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4202年了,你還不會在香港找工作嗎?
7年換過4份工作的本打工人現(xiàn)身說法:
理論上來說,不管離職幾次,last day永遠是職業(yè)生涯中最最最最輕松快樂的一天。
早起上班的路上連難捱的堵車時間都變得美好起來。
重拾美好心情,欣賞藍天白云。
向所有的煩惱說bye bye,向所有的快樂說hi hi!
親愛的親愛的,再也不見!
綠茶同事推過來的活?不好意思了您內,自己干吧。
老板畫的大餅?對不起,胃不好,咱不吃啦。
清理電腦、梳理工作交接單、退網(wǎng)退群,刪除聊天記錄,拿上在職證明后瀟灑轉身離開。
這一整套大動作下來心情up up up!
人活著很累,所以叫人類。
人每天都很煩,所以叫凡人。
生下來就要干活,所以叫生活。
沒壓力沒負擔的爽過一段時間后,還是要找回打工人設,回歸職場繼續(xù)搬磚努力給自己賺飯錢。
然而,有時人算不如天算,不知在香港找工作的各位,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在招聘平臺上投了簡歷,結果就像扔進了黑洞一樣,沒有任何回音。
即使再次申請并投遞簡歷后,仍是石沉大海。
讓人不禁心里犯嘀咕,難道真的是我不夠格?公司門檻太高?
還是……純純釣魚的招聘廣告,HR為了完成招聘KPI,擴大招聘魚塘里的魚?
似乎,那些發(fā)布在招聘網(wǎng)站上的崗位并不真實。
實際上,對于香港打工人來說,這種情況并不罕見,很多人都曾經(jīng)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每逢畢業(yè)季,總能看到很多人吐槽并抱怨自己投遞了上百份簡歷,卻沒有得到任何回音。
從而被打擊自信心。
尤其當看到同屆或者同班同學,甚至一些成績不如自己的人都紛紛上岸。
更讓人心生崩潰,甚至自我懷疑。
員工和工作崗位,好比一個蘿卜一個坑,為何我這個蘿卜還沒有坑?
對于很多有工作經(jīng)驗的、之前在內地工作的人來講,香港這個招聘節(jié)奏還是很迷的。
對于久聘久無人上崗的崗位,很多人會說:“很多都是虛假招聘”。
在一些求職貼中,還有人在評論區(qū)回復稱:“有些工作招了4年都還在招人”。
甚至連有幾年工作經(jīng)驗的港漂求職者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他們在JobsDB上投遞了大量簡歷,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這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香港太太太太慢了。
2個月前投遞簡歷,2個月后收到電話邀請面試,面試后再過一段時間進行二輪面試。
全通過后,offer郵等了兩個月——這種情況簡直屢見不鮮。
對于一些中資大企業(yè),流程長,速度慢,手續(xù)多,分管領導又多。
權責不分明的情況下請一個新人需要很多的手續(xù)流程及領導們的點頭(審批)。
對于一些外資或者知名品牌(四大、咨詢、快消等),又要過五關斬六將,層層遞進。
這一道道手續(xù)下來,肯定也會拖得很久。
還有一個是簽證的問題。
辦簽證倒是不難,但是繁瑣且需要時間。
而且一些公司還有本地人和非本地人的比例要求,這也是影響簡歷被選中的因素。
除了“慢”,確實還有一些公司在“假裝請人”。
香港的就業(yè)市場競爭激烈,一些獵頭為了吸引更多求職者,有時會耍些小花招。
他們會在招聘平臺上發(fā)布一些貌似高大上的職位。
但實際上是替他們的“客戶”招人,而不是為自己公司招聘。
而且香港很多大公司會和第三方簽合同。
面試和工作崗位全都是大公司,但是合同讓你與第三方簽署。
這個也可能是崗位屢屢招聘但是找不到人的原因之一。
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擦亮眼睛了!
首先,別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不要只依賴一個招聘平臺。
香港常用的招聘平臺就是JobsDB、Linkedin、Glassdoor、CTgoodjobs。
JobsDB是香港最大的求職類網(wǎng)站之一,其突出優(yōu)點是工種多元化、崗位多、信息豐富。
有Job Alerts功能用戶可以設定感興趣的工種,網(wǎng)站會自動發(fā)郵件提示。
可以查看簡歷投遞后的進度,例如簡歷被查看,被接收/拒絕等,而且,簡歷被查看后會有提醒。
Linkedin主打一個社交求職/職業(yè)資訊交流,方便利用人際關系網(wǎng)找工作。
例如找到心儀公司的同校學長學姐,主動social,尋求是否有工作機會,以及幫忙內推。
應屆生還可以通過搜索關鍵詞快速找到校招崗位。
Glassdoor,這里劃重點:可以查詢到各個崗位的平均工資。
還可以看到在這里工作的員工對該公司的評價,從而深入了解公司文化。(提前了解資本家的險惡?。?/p>
CTgoodjobs是香港比較大型的招聘平臺之一,金融類的崗位較多。
本人用的比較少,但是多一個選擇多一個機會。
此外,有很多大企業(yè)都有自己的招聘官網(wǎng),去它們的官網(wǎng)上看看,說不定也會有意外收獲。
打算找中資工作的,還可以關注香港中企協(xié)網(wǎng)站。
中企協(xié)會舉辦實習生計劃,與在港中資合作,為應屆生提供實習機會。
在香港與獵頭交好也是明智的選擇。
好的獵頭不僅可以分析你的情況幫助提供適合的工作,還會分享行業(yè)情況、市場動態(tài)。
但是小心,不要被獵頭套話(挖到工資內幕)哦。
有些獵頭為了豐富客戶的信息網(wǎng),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會假借面試的名義來打探工資。
以此來擴大對市場薪資水平的了解。
切記,沒見過面就問薪資的獵頭不專業(yè)且要小心哦!
最后的最后,要相信以下幾點。
在職打工人:只要關系處的好,前同事也能變成寶。(幫忙介紹工作。)
應屆生:關注并參加學校舉辦的招聘會。(有機會可以真上。)
資深打工人:保持好人設。(避免影響新東家的盡調。)
無論是誰,積極主動加入校友群,相信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有內推機會。)
所以,親愛的港漂們,在香港求職時,不要被招聘平臺的奇葩現(xiàn)象嚇到。
擦亮眼睛,選擇多個求職渠道,關注大企業(yè)的官方招聘網(wǎng)站,掌握可靠的招聘網(wǎng)站和人才服務機構。
相信這些小竅門會幫助你在香港的求職之路上更加順利。
順利找到工作的你,到那時,也請記??!
*圖像影音來自網(wǎng)絡和作者,本文版權歸香港體驗官所有,轉載請聯(lián)系香港體驗官微信公眾號(ID:ExperiencehkGPQ)。
● ● ●
/本 文 作 者/
一米吧
隨便長長一米吧
/小 助 理 推 薦/
如果你也想將自己在香港的經(jīng)歷
與更多人分享
投稿或加入讀者群
請聯(lián)系@Ro_salie
香港招聘節(jié)奏還是很迷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