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特朗普“立場重大轉(zhuǎn)變”)
據(jù)美國《華盛頓郵報》網(wǎng)站8月23日報道,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暗示他將暫停為推動烏克蘭和平協(xié)議努力,并對不斷上升的傷亡人數(shù)以及俄烏雙方在達成和平協(xié)議方面未能取得進展的現(xiàn)狀表達了不滿。
特朗普22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說:“我對這場戰(zhàn)爭的任何方面都不滿意,完全沒有滿意的地方,一點兒都不滿意?!?/p>
他還表示,將在“兩周內(nèi)”就這場沖突的未來走向作出一項重要決定。不過,“兩周”是特朗普經(jīng)常使用的表述,并非特指精確的時間范圍,而是表明希望稍后再作決定。他表示,過了這段時間后,“大家就會知道我的選擇,因為我只會選其中之一”。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 資料圖
這番表態(tài)標志著特朗普的立場出現(xiàn)重大轉(zhuǎn)變。就在過去幾周,他還多次展現(xiàn)出十足的信心,稱自己有能力為烏克蘭爭取到安全保障,并能迅速促成交戰(zhàn)雙方領導人(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與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舉行會晤。
此前,特朗普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推動戰(zhàn)爭盡快結(jié)束,包括一周多前與普京在阿拉斯加舉行峰會,隨后又于18日在白宮與澤連斯基及歐洲多國領導人會面。
然而,這些努力沒有帶來任何進展的跡象,俄羅斯始終拒絕接受要求其停止對烏克蘭發(fā)動襲擊的提議,也不愿在未實現(xiàn)戰(zhàn)爭最高目標的情況下作出任何讓步。外界分析人士指出,白宮可能誤解了普京的意圖,也可能受到了一廂情愿的想法影響。
特朗普表示,目前他會給普京一些時間,讓他決定是否與澤連斯基會面。
延伸閱讀:
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曾說:" 萬物流轉(zhuǎn),無物常駐。"
只是在特朗普身上,這種流轉(zhuǎn),似乎加速為一種令人目眩的節(jié)奏。
特朗普又變臉了
關注俄烏局勢的人,突然有一個新發(fā)現(xiàn):特朗普又變臉了?
8月21日,特朗普突然連發(fā)兩個帖子,暗示在鼓動烏克蘭襲擊俄羅斯本土。
要知道,不到一個星期前,在阿拉斯加,他還和普京相談甚歡;即便澤連斯基和歐洲領導人齊赴白宮,都沒能動搖他的想法。
特朗普是這樣說的:
不攻擊侵略國就想贏得戰(zhàn)爭,即使并非不可能,也非常困難。這就像體育界一支優(yōu)秀的球隊,防守出色,卻不被允許進攻,就根本沒有獲勝的希望!烏克蘭和俄羅斯就是如此。
他接著說:
不誠實又無能的喬 · 拜登不讓烏克蘭反擊,只允許其防守。結(jié)果如何?無論如何,如果我當時是總統(tǒng),這場戰(zhàn)爭就永遠不會發(fā)生——機會為零。未來充滿希望!!!
最后,三個標志性感嘆號;署名:唐納德 · 特朗普總統(tǒng)。
字少事大,在俄烏局勢這個節(jié)骨眼上,特朗普又在整什么幺蛾子呢?
從這則貼文中,還是有幾個新動向。
1,他指責俄羅斯是侵略國。算起來,這還是特朗普第一次這樣定性俄羅斯。
2,他難得為烏克蘭鳴不平,暗示要為烏克蘭提供進攻性武器,襲擊俄羅斯本土。
3,他重申了自己的一貫說法,如果他當時是美國總統(tǒng),俄烏就打不起來,拜登你難辭其咎。
前腳還信誓旦旦,要斡旋俄烏沖突;后腳又猛烈開炮,鼓動烏克蘭進攻俄羅斯本土?
這代表著美國對俄羅斯政策重大轉(zhuǎn)向?
特朗普發(fā)布的對比照片
就在人們狐疑中,意猶未盡的特朗普,又貼出了兩張對比照片。
下面一張,是有名的 " 廚房辯論 "。1959年在莫斯科的美國國家博覽會開幕式上,美國副總統(tǒng)尼克松與蘇聯(lián)領導人赫魯曉夫,就東西方意識形態(tài),以及核戰(zhàn)爭展開了一場激烈論辯。
因為當時兩人站在廚房用具展臺前,因此就被稱為 " 廚房辯論 "。
尼克松右手食指,對準赫魯曉夫胸前,自然顯示他對蘇聯(lián)的強硬態(tài)度。
特朗普應該是拿過來做對比。所以,他放的另一張圖片,就是在阿拉斯加會晤中,他同樣右手食指指向普京的照片。
我們常說,一圖勝千言。
但在傳播上,我們更要警惕,圖片和視頻,有時更容易欺騙人。
表象與真實之間,往往隔著一道深不可測的鴻溝。
特朗普手指普京,展現(xiàn)自己的強勢。但大家更要清楚,幾天前,他還鋪上紅地毯,親自在機場歡迎普京呢。
更別提,普京也手指過特朗普哦。
特朗普親自在機場歡迎普京
普京,你這是表現(xiàn)強勢還是親密?
