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春秋如白駒過隙,
青絲已成雪色。
低垂的稻穗最飽滿,
清淺的溪流最長流。
想起陶淵明歸園田居,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不是逃避,是選擇。
一壺粗茶勝瓊漿,
半卷閑書即桃源。
白居易曾嘆:
“隨富隨貧且歡樂”。
褪盡繁華見本真,
減一字得詩意,
少一物添從容。
少貪求,多放手
如秋風(fēng)掃落葉,
讓天地更清明。
陸游耄耋仍吟:
“小樓一夜聽春雨”
欲求越淺,天地越寬。
淡名利,守心安
范蠡泛舟五湖后,
方知金砂不如月光。
諸葛誡子:
“非淡泊無以明志”
卸下重?fù)?dān)的腳步,
踏出步步蓮花。
遠(yuǎn)紛爭,親自然
王維在終南山上寫道: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shí)”。
與山水對(duì)坐,
聽松濤代替人聲。
斷雜念,養(yǎng)清氣
蘇東坡竹杖芒鞋輕勝馬,
“一蓑煙雨任平生”。
心若容器,
清空才能盛接晨露。
簡衣食,惜福緣
粗布遮身勝羅錦,
菜根滋味長。
正如古人云:
“知足者貧亦樂”。
七分飽,三分寒,
恰是長生訣。
舍囤積,得空明
趙州和尚說“吃茶去”,
簡單三字包含禪機(jī)。
老屋只留常用物,
心如明月照空庭。
慢步履,品日常
蔣捷聽雨僧廬下,
“一任階前點(diǎn)滴到天明”。
如今慢煮時(shí)光,
茶煙裊裊成詩行。
忘年歲,存天真
李白縱酒放歌:
“人生得意須盡歡”。
童心不泯,
便是長生不老藥。
親鄰里,遠(yuǎn)孤寂
杜甫盼著:
“肯與鄰翁相對(duì)飲”
半句問候暖三冬,
笑紋里藏著春光。
習(xí) ,養(yǎng)元神
白居易《消暑》詩云: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fēng)”。
閉門即是深山,
呼吸皆成吐納。
常感恩,聚祥瑞
劉禹錫陋室銘傳千古,
“談笑有鴻儒”。
感念一粥一飯,
福氣自會(huì)叩門。
順?biāo)臅r(shí),合天道
春看桃李夏觀荷,
秋拾霜葉冬賞雪。
恰如《黃帝內(nèi)經(jīng)》所言:
“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
這十二句不是枷鎖,
是解開繩索的鑰匙。
如同熟透的果實(shí)自然墜落,
回歸土地是最美的圓滿。
低欲不是枯寂,
是刪繁就簡的智慧。
如同中國畫里的留白,
無墨之處更見意境。
暮色蒼??此蓜?,
淺水行舟波紋細(xì)。
當(dāng)我們放下追逐的雙手,
福氣便如歸鳥,
悄然棲落肩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tái)“網(wǎng)易號(hào)”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tái)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