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天氣轉涼,氣候干燥。喉嚨總覺得干干的,皮膚也緊繃繃的,連帶著脾胃也跟著鬧脾氣——吃點涼的就不舒服,胃口時好時壞。朋友推薦了一位老中醫(yī),老先生笑瞇瞇地說:“秋天要養(yǎng)脾胃,別急著貼秋膘,先把身體調理順了?!彼扑]了幾款蘋果水,說溫和又好喝,特別適合這個季節(jié)。我半信半疑地試了一周,結果——脾胃真的太舒服了!整個人都感覺輕盈了不少。
今天就把這三款蘋果水的做法分享給大家,食材家常,步驟簡單,廚房新手也能輕松搞定!
第一款:蘋果紅棗山楂銀耳羹
這款水喝起來酸酸甜甜的,口感特別豐富,銀耳煮得軟糯糯的,蘋果香和棗香混在一起,光是聞著就覺得很治愈。
1. 半朵銀耳提前泡發(fā),撕成小朵(越小越容易出膠)。
2. 一個蘋果去皮去核,切小塊;紅棗6-8顆去核;干山楂片5-6片洗凈。
3. 把銀耳、蘋果、紅棗、山楂一起放進鍋里,加足量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慢燉30分鐘。
4. 等到銀耳變得軟糯,湯色微微泛黃時,加入一小把枸杞,再煮5分鐘即可。
小貼士:喜歡甜一點的可以加幾顆冰糖,但紅棗本身有甜味,我覺得不加糖剛剛好。這款水特別適合飯后喝,解膩又助消化,一家老小都能喝。
第二款:蘋果生姜紅糖水
這款水聽起來有點像“姨媽專用”,但其實它特別適合平時容易手腳冰涼、吃點生冷就拉肚子的人。生姜的辣和紅糖的甜平衡得剛剛好,喝完胃里暖暖的。
1. 一個蘋果去皮去核,切小塊;生姜適量,切小塊(怕辣的可以少放點)。
2. 把蘋果、生姜放進鍋里,加適量水,大火煮開后再煮10分鐘。
3. 加入一塊紅糖(約20克),攪拌到融化,再煮5分鐘就可以關火了。
小貼士:如果受了風寒,可以把生姜連皮一起煮,發(fā)汗效果更好。我習慣早晨喝一杯,一整天脾胃都暖暖的,特別舒服。
第三款:蘋果四神湯
這款水是老中醫(yī)特別推薦的“健脾加強版”,茯苓、芡實、蓮子都是健脾高手,加上山藥和蘋果,溫和又補氣。
1. 干山藥、茯苓、芡實、蓮子各15克,洗凈后提前浸泡1小時。
2. 一個蘋果去皮去核,切小塊。
3. 把所有食材放進鍋里,加足量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慢燉40分鐘。
4. 煮到湯色變濃,食材軟爛即可。喜歡甜味的可以加少許冰糖,但原味也很清甜。
小貼士:如果買不到干山藥,可以用新鮮山藥代替,但記得戴手套處理,以免手癢。這款水特別適合脾胃虛弱、容易疲勞的人,每周喝2-3次,感覺整個人都有精神了。
簡單點評一下這三款蘋果水:
- 蘋果紅棗山楂銀耳羹:口感最好,酸甜開胃,適合全家日常喝。
- 蘋果生姜紅糖水:暖胃驅寒,適合體質偏寒、容易受涼的人。
- 蘋果四神湯:健脾功效最強,適合長期脾胃虛弱、需要溫和調理的人。
秋天是個需要溫柔對待的季節(jié),與其急著“貼秋膘”,不如先把脾胃養(yǎng)好。這幾款蘋果水簡單又實用,你們也試試看吧~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