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wǎng)記者熊芳雨、柏可林10月21日報道:一碗餛飩串聯(lián)起老上海的弄堂生活,也連接起人與人之間最溫暖的情感。今日,上影新片《菜肉餛飩》官宣定檔11月15日分線發(fā)行,在上海、江蘇、浙江率先上映。而它的“線下客廳”已搬進思南公館的老洋房里,今起,這里要連著兩個月,用餛飩、咖啡與滬語,搭起一座通向老上海的時光橋,計劃舉辦有關(guān)電影文化、上海文化的系列活動30余場。
老洋房里的“海派客廳”
思南公館的三層老洋房,這回成了《菜肉餛飩》的“實景延伸”。剪彩儀式?jīng)]有太多花哨流程,導(dǎo)演吳天戈一句話就說到了觀眾心坎里:“菜肉餛飩不僅抓住了我們的胃,也抓住了我們的心?!本巹〗瓞摳a了句實在的:“餛飩濃縮了上海人的生活圖景,飽含了上海人對生活的熱愛。”
周野芒站在洋房門口笑稱,演完老汪,倒盼著長輩們都能活成“老汪”,擁有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一旁的陳國慶拍著胸脯說自己就是“本色出演海派老頑童,來這兒就是給大家送樂子的”。
走進洋房才是驚喜——電影里的場景被原樣搬了進來,轉(zhuǎn)角就是飄著焦香的“上海咖啡”零售區(qū),墻上掛著電影劇照的打卡區(qū)早等著人來合影,最熱鬧的要數(shù)“菜肉餛飩美味會客室”,往后兩個月,30多場活動都在這兒扎堆。
從“茅老師的咖啡館”到“滬語大課堂”,從“尋根老上海品牌”到“餛飩論道”,不光電影主創(chuàng)常來,黃英、孔祥東、沈宏非這些上海文化圈的熟面孔也會來坐客。吃一碗餛飩,喝一杯咖啡,講兩句上海閑話,在光影、美食與鄉(xiāng)音中,尋回那座記憶里溫潤如玉的上海。
戲骨們的“上海閑話”
定檔預(yù)告一放出,上海觀眾先樂了——周野芒演的老汪,簡直是弄堂里隨處可見的老伯伯:兒子長大了想催婚,卻不知怎么開口;偷偷去相親角替娃找對象,反倒被誤會,父子倆鬧得紅臉。可轉(zhuǎn)頭,老汪就和新結(jié)識的朋友跳舞、喝下午茶,把晚年生活過出了新滋味。
而釋出的定檔海報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溫馨之感。老汪和潘虹演的老伴素娟坐在長椅上笑,旁邊停著那輛騎了半輩子的老自行車;茅善玉演的美琴、陳國慶演的老金、王琳演的阿芳,湊在老汪家圍著碗餛飩熱鬧,光是看著,就想起小時候鄰居阿姨喊“來吃碗餛飩再走”的日子。
這幾位滬上戲骨,演的就是自己熟悉的上海。周野芒的“老克勒”腔調(diào)里藏著細(xì)膩,潘虹的溫柔里有上海太太的通透,茅善玉帶著滬劇演員的雅致,陳國慶一開口就是弄堂里的詼諧,王琳的“阿芳”又添了幾分鮮活。有業(yè)內(nèi)人士直言,《菜肉餛飩》未映先熱的現(xiàn)象折射出當(dāng)代觀眾對本土敘事的審美回歸。
電影《菜肉餛飩》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藝言堂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久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慧楓文化傳播(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音樂谷(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