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費者洞察與市場研究機構J.D. Power|君迪正式發(fā)布2025中國汽車品牌口碑指數NPSSM,顯示路虎獲燃油車豪華品牌第一;吉利獲燃油車主流品牌第一;蔚來獲新能源車豪華品牌第一;理想獲新能源車主流品牌第一。
從細分市場來看,路虎以67.3分獲得燃油車豪華品牌冠軍。保時捷(59.4分)排名第二,凱迪拉克(55.0分)排名第三。吉利以52.2分獲得燃油車主流品牌冠軍。奇瑞(51.7分)排名第二,廣汽本田(51.5分)排名第三。蔚來以51.6分獲得新能源車豪華品牌冠軍。理想以46.4分獲得新能源車主流品牌冠軍。深藍(45.7分)排名第二,小鵬(44.7分)排名第三。
據了解,這是J.D. Power首次在中國發(fā)布這一研究。本研究涵蓋燃油和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72個足量品牌,燃油車車主和新能源車車主樣本總量共計97,695。
研究顯示,2025年燃油車豪華品牌和主流品牌平均得分分別為51.8分(評分范圍為 -100 至 100 分)和46.3分,新能源車豪華品牌和主流品牌平均得分分別為44.7分和40.2分。本研究涵蓋的72個足量品牌中,僅8個品牌實現 “產品-銷售-服務” 三態(tài)健康,89%的汽車品牌陷入 “三態(tài)失衡” 困境。
J.D. Power中國區(qū)數字化零售咨詢事業(yè)部總經理謝娟表示: “研究揭示,中國汽車行業(yè)的競爭規(guī)則正在被徹底改寫:過去,品牌的勝利或許源于一項頂尖技術或一個強勢渠道。但現在,我們正步入一個 ‘用戶體驗綜合較量’ 的全新階段。數據顯示,用戶的忠誠度不再由單一長板決定,而是取決于其在產品、銷售、服務 三大維度上能否實現無短板的均衡表現,任何一方的弱勢都將直接封殺品牌的口碑天花板。
更深刻的變革在于,市場正分裂為兩種截然不同的競爭邏輯:在燃油車世界,用戶期望 ‘穩(wěn)定可靠’ ,競爭是圍繞服務與保障的 ‘底線防御’ ;而在新能源領域,用戶渴望 ‘驚喜體驗’ ,競爭是圍繞智能與創(chuàng)新的 ‘魅力進攻’。這場靜默的 ‘用戶期望值遷移’ ,正在八百多個具體體驗觸點上悄然發(fā)生。它意味著,企業(yè)手中曾經的‘競爭地圖’已然失效。唯有讀懂這場變革的本質,從‘偏科生’進化為‘全能冠軍’,方能贏得用戶的最終投票。”
在該項研究中,J.D. Power通過產品力、銷售力和服務力NPS分析發(fā)現,當前中國汽車行業(yè) “全能冠軍型” 品牌稀缺, “偏科” 成品牌常態(tài)——燃油車市場品牌口碑指數NPS由“服務致勝型”(占比29%)和“銷售主導型”(占比26%)品牌主導,口碑穩(wěn)定;而新能源汽車市場品牌口碑指數NPS中,雖然“產品驅動型”(占比18%)表現卓越,但“全面短板型”占比高達34%,該類品牌不僅自身品牌口碑指數NPS極低,還會因為用戶體驗差(如品控差、售后無門)而拉低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平均品牌口碑指數NPS,影響消費者對新興品類的信任。
另外,無論是燃油車經銷商體系,還是新能源車的直營、代理或混合模式,銷售環(huán)節(jié)已成為品牌口碑指數NPS的最大負向貢獻者。
燃油車市場中,品牌銷售力NPS處于基礎薄弱態(tài)的比例高達38%,問題主要源自“制度性套路”——入店溝通不透明、議價體驗割裂、金融費用復雜等傳統(tǒng)4S店盈利模式,與消費者追求的公平、簡潔、可信賴背道而馳。
而新能源車品牌銷售力NPS為基礎薄弱態(tài)的比例達到42%,其危機來自 “體系不成熟” ——雖然銷售流程相對透明,但因交付周期長、銷售專業(yè)度不足、承諾兌現率低,導致信任感迅速流失。用戶已不再以渠道模式的 “新舊” 來評判體驗,而是以 “是否被尊重和信任” 定義好壞。銷售模式的核心矛盾,不在于直營或經銷,而在于能否重構信任邏輯。誰能率先重塑銷售流程、重建信任關系,誰就能在競爭中突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