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歸春河的竹筏上,水霧如碎玉般撲滿臉龐,耳畔是雷霆萬鈞的轟鳴。抬眼望去,百米寬的水流從 70 米高的斷崖跌落,三級疊瀑如銀河傾泄,一半屬于中國德天,一半歸于越南板約 —— 這便是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國瀑布的磅礴氣場。當竹筏劃過界河中線,手機突然彈出 “歡迎來到越南” 的短信,才驚覺這片震撼人心的山水,早已超越地理邊界,成為中越兩國交融共生的活見證。
德天瀑布的誕生,是一場跨越千萬年的地質奇遇。地處云貴高原南緣的它,恰好落在華南板塊南華活動帶的特殊構造區(qū),中泥盆統(tǒng)白云質灰?guī)r構成的山體,在德天逆斷層的內力作用下形成陡峭斷崖,而發(fā)源于廣西靖西鵝泉的歸春河,帶著年均 19.56 億立方米的水量奔涌而來,流水對巖石的沖刷侵蝕如同天然刻刀,最終將河道劈出三級落差,造就了這場 “水與石的千年對話”。
獨特的地質構造讓瀑布呈現(xiàn)出奇妙的層次感:上部水流集中奔涌,形成雄渾主瀑;中部被灰?guī)r透鏡體分割成多股細流,如珠簾垂掛;下部則匯入深潭,激起漫天水霧。地質學家曾測算,這里的水流沖擊力相當于每秒推動 55 噸巨石,正是這份力量,讓瀑布在億萬年歲月中始終保持著旺盛生機。
四季流轉中,德天瀑布更是演繹著截然不同的山水畫卷。每年 6 到 11 月的豐水期,是瀑布最具氣勢的時刻。歸春河吸納了雨季的充沛降水,水量驟增到年均流量的兩倍以上,寬達 208 米的水幕將中越兩國的斷崖連為一體,德天與板約瀑布宛如親密牽手的兄弟,共同傾瀉而下。此時乘竹筏靠近,水霧能彌漫到數(shù)十米外,即使穿著雨衣,也會被細密的水珠打濕衣衫,耳邊的轟鳴讓人仿佛置身萬馬奔騰的戰(zhàn)場。
而到了 12 月至次年 3 月的枯水期,瀑布則換了一副模樣,水流被分割成數(shù)十股細流,從巖石縫隙中穿行而下,少了幾分磅礴,多了幾分清秀。陽光穿過水霧時,常會折射出絢麗的彩虹,與岸邊的翠竹、喀斯特峰叢構成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平水期的 4、5 月和 10、11 月則兼具兩者之長,水量適中且水質清澈,氣候涼爽宜人,成為攝影愛好者捕捉瀑布神韻的最佳時節(jié)。不過老游客都知道,瀑布水量還受上游越南水電站放水影響,出發(fā)前查看近期游客反饋,才能確保不錯過最壯觀的景致。
想要讀懂德天瀑布的全部魅力,需要用腳步丈量這片邊境山水。進入景區(qū)后,乘坐竹筏是不可錯過的核心體驗。船夫撐著竹筏緩緩駛向瀑布下方,隨著距離拉近,水霧越來越濃,轟鳴越來越響,直到仰望時,只見雪白的水幕從天際傾瀉而下,撞擊在巖石上碎裂成萬千玉珠。此時向右側望去,越南的板約瀑布清晰可見,那邊的竹筏上,游客們也正舉著相機拍攝這邊的風景,國界在這一刻仿佛消融在水聲里。下船后沿著歸春河邊的步道上行,836 界碑靜靜矗立在草叢中,碑身的字跡雖已有些模糊,卻默默訴說著百年邊境故事。沿途的觀景臺各有側重,有的適合拍攝瀑布全景,有的能捕捉水流沖擊巖石的瞬間,每走幾步都能發(fā)現(xiàn)新的視角。
若想將山水盛景盡收眼底,登高望遠必不可少。體力好的游客可以選擇徒步上山,20 多分鐘的路程穿行在密林中,不時能聽到鳥鳴與水聲交織。而不想費力的游客,景區(qū)的魔毯絕對是驚喜之選 —— 這種傳送帶式的上山工具,只需坐著就能輕松抵達山頂,沿途還能欣賞到漸次展開的河谷風光。山頂?shù)母呖沼^景臺是拍攝瀑布全景的絕佳機位,站在這里俯瞰,歸春河如碧綠的綢帶纏繞在峰叢之間,三級瀑布如同鑲嵌在綢帶上的白玉,中越兩國的村莊、田野在山腳下綿延,構成一幅壯闊的邊境畫卷。下山時的大理石滑道則充滿樂趣,穿上特制的褲子和手套,就能控制速度一路滑行而下,風聲在耳邊呼嘯,腳下是翠綠的山林,讓下山之路變成一場刺激的冒險。
2024 年 10 月 15 日,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qū)正式運營,讓這片山水迎來了新的蛻變。作為中國首個跨境旅游合作區(qū),這里實現(xiàn)了 “一票游兩國” 的全新體驗,游客只需持身份證或護照預約組團,就能團進團出游覽中越雙方景區(qū)。全國首創(chuàng)的 “刷臉辦” 辦證方式讓預約變得極為便捷,通過小程序即可完成認證,而越方推出的 “免采指紋、免蓋驗訖章、免填入境卡” 措施,更是大幅提升了通關效率。如今,每日跨境游客限額已從 500 人提升至 1000 人,開放時間延長到 18 點,團隊在對方一側的游覽時長也增加到 6 小時,足夠深度體驗異國風情。在中越風情街,越南春卷的酥脆、中國螺螄粉的鮮香交織在一起,攤主們用夾雜著中越雙語的普通話熱情招攬顧客,隨手拿起一件手工藝品,可能是越南工匠的木雕,也可能是中國壯家的繡球。
