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這位有著“新加坡國父”之稱的政治領袖,一生曾經與中國五代領導人有過頻繁交往。
自1976年首次訪問中國至2015年,在近40年里,李光耀共訪華30多次,與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等領導人有過頻繁接觸。
他是罕見地與五代中國領導人都有過會面的國際政治家。
身為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由于是地道的漢族客家人,他有著濃厚的中國情結。在中國與新加坡建交的漫長歷程中,李光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晚年時期的李光耀回憶與中國數(shù)位領導人交往時,談及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鄧小平同志敢于認錯。
那是1978年10月,小平同志訪問新加坡。當他老人家吃驚地看到新加坡的成就時,立馬就向李光耀虛心請教:我該怎么做?
李光耀吃了一驚:“我從未見過一位共產黨領袖在現(xiàn)實面前會愿意放棄一己之見?!?br/>那么,小平同志為何會主動認錯?這段歷史的背后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背景嗎?
1978年的中國稱得上“內憂外患”。隨著中蘇關系徹底破裂,中越關系日趨緊張,過去數(shù)年間的“左”傾錯誤,讓中國周邊國家,即東南亞和南亞鄰國頗有擔心。
小平同志當時剛剛恢復工作不久,已經74歲的他深感責任重大。為了早日讓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小平同志相當繁忙,于1978年年初參加科學大會,然后連續(xù)考察和出訪各國。
期間,鄧小平曾訪問尼泊爾、新加坡、日本。
訪問尼泊爾時,小平同志曾坦言:“我來貴國訪問是還債的,之前幾年發(fā)生過一些問題,是由于我們方面的原因,責任不在尼泊爾方面。”
訪問日本時,小平同志親眼見識到了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現(xiàn)狀。除了參加國事活動,小平同志還詳細考察了神奈川日產汽車車間,并先后參觀四家大型日本工廠。
向松下幸之助等日本企業(yè)家提出“幫助中國提振經濟”,邀請日資企業(yè)來華建立合資工廠。
日本先進的工業(yè)生產和社會生活,令小平同志大開眼界。
然而,與出訪其他亞洲國家不同,1978年10月底,小平出訪新加坡時似乎有更多期待。
當時的新加坡已被世界銀行列為新興工業(yè)化國家。與中國相比,新加坡至20世紀70年代末,還沒有被哪個國家刻意扶持過工業(yè)與經濟發(fā)展。
早在20世紀初,鄧小平路過新加坡時,他發(fā)現(xiàn)這里的人民和中國沿海大多數(shù)地方一樣破敗,放眼望去都是茅草屋和樹林。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時隔幾十年再次到訪新加坡,鄧小平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個國家早已經不是當年的破敗漁村,城市中聳立著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各種現(xiàn)代化住宅小區(qū)拔地而起,經濟與工業(yè)生產建設比同時期的中國好上不少。
既然到訪新加坡,李光耀肯定會熱情接待小平同志與中國代表團一行。
二人談話時,李光耀向鄧小平直言東南亞國家的擔心:“因為大量華僑的存在,中國毫無顧忌地訴諸中華民族血緣情結,只會讓這一些東南亞與南亞國家與中國的關系愈發(fā)緊張?!?br/>當時的小平同志還驚訝于新加坡的成就,他向李光耀承認:新加坡實行的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的工作方針是完全正確的。
當小平同志談到中國的對外方針時,李光耀突然說道:“中國必須停止革命輸出,這對中國今后的經濟與工業(yè)肯定有幫助?!?br/>鄧小平停頓片刻后詢問李光耀:“你具體讓我怎么做呢?”
這反倒讓李光耀吃了一驚,他大的膽子說:“希望中國方面停止馬來西亞共產黨、印尼共產黨在華南的電臺廣播;停止對游擊隊的支持?!?br/>小平同志思考了一下:“我需要時間考慮?!?br/>回國后,他老人家果然停止了廣播。
李光耀后來回憶:“我從未見過一位共產黨領袖在現(xiàn)實面前會愿意放棄一己之見,甚至還要問我應該怎么做?”
這就說明小平同志盡管當時已經70多歲,但他面對不愉快的現(xiàn)實,或中國當時面臨的錯誤時,他隨時準備改變自己的想法。
那為何李光耀會提出讓鄧小平停止對馬來西亞和印尼共產黨在華南的電臺廣播?
原因其實不復雜。中國在一段時間犯了嚴重的“左”傾錯誤,當時一直稱新加坡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為“美帝國主義走狗”。
這些東南亞國家原本與中國一衣帶水,許多民眾都是中國人的后裔,突然遭到這樣的待遇,心里肯定有些不平衡,引發(fā)了一些外交矛盾。
李光耀出于好心,想幫助中國規(guī)避錯誤,這才大著膽子對鄧小平提出了:停止對馬來西亞和印尼共產黨相關方面的支持。鄧小平回國之后照辦了。
因此,小平同志與李光耀談話時表現(xiàn)出驚人的謙虛態(tài)度。他代表中國共產黨和政府承認改正的兩個錯誤:一是保守自閉,主張對外開放、引進外資;二接受建議,不再持續(xù)搞革命輸出。
作為中國最高的領導同志,鄧小平敢于面對現(xiàn)實,做出重大改變,這令李光耀佩服得五體投地。
1979年10月,鄧小平在一次演講中明確表示:我去年到新加坡考察,他們利用外國人開設的工廠中獲益,并投資帶動服務業(yè),這些都是國家收入。
顯然,小平同志將自己的新加坡之行的收獲化為己用,向黨內提出新的工作方針,提倡全面改革開放。這才有了他讓谷牧同志去廣東、福建地區(qū)大搞經濟特區(qū)的具體舉措。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為了努力提振中國經濟發(fā)展,提高人民生活待遇,真正做到嘔心瀝血,鞠躬盡瘁。
如同一名“掌舵手”,小平同志能在數(shù)次關鍵時刻及時調轉中國這艘大船的航向,駛向正確之路,實屬難能可貴。
甚至在面對他國領導人時,敢于主動承認錯誤,及時調整工作路線。這份態(tài)度與敏銳的洞察力,是小平同志贏得世界各國人民一致稱贊的關鍵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