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zhí)靽?/strong>
張?zhí)靽喗椋鸿F道兵籍詩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青創(chuàng)委員會委員;魯迅文學院24屆作家高研班學員;巴渝文化研究院研究員、重慶大學三峽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在《詩刊》《中國作家》《文藝報》《星星》《詩選刊》《詩歌月刊》《中國藝術(shù)家》《北京文學》《飛天》《芒種》《當代詩人》等二十余家報刊發(fā)表詩作700余首;獲得多種獎項,出版報告文學5部,詩集4部,近400萬字。
‖ 正在消失的匠人——鐵匠
鐵錘, 攜帶光塵落下,鐵
砸在鐵上,叮當響的鐵花
如飛濺的詩句
我在叮當響,詩句中
鐵腥味的回聲
震啞了群山
頑固的鐵,通紅的鐵
飛翔的鐵,激動的鐵
在你目光堅硬而柔和起落里
鍛造出鋤、鐮、風鎬、矛和盾……
我有好形狀,也許
出自你的手藝
含鐵味,亮錚錚
人間萬事
我們彼此咬合,相互敲打
鐵與人的較量
人,臣服于鐵
鐵,臣服于人
如今,不知道
打鐵的人在哪里
也不知道
被敲打的鐵,如何銹蝕
你打鐵,我煉詩
你一生都有完整的夏天
永遠有一座紅爐
反復(fù)敲打人間
我也為我的愛,我的情
堅持不懈地錘煉文字
敲打詞語,怎么也敲不醒
這彌漫的一生
‖ 正在消失的匠人——木匠
斧頭落下,驚落一群鳥鳴
倒下一片林
立起一間屋,可惜
參拜過云佛的那棵樹
像一個良愿,轟然倒塌
手握鋸子,對準歪脖樹
對準彎彎曲曲
然后,我看見了
你一生正直的品性——
只鋸掉駝背的難解沉重,和
變節(jié)的惡劣膝蓋
讓它們一部分成為灰燼
去滋養(yǎng)森林
一部分成為木墩,憑任
烈日燒灼
風雨悶坐
還有一部分,成為人間煙火
看看那些卯榫結(jié)構(gòu)的樓閣吧
想想那些勾連斗角的
暗拚明爭
那些雕梁畫棟的梁柱
雖依然蛟龍出海
檐上的飛禽走獸,依然
奔跑如風
但你的手,卻停頓在
什么地方了呢
時間里,除了時間
沒有永恒
看看窗上的百花異草
依然芬芳撲鼻
木墻上的蜂蝶,依然
翩翩起舞
而那打眼鉚榫手握花刀的人
卻不見了行蹤
百年興廢
荒蕪了多少心機
而木匠們的子孫
改行栽種鋼筋水泥森林去了
忽一日,迎接
地震呼嘯
他們并不擔心
坍塌的轟鳴會埋住
子孫的呻吟
只在乎患遺忘癥的人間
還需要眾多支撐
‖ 正在消失的匠人——泥水匠
你前天還在遠古挖洞
依山壘石,水搭棚
昨天忽然就不見了蹤影
手上的空無,依然手提瓦刀
腳踏黃泥
穿過夏商周的宮殿,和
秦磚漢瓦的城墻
長城上漆黑的夢,唉唉
有個磚縫
至今還夾著你的
半截手指
你手舉一磚一瓦一團泥
揮刀砍磚,削去了心頭多余的一角
抹灰,意欲抹平人間不平
抿刀,試圖收盡塵世黑光
可能嗎?還是放下線垂
睜一只眼
閉一只眼吧
瞄準天空與地面
夾角里的那個人,看他
還能藏到哪里,還能藏多久
要么手握水平尺
測量人心寬窄
或者拉伸鋼卷尺,讀出
人性長短
罷,罷,罷,還是弓腰
一看、二攆,三平整
看看你為塵世砌的那堵墻
是否如你一般
橫平豎直
低頭尋找你蹲在樓下流汗出血的影子
扛起了誰的巍峨與虛高
‖ 正在消失的匠人——瓦匠
不必責怪腳下那一灘爛泥
扶不上墻
爛有爛的理由,可如
牛糞插花