但不管怎樣,特朗普兩張照片,兩條推文,傳遞的意思,應該也是很明確的。
至少三重意思吧。
第一重,傳遞給普京的。
應該也是給普京施壓,如果不同意?;?,后果嚴重。不排除美國向烏克蘭提供進攻性武器,讓烏克蘭襲擊俄羅斯本土。
至于 " 侵略國 ",也不必太當一回事。
特朗普嘴大也嘴瓢,他還將去阿拉斯加說成去俄羅斯呢。
我們不必太當真。
國際政治中的言辭,常常如尼采所說 " 沒有真相,只有詮釋 ",一切取決于誰在解讀,為何解讀。
第二重,傳遞給歐洲和烏克蘭的。
一記大棒后,又給上一顆胡蘿卜。你們也別太焦慮,我不會偏向俄羅斯;你看,我不是將俄羅斯定性為 " 侵略國 " 了嗎?
而且,是拜登太糟糕,束縛了烏克蘭的手腳;如果我發(fā)起狠來,什么進攻性武器都能提供。
德國,要不你也提供金牛座導彈唄!
第三重,更是傳遞給特朗普批評者的。
你們不是批評我對普京太客氣軟弱,對歐洲和烏克蘭太霸道太勢利嗎?
不得不說,很多西方漫畫家,現(xiàn)在最喜歡畫的,就是特朗普對普京太殷勤。
但你們看看,有像我特朗普這樣對普京強硬的人。
完全可以與當年尼克松對赫魯曉夫相媲美。
而且,我還有很多后手,不排除給烏克蘭提供進攻性武器。
既然要打,那就打唄。
當然,歐洲,你們準備好錢,先來購買美國軍火,然后再交付給烏克蘭。
我總覺得,這兩則推文,也顯示了特朗普的兩個很鮮明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就是他的易變和不確定性。
這個世界,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特朗普的不確定性。反正,能推翻特朗普的,肯定是幾分鐘后的特朗普。
朝令夕改,我們認為是治國大忌;但對特朗普來說,這是家常便飯。
有個段子說:特朗普參加一個會議,好不容易做出了決定,大家大舒一口氣;但特朗普出門時,和門衛(wèi)聊了幾句,他又改主意了,人們都要瘋了 ……
第二個特點,他喜歡展現(xiàn)強勢,但實則聰明至極。
所以,看他的社交賬號,真是懟天懟地懟全世界。
不管是馬克龍、斯塔默,還是當年的默克爾、特魯多,都被他罵得狗血噴頭,更別提老拜登了,三天兩頭被特朗普拎出來當靶子。
拜登也無可奈何,誰叫在美國政壇,最惦念他的就是特朗普呢。
但也別低估特朗普的情商。
罵誰,怎么罵,什么時候罵,還是很有講究的。
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早已點明:真正的權力,在于精準地展現(xiàn)力量與妥協(xié)的時機。
有朋友就分析,就上面那兩則推文,即便對俄羅斯這樣猛烈呵斥,甚至甩出了 " 侵略國 " 這個前所未有的帽子,但特朗普也沒舍得點名普京,而是將矛頭對準了拜登。
拜登,歸根到底,是你太無能。
有評論調(diào)侃稱上圖是“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下圖是“歐洲七大佬去白宮聽課”
還有,歐洲七大佬去白宮,集體為澤連斯基站臺。特朗普除了讓他們坐小椅子,聽他在白宮講課,報了當年 " 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 " 的一箭之仇。
看西方媒體報道,也是在這次白宮會晤中,馮德萊恩大談特談失蹤兒童事件,特朗普非常不快,甚至一度將馮德萊恩 " 請出會場 ",理由是他要和真正的國家領導人談。
真是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馮大媽啊馮大媽,不知道有沒有這件事?
最后,回到開頭的問題,到底特朗普變臉了嗎?
言辭變了,但感覺真沒有,只是他又多放了幾句空炮,多上了幾次頭條而已。
再說,即便真變臉了,肯定過兩天又變回來了。
180度大轉(zhuǎn)彎,乃至360度720度狐步舞,對別人來說,肯定是天大難事,但對特朗普來說,再拿手不過了。
普京,你說呢?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