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步圈子里,全馬“破 4”和半馬“破 2”的話題時常被提及,仿佛這兩個目標(biāo)已經(jīng)成為了大眾跑者司空見慣的平均水平。
在社交媒體上,我們常常能看到跑友們分享自己達成這一成就的喜悅,各種跑團活動里,也總有人將其作為一個基本的奮斗目標(biāo)來談?wù)摗?/p>
然而,這真的意味著全馬“破 4”和半馬“破 2”變得輕而易舉了嗎?
全馬“破 4”
馬拉松,作為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的長跑運動,跑進 4 小時對許多跑者而言,是一道意義非凡的分水嶺。
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時間節(jié)點,更是對業(yè)余愛好者長期堅持和付出的一種肯定。
當(dāng)一名跑者成功全馬“破 4”,就像是拿到了進入精英跑者行列的一張重要入場券,是邁向更高目標(biāo)的關(guān)鍵跳板。
想要達成全馬“破 4”的成就,絕非易事。
這意味著在長達42.195 公里的賽程中,平均每公里需要達到 5 分 41 秒的配速。
對于普通的大眾跑者來說,這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首先,跑者需要擁有牢固的跑量基礎(chǔ),平日里,他們必須堅持長期、規(guī)律的訓(xùn)練,每周的跑量可能要達到幾十甚至上百公里。
除了跑量基礎(chǔ),強大的耐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為馬拉松是一場考驗意志力和體能的持久戰(zhàn),在比賽過程中,跑者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如體能下降、肌肉疲勞、心理波動等。
這就需要跑者具備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頑強的耐力,能夠在疲憊和痛苦中堅持下去,保持穩(wěn)定的配速,直到?jīng)_過終點線。
半馬“破 2”
半程馬拉松,相較于全程馬拉松,距離縮短了一半,或許在很多人看來會相對簡單一些。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很多跑者往往因為半馬的距離相對較短,而忽視了合理的配速分配。
在比賽初期,他們可能會因為興奮或者急于求成而跑得過快,導(dǎo)致體能過早消耗,到了后半程就會出現(xiàn)體力不支、速度下降的情況,甚至有人會在最后階段“崩掉”,無法順利完成比賽。
從半馬“破 2”的角度來看,同樣要求每公里的平均配速達到 5 分 41 秒。
這對于大部分跑者來說,同樣存在一定的挑戰(zhàn),雖然半馬的距離只有全馬的一半,但要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nèi)保持穩(wěn)定的高速奔跑,對跑者的速度耐力和爆發(fā)力都有較高的要求。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跑者,能夠在半馬比賽中跑進 2 小時,都能證明在這場賽事中處于偏上的水平。
不過,僅僅依據(jù)一場賽事的數(shù)據(jù),還不足以全面說明全馬“破 4”和半馬“破 2”的真實難度。
畢竟,不同的賽事參賽選手的水平存在差異,為了更準(zhǔn)確地了解跑者的整體水平,我們可以參考 2023 年國內(nèi)馬拉松的完賽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從這些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到,無論是什么年齡段,全馬的平均完賽成績都未能“破 4”,而半馬除了 24 歲以下的年齡段以外,其余的平均完賽成績也均未能“破 2”。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全馬“破 4”和半馬“破 2”并非像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它們已經(jīng)屬于中等往上的水平。
對于廣大跑者來說,這兩個目標(biāo)是值得追求的,但也是需要付出大量努力才能實現(xiàn)的。
在追求全馬“破 4”和半馬“破 2”的道路上,跑者們需要制定科學(xué)合理的訓(xùn)練計劃,注重跑量的積累和耐力的提升,同時也要注意合理的飲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
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訓(xùn)練,不斷挑戰(zhàn)自我,才有可能沖進這個成績,實現(xiàn)自己的跑步夢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