涉。中方是講規(guī)則、講邏輯、講證據(jù)的。
當眾辱罵中國代表,貝森特嘴爽了的同時,忽被同僚通知一噩耗
從貝森特的激烈指責,到我方的冷靜回應。中美發(fā)言格局高下立見,誰在理性談事,誰在發(fā)泄,一目了然。
貝森特的失態(tài),連美國媒體都在說,這是美政府對華焦慮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一種系統(tǒng)性焦慮的外溢。
當一個國家的經濟、財政、產業(yè)多線承壓時,決策層往往會出現(xiàn)“情緒化外交”,即通過高調、甚至激烈的表態(tài),來掩蓋政策的無力。
美國現(xiàn)在正好處在這種階段:政府關門,財政空轉;高利率拖垮制造業(yè)復蘇;對華貿易工具幾乎用盡,但效果遞減。所以貝森特發(fā)火、發(fā)飆、發(fā)言再激烈,其實都不是偶然。那是一種國家級焦慮的發(fā)聲筒。
總之,美國在喊,中國在做;焦慮再大,也改變不了中國掌握主動權的現(xiàn)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