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和德陽市委九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助力德陽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搭建兒童參與社會治理的實踐平臺,為城市建設提供“一米視角”的智慧與創(chuàng)意,10月19日,一場以“童探德陽·共筑友好”為主題的德陽市首屆兒童友好觀察團實踐活動在歡聲笑語中溫情啟幕。30名“小觀察員”帶著好奇與責任,開啟了一場融合體驗、學習與建言的沉浸式成長之旅,用童言童行書寫屬于自己的“城市提案”。德陽市婦聯(lián)黨組成員、副主席陳湛出席活動。
啟動儀式:小小儀式里的大責任
活動在旌陽區(qū)第三幼兒園禮堂正式拉開帷幕。現(xiàn)場,主持人解讀了“兒童友好觀察團”的核心理念,并詳細介紹觀察團的長效機制,確保兒童的聲音被持續(xù)聽見、建議被有效落實。
在授旗儀式上,德陽市婦聯(lián)黨組成員、副主席陳湛把團旗鄭重交到首任團長手中,象征著責任與使命的傳承。隨后,陳湛為全體觀察團成員頒發(fā)為期1年的聘書,希望他們以城市小主人的身份,主動關注城市建設發(fā)展,積極建言獻策,讓每一份“小思考”匯聚成推動城市更美好的“大能量”。
兒童代表宣讀《德陽兒童友好觀察團倡議書》,用清脆而堅定的聲音倡議:“讓我們做城市發(fā)展的“小偵察員”,做文化傳承的“小使者”,做創(chuàng)新未來的“小先鋒”!”
多元體驗:用腳步丈量城市的溫度
啟動儀式后,“小觀察員”們在不同場景中開啟“城市微調(diào)研”。
在旌陽區(qū)第三幼兒園里,“小觀察員”們參觀公共空間、樂高室、圍棋室,蹲身觀察種植園的植物生長,興奮地討論“如何讓活動場所更有趣”。
走進德陽市人民醫(yī)院,醫(yī)護人員關于智能軌道小車和機器人的講解、急救模擬演練的體驗等,讓“小觀察員”們直呼“原來看病背后有這么多高科技!”
來到德陽經(jīng)開區(qū)旌東街道天山社區(qū),“小觀察員”們走訪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公共法律服務站,體驗親子陪伴、法務咨詢等服務場景,直觀感受社區(qū)民生功能布局,零距離觸摸服務溫度,見證多元陣地織密幸福網(wǎng)絡。
在岷江橋-珠江橋沿岸,“德陽之窗”旌湖水岸的工業(yè)文化探索將活動推向高潮。沿著湖岸,“小觀察員”們手持“工業(yè)記憶任務卡”,尋找三線建設雕塑的隱藏故事,采訪散步的路人:“您小時候這里是什么樣子?”“保護老廠房對我們有什么意義?”稚嫩的問題引得路人駐足分享,也讓歷史與當下的對話在湖風中流淌。
最讓“小觀察員”們興奮的是德陽市科技館之行。在三層的互動展區(qū),星球探秘、機械探奧、聲光探奇、量子密碼、數(shù)智共生等,不僅點燃了科學熱情,更讓他們思考:“能不能設計更適合小朋友的科技啟蒙課程?”
總結記錄:童聲提案里的城市未來
德陽市科技館多功能廳變身“兒童議事廳”?!靶∮^察員”們認真記錄觀察筆記、手繪提案圖,每一份提案都帶著童真的視角與溫暖的期待?,F(xiàn)場,工作人員逐一收集記錄,后期將推動相關部門研究。
此次活動由德陽市婦聯(lián)主辦,德陽市人民醫(yī)院、德陽市科技館、德陽經(jīng)開區(qū)旌東街道天山社區(qū)、旌陽區(qū)第三幼兒園協(xié)辦。從“被照顧者”到“參與者”,從“看風景”到“謀發(fā)展”,德陽市首屆兒童友好觀察團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體驗之旅,更是一場關于兒童權利的生動實踐。正如活動主辦方表示:“孩子的視角里藏著城市最本真的需求。我們希望通過長效機制,讓童言童語真正轉化為城市治理的金點子,也讓兒童在成長中,讀懂責任、學會擔當?!?/p>
童眸啟新程,童聲議未來。這場雙向奔赴的成長,正悄然為城市注入最溫暖的兒童力量,讓“兒童友好”與“城市美好”同頻共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