夜幕降臨后,德天瀑布又會揭開神秘的面紗。2020 年推出的《奇妙?夜德天》沉浸式跨國夜宴,以瀑布為天然幕布,用光影技術打造出夢幻場景。當燈光亮起,瀑布水幕上依次浮現(xiàn)出中越兩國的傳統(tǒng)紋樣、歷史故事,配合著悠揚的音樂,仿佛在講述這片土地的千年過往。游客坐在岸邊的餐桌旁,品嘗著融合了中越風味的美食,抬頭是燈光璀璨的瀑布,低頭是腳邊流淌的歸春河,這種跨越國界的浪漫體驗,足以讓人終生難忘。而景區(qū)周邊的住宿選擇同樣豐富,住在碩龍鎮(zhèn)的民宿里,夜晚能聽到瀑布的隱約轟鳴;若選擇明仕田園的精品民宿,則能在次日清晨欣賞到 “小桂林” 般的田園風光,兩種體驗各具韻味。
德天瀑布的魅力,早已超越了自然景觀本身。這里是多部影視劇的取景地,《花千骨》中仙氣繚繞的長留山外景便取自此處,劇中的瀑布場景更是原景呈現(xiàn),每年都有無數(shù)劇迷專程前來打卡?!毒剖枪枢l(xiāng)醇》《天涯俠醫(yī)》等作品也在此取景,讓這片山水在銀屏上收獲了眾多粉絲。而在歷史長河中,這里早有記載,唐代時被稱為 “德天險”,明清時期被譽為 “南方大瀑布”,1993 年正式開放景區(qū)后,從 4A 級成長為 5A 級景區(qū),再到如今的跨境旅游合作區(qū),每一步都見證著中國旅游發(fā)展的軌跡。更動人的是它對當?shù)氐母淖?,通過景區(qū)就業(yè)、民宿經(jīng)營、農(nóng)特產(chǎn)品銷售,2.8 萬余名村民實現(xiàn)了增收,德天村人均年收入已突破 3 萬元,生態(tài)保護與鄉(xiāng)村振興在這里實現(xiàn)了完美雙贏。
行走在德天瀑布景區(qū),總能在細節(jié)中感受到邊境的獨特韻味。在跨國集市上,越南小販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叫賣著咖啡、腰果,中國攤主則熱情地向外國游客介紹壯錦、繡球,人民幣與越南盾在這里自由流通,語言障礙絲毫不影響交流的熱情。山間的德天寺里,香火裊裊,祈福的人們既有中國游客,也有越南友人,鐘聲回蕩在山谷間,傳遞著和平的心愿。景區(qū)里的工作人員大多是當?shù)卮迕?,他們熟悉每一塊巖石、每一股水流,會主動提醒游客 “上午 9 點到 11 點順光,拍照最好看”,也會告誡大家 “河邊信號雜,記得關數(shù)據(jù)漫游”,這些貼心的提醒讓旅途更顯溫暖。
如今的德天瀑布,正朝著更廣闊的未來邁進?!吨性降绿欤ò寮s)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qū)(中方)規(guī)劃修編(2024-2030 年)》已進入報批階段,未來 “憑身份證游覽雙方廣場區(qū)域” 等便利措施有望落地,中越文化旅游合作示范項目也在積極推進中。53 號舊界碑周邊,中越雙方共同建設的文化廣場即將完工,未來這里還將打造中越友誼展示館,讓游客在欣賞山水的同時,更深入地了解兩國文化交融的歷史。景區(qū)的生態(tài)保護也從未松懈,“林長制”“河長制” 構建起嚴密的保護網(wǎng)絡,森林覆蓋率保持在 87% 以上,歸春河水質長期穩(wěn)定在 Ⅲ 類標準,即將啟動的電動游船替代計劃,將進一步減少碳排放,守護這片綠色家園。
離開時,再次回望德天瀑布,夕陽為水幕鍍上了一層金色。歸春河靜靜流淌,它發(fā)源于中國,流經(jīng)越南,再回到中國,仿佛在訴說著 “山水相連,命運與共” 的深刻內涵。這里不僅有亞洲第一跨國瀑布的雄渾壯闊,有 “一票游兩國” 的便捷新奇,更有中越兩國人民跨越國界的深情厚誼。當水霧再次拂面,忽然明白,德天瀑布的真正魅力,在于它用流動的山水告訴世人:最壯麗的風景,永遠是和平與交融的模樣。而這片土地上正在發(fā)生的故事,早已超越了風景本身,成為新時代邊境文旅融合的生動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