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熊志
最近,有兩則新聞,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共同指向了一個我們不愿承認、卻又無法回避的現(xiàn)實——“向下就業(yè)”,正在成為大勢所趨。
第一則,是南昌大學,一所堂堂的211重點高校,在校園招聘會上,出現(xiàn)了一張畫風露骨的主播招聘海報。輿論嘩然,全網都在罵它有辱斯文。
第二則,是廣東、浙江、山東等地出臺官方政策,鼓勵技工院校開設“大學生技師班”,學制一年。大量本科畢業(yè)生,乃至985、211的學生,主動回爐技校,去學汽修、學數(shù)控、學護理。
多年前,“北大畢業(yè)生賣豬肉”的新聞,曾引發(fā)教育資源浪費的大討論?,F(xiàn)在再看,大學生送外賣、擺地攤,早成了日常,“向下就業(yè)”的浪潮,悄無聲息地把所有人卷了進來。
01
我們這一代人,乃至我們的父輩,都曾是“讀書改變命運”的堅定信徒??忌洗髮W,尤其是考上名校,被視為穿越階層、走向體面人生的唯一通道。
這種體面,具象化而言,就是一份穩(wěn)定、高薪、坐辦公室的白領工作。
然而,這件承載著幾代人榮耀與希望的“孔乙己的長衫”,在今天,正變得千瘡百孔。
先看組扎心數(shù)據(jù):2024 年全國高校畢業(yè)生 1179 萬,本科就業(yè)率不到八成,很多人不是找不到工作,是找不到像樣的工作。唯一的體面出路,成了考公考編。
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國考報名人數(shù),直接飆升至341萬人,平均86人搶一個崗位。
而一個更扎心的變化是,未來的國考政策,部分崗位的年齡限制,放寬到了43歲。這意味著,畢業(yè)生們不僅要和同齡人競爭,還要和經驗更豐富的“中年老登”搶飯碗,競爭上崗。
當代年輕人體面就業(yè)的另一條路——進入大廠,如互聯(lián)網、金融、房地產領域,也隨著行業(yè)周期的調整,從“黃金時代”進入了“黑鐵時代”?!爱厴I(yè)即年薪二十萬”的神話,正在迅速褪色。
當體面的窄門無法通過時,即便是最高學府的光環(huán),也不得不向下兼容。
此前,深圳、杭州等地中小學的招聘公示名單,擠滿了清華、北大的碩士乃至博士。中國的頂尖智力資源,開始“降維打擊”基礎性的教育崗位,大材小用的背后,正是學歷通貨膨脹的必然結果。
02
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全國高校畢業(yè)生規(guī)模達到1179萬人,2025年預計將達到1222萬人。當大學生的身份,從精英變?yōu)闃伺鋾r,文憑的稀缺性價值,自然被無限稀釋。
在嚴酷的供需關系面前,名校光環(huán)所能提供的溢價,正在被市場無情地壓縮。
如果說考公考編,是向上攀登、階層逆襲的最后掙扎,那么本科生回爐技校,則是向下的主動選擇。
以前是“專升本”,現(xiàn)在是“本升?!?,這是一種更具顛覆性的趨勢。它標志著,在就業(yè)市場的天平上,一紙文憑的重量,開始輸給一門手藝。
廣東、浙江、山東等地,面向大學畢業(yè)生提供“一年制技師培養(yǎng)”,這不是零星的個案,而是成規(guī)模的政策引導。
為什么?因為市場在倒逼。
一方面,是我們空有海量的、同質化的本科畢業(yè)生,他們所學的理論知識,與企業(yè),尤其是制造業(yè)的實際用人需求嚴重脫節(jié)。另一方面,是高端制造業(yè)、智能制造急需的“新藍領”——既懂理論、又會操作的高級技工,缺口巨大。
那些回爐的本科生,不是傻,他們只是把賬算明白了。
與其拿著一張“屠龍之術”的本科文憑,去市場上和上千萬人搶那幾個體面的辦公室崗位,不如扎扎實實花一年時間,學一門汽修、數(shù)控或護理的硬技術。
這是一種務實到極致的理性。他們主動脫下了那件孔乙己的長衫,只為換一件能真正遮風擋雨的“工裝”。
03
現(xiàn)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南昌大學的主播招聘風波。
為什么全網都在憤怒?真的是因為那張海報低俗、露骨,有辱斯文嗎?也許未必。
這張海報,更像是一面不加美顏的鏡子。它露骨的地方,不在于畫面,而在于映照出了令人難堪的現(xiàn)實,徹底扯下了學歷值錢的遮羞布。
相信很多人真正無法接受的,不是露骨的主播海報,而是211的金字招牌,和“月薪四到六千、單休”的價碼,被并列在了一起。這張海報,像一份公開的羞辱性報價,將“雙一流”的尊嚴,按在地上摩擦。
而且,在傳統(tǒng)認知里,主播,尤其是依賴擦邊技能的女主播,是上不了臺面的。
而211大學是象牙塔的頂端,當下九流的職業(yè),堂而皇之地走進最高殿堂去招聘,這種強烈的錯位感,讓斯文的捍衛(wèi)者們感到了冒犯。
我們培養(yǎng)了最優(yōu)秀的一批年輕人,我們告訴他們要登科及第,要成為社會棟梁??伤麄冏叱鲂iT,市場卻用一張低俗的海報告訴他們:你那些知識不重要,你的顏值和引流能力,才真的值錢。
大家的憤怒,與其說是道德批判,不如說是幻覺破滅后的集體破防。
04
“向下就業(yè)”的大潮已然到來。我們必須承認,那個讀了大學就能體面的時代,結束了。
這不是教育的墮落,這是經濟環(huán)境和就業(yè)市場結構變化倒逼的必然結果。
其實,主播,這個不偷不搶、合法合規(guī)的職業(yè),犯不著去掄起道德大棒,指責他不體面,作為新興業(yè)態(tài)的代表,它吸納了巨大的就業(yè),能走進211校園,本身就是市場力量對高等教育偏離市場需求的一次最直接的糾偏。
我們這個社會,常常陷入一種擰巴的道德潔癖:
一方面,大家總是習慣于道貌岸然地批判年輕人,說當主播是不體面,是不務正業(yè);另一方面,又指責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是在啃老、躺平,是廢物,是垮掉的一代。
這不公平?!跋蛳戮蜆I(yè)”不是墮落,而是年輕人在冰冷的現(xiàn)實中,努力地找活路。
我們的大學,不能一邊死守就業(yè)率數(shù)據(jù),一邊又苛求學生必須體面就業(yè)。我們的社會,也必須放下學歷光環(huán)的執(zhí)念,不要動不動給大學生就業(yè),強行上價值。何不食肉糜?
當向上攀登變得異常困難時,向下兼容,就成了一種生存智慧。
從這個角度看,南昌大學校招出現(xiàn)的露骨招聘,不過是一場集體脫敏,它告訴當下年輕人,要放下幻想,認清現(xiàn)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