而指責它的人卻爛泥滿身
瓦匠挽起褲腳,把一灘爛泥
踩成了糍糯的熟泥
那雙腳上有十個腳趾
叫做神秘
割一片泥,如同
割一段云,圍在瓦模上
瓦刀摁住轉(zhuǎn)圈
割片,晾曬
裝窯,煅燒
一堆不屑于上墻的爛泥
變成了好胚
它直接從腳下來到了屋頂
破屋下的人
免遭雨淋,如今,沒人知道
那個扶爛泥上墻登天的人
去了哪里,也沒人知道
扶上去的那些人
曾經(jīng)是爛泥
‖ 正在消失的匠人——石匠
舉大錘,開山
落大錘,滾石
吼一嗓山號子
人間需要的
大開大合
脫衣甩膀
楔子砸進石眼
砸進向往里
讓雷聲應(yīng)和,電光閃爍
鐵楔不懼擊打,它只需要
橫飛的汗珠潤滑
只渴望鐵錘
從高空落下,把一座石山楔開
落錘間隙,葷段子好過癮
嗬呀!一聲落錘,荷爾蒙
瞬間爆漿
山崖里,飚出一串悠長的回音
轟隆隆,巖石滾落山崖
人間滄桑,已經(jīng)塵埃落定
不再發(fā)出狂瀾
你左手握鏨子,右手舉小錘
叮叮當當,開裂成條石
舉起一座石碉樓
讓它坐在炊煙中
裊裊入云端
石墻上,雕花草,雕蝴蝶
雕風月,雕傳說
雕農(nóng)村新事,那胖嫂
也渴望你去
精雕細琢
你唯獨不雕你消失的行蹤
和你的苦悶閑愁
那把雕刀擱在記憶中
閃閃發(fā)光
躍躍欲動
‖ 正在消失的匠人——磨刀匠
磨剪子啦!戧菜刀
時間早已忘記,這從宋朝
拖拖拽而來的腔調(diào)
你讓我的耳朵,磨出了
老繭的臺詞
也磨出了,我喜歡的
一聲回答
只記得小巷里消失的背影
而今,回憶里再現(xiàn)
你肩扛一條舊板凳
兩塊磨刀石
從一片山水游走到
另一片山水
從東巷,吆喝到西巷
坐在煙火里
磨呀磨
磨去銹跡斑斑的剪刀
剪去陰雨綿綿里的憂愁
把菜刀磨出一道道光來
磨笑了
張家,李家
家家切不爛的薄唇是非
而王家的砍刀
快得砍能砍刀下朵朵烏云
能抽刀斷水
李家的斧頭,劈開疾苦
趙家的彎刀
割斷惡鳥的啼叫
必須磨,使勁磨,磨得
意念鋒利
磨得丑惡膽戰(zhàn)心驚
磨得善良
喜笑顏開,磨得塵世
風生水起
誰說愛情剪不斷理還亂
試試這把剛剛磨好
明光閃耀的
剪刀,來不及眨眼
瞬間剪出斷舍
一張一合,剪出的豈止是
錯落有致的千頭萬緒,和
一松一弛的悲喜
還有我與塵世恩怨纏繞的
三千煩惱絲
‖ 正在消失的匠人——彈花匠
你把塵世的溫暖
懸掛獨弦
云團,在一根弦上漂浮
咚咚響的花開聲,將塵世
送入夢鄉(xiāng)
你那彎腰扶弓握木錘的姿勢
多像手把灶臺,低頭
掏爐灰的父親
棉塵飄飛,如楊花柳絮
落滿你的華發(fā)
逼退了正在流逝的
風霜雨雪
一聲弦鳴,模仿棉桃
炸裂的喜悅
如午后陽光,扒開木窗
斜射的虛線
繞梁三匝,慢落輕觸
雪花飄滿了
村童圍觀的眼眸
頭頂往來游走的棉線,網(wǎng)住了
蓬松的云朵
那些覆蓋在塵埃里
冬夜的一團白火
烏云一般,掛在
蛛網(wǎng)搖曳黃昏的檐口下
一縷弦鳴
在咫尺的遙遠里
彈奏
‖ 正在消失的匠人——補鞋匠
曾經(jīng),鞋破了
大街小巷隨處可補
如今,人破了
卻隱藏著透明的補丁,沒有人在乎
你的裸露,和洋洋得意的羞恥
鞋底上綿延的坎坷
泥濘,從鞋幫里飆出來
寒風,從豁口里鉆進去
每一步蹣跚,都需要縫補
赤腳,曾經(jīng)被視為
裸露的榮耀
你展開那雙
扎滿針眼的繭手
脫幫,針線縫
縫住奔跑的生活
漏水,膠水粘
堵住漏風的一日三餐
補巴皮鞋滿街走,無人笑罵
現(xiàn)在,再也沒人穿破鞋了
老鞋匠卻說,滿街都是
光鮮的破鞋
老鞋匠還說,過去
再破的鞋也能補,現(xiàn)在
再好的鞋,卻漏洞百出
塵埃里隱藏的陷阱
你打算修復(fù)哪一個
‖ 正在消失的匠人——補鍋匠
鍋漏了,我們曾經(jīng),都在
穿孔的日子里遭受雨淋
你修修補補,時間依然漏風
一大早,你肩挑鐵擔
向場鎮(zhèn)口趕去,在那里生火
等候十里八鄉(xiāng)家底漏水的鄉(xiāng)親
幾塊廢鐵,一個風箱,一個鐵勺
一個鐵錘,一個小爐,半袋煤炭
就是你為塵世
補漏的全部家當
點火,拉風箱,呼呼的火苗
看著你雙眼里抖動的希望
敲碎的廢鐵,在鐵勺里融化
紅亮蕩漾的鐵水,鮮活的血液
倒進破布上的草木灰里
左手灌進裂口的鍋底
右手捏住破布卷成的布棒
滋的一聲,把漏風的塵世
擦成了一道黢黑嶄新的傷疤
鍋底,傷痕交錯
銹蝕的塵世,猶如
補了又補的生活
‖ 正在消失的匠人——篾匠
人間無序,需要梳理
你就是那個編制睡夢的人
砍竹,劃蔑,啟蔑
刮去青蔑上的白霜
順滑的篾條,編織成
竹席上的夜夢
蔑扇上的涼風,在夏夜蕩漾
吹拂著牡丹、玫瑰、秋菊
也招來了蜂蝶
躺在竹席上,做了一生
寂寞的春夢
伸開劃蔑滴血的手指
把一個雜亂的塵世,編織成
一個冷漠的天堂。沒人知道
如今你去了哪里,竹林深處
有一座
荒草抖動的墳塋
‖ 正在消失的匠人—— 漆匠
誰敢保證,塵世萬物不朽
刷過春秋大鼎的那個漆匠
不敢說,卻敢做
幾千年只了一件事
為人間打粉遮羞
樹倒下,干枯的靈魂無處安放
有的站立成了木塔
有的走進了黎民百姓家
木箱,裝不進
枝丫上跳躍的一粒鳥鳴
衣柜,關(guān)不住
扒開烏云的一縷陽光
木盆,盛不下
擁抱的雷鳴電閃
棺材,封不住
山呼海嘯的風云
夜游的靈魂,無處安生
漆匠來了,從工具箱掏出
灰刀,刮平時間的凹凸
砂布,磨平蒼老的褶皺
毛刷,刷去人間的蒼白
毛筆,繪出花朵的芬芳
甩掉漆刷,喊一聲
歸來吧
你看,千山萬樹的靈魂
攜帶萬水千山,呼嘯而歸
在梁柱上,盤龍繞鳳
在窗欞上,翩翩飛翔
在沙發(fā)上,談笑風生
在箱柜上,百鳥爭鳴
望斷千山
油漆匠的手繪
遼闊出萬種風情
‖ 正在消失的匠人——修傘匠
雨傘,撐起一朵彩云
修傘匠的一生,都在為塵世
修補遮風擋雨的花朵
桐油浸潤紙張的,舉起一朵油紙撐花
越海綻放的布匹,舉起一朵洋布撐花
云朵鋪開的綾羅,舉起一朵天堂撐花
傘匠手里舉起的,卻是人間漏雨的花瓣
傘骨斷了,不,花骨折了
金黃的菊花,紅色的玫瑰
黑色的牡丹,白色的玉蘭
風雨中,紛紛墜落
塵世
不需要這破損的萬紫千紅
灌滿風雨的石巷里,淋濕了
穿旗袍的那朵小步奔跑的愛情
款款而來的體香,醉了風雨巷
接過滴水的破傘
輕輕抖落花瓣上殘留的相遇
拆線、接骨、斗榫、鉚線
撐開、收攏、慢旋、看花
凋謝的芬芳,瞬間笑得香氣撲鼻
旗袍手舉撐花,雨滴輕敲傘蓋
潮濕的花香,從雨傘滴落
慢敲雨巷,裙擺輕飄而去
人間 ,修復(fù)了一縷
破損的芳香
‖ 正在消失的匠人——剃頭匠
剃頭啦!剃頭啦!
吆喝聲
從村東頭,拽到村西邊
屋檐下,紛紛伸過頭來
剃刀,剃光頭
剪刀,剪平頭
就是不剪中分漢奸頭
刷刷刷,沙沙沙
萬千煩惱一刀光
剪短八字胡,梳理長壽須
掏耳止癢,瞇眼歪嘴
刮臉凈面,清爽出門
一毛兩毛隨便給
收拾攤子出村去
剃頭啦!剃頭啦!
吆喝聲里,又多了一座
光禿禿的寺廟
編輯:李武兵/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