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對待的方式,將成為
你對待這個世界的方式
人從一出生就有“攻擊性”,因為他要通過這種方式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如果這種攻擊性沒有被父母(尤其是母親)接納,就會給這個人造成很多心理問題:要么壓抑自己的需求,內(nèi)化為對自己的攻擊;要么就會把攻擊性慢慢變成一種補償性的對外攻擊。
很多“熊孩子”和打架斗毆的叛逆少年之所以具有攻擊性,恰恰是因為小的時候的“攻擊性”被壓抑導致的。
有很多成年人和青少年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其實也與內(nèi)在的攻擊性有關(guān)。因為在游戲當中,他們可以過關(guān)斬將,打怪升級,充分釋放他們的攻擊性。
在這里我想告訴各位父母的是:在孩子6歲之前,父母要學會做一個好的“容器”,接納孩子的“攻擊性”。不要因為孩子偶爾發(fā)脾氣、摔東西或者沖你喊叫,就認為孩子大逆不道,對孩子冷眼相對,或者惡語相加。
人有攻擊性,其實是在追求滿足感。這并不是壞事,這是一種很強大的內(nèi)驅(qū)力。
很多時候,攻擊性可以幫助我們維護自己的空間和邊界,維護我們的尊嚴。
同時,攻擊性是可以進行良性轉(zhuǎn)化的,比如揮汗如雨地運動,努力學習當學霸,工作中要做業(yè)績最好或者最成功的那一個,這都是攻擊性的一種良性的轉(zhuǎn)化方式。
而人獲得的滿足感越多,攻擊性就越弱。當我們了解到家庭中發(fā)生的各種攻擊性事件都是需求得不到滿足、缺少情感聯(lián)結(jié)導致的,那么,我們就懂得如何關(guān)注家人,關(guān)注孩子,尊重他們,覺察他們的感受,并建立與對方的情感聯(lián)結(jié)。
不適度釋放攻擊性
心理會出問題
著名的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弗洛伊德,曾經(jīng)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觀點:如果一個人不能適度地釋放攻擊性,他的心理就會出現(xiàn)問題。
攻擊性并非一種純粹的惡劣行為,而是人類內(nèi)在的一種本能反應。在適當?shù)那榫诚?,攻擊性可以被視為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它幫助我們應對威脅和壓力,維護自己的權(quán)益和尊嚴。然而,當攻擊性不能得到適度的釋放時,問題就會產(chǎn)生。
適度釋放攻擊性對心理健康至關(guān)重要。
適度釋放攻擊性可以幫助我們表達情感,緩解壓力和緊張情緒,并維持心理平衡。
我們可以通過健康的方式來釋放攻擊性,比如:進行體育鍛煉(比如:跑步,游泳,HIIT等)、藝術(shù)創(chuàng)作等,這樣做可以幫助我們釋放負面情緒,減輕內(nèi)心的緊張感。
過度釋放攻擊性會帶來嚴重的后果。
如果一個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攻擊性,過度依賴攻擊性來解決問題,那么就會產(chǎn)生過度的沖動行為和傷害他人的傾向。這種過度釋放攻擊性可能導致暴力行為、人際沖突和社會不和諧。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告訴我們,要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攻擊性。我們應該尋找適當?shù)姆绞絹磲尫殴粜裕跃S護心理健康。
這可能包括積極尋求幫助,例如尋求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通過與專業(yè)人士合作,我們可以學會更好地理解和應對自己的攻擊性需求,以便更好地滿足內(nèi)心的平衡和情感的表達。
攻擊性太強的人是怎樣形成的?
你一定也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人,他們不管別人開不開心,也不管別人樂不樂意,經(jīng)常以嘲笑他人、攻擊他人為樂。
我們不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攻擊性太強的人是怎樣形成的?
攻擊性其實是害怕受到傷害的表現(xiàn),源自于我們內(nèi)在。
具有強攻擊性的人可以分為兩種:
1、過度敏感,經(jīng)常覺得自己被冒犯,但大多數(shù)時候?qū)Ψ讲]有想要冒犯的意思。
這種人通常成長于溺愛家庭,他們一方面自視過高,覺得身邊的人都不如自己,但另一方面,由于自我效能感較低,自己的內(nèi)心又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當遇到威脅的時候,他們會先下手為強,通過攻擊別人來抬高自己,保護自己的高度。
2、以“愛”或“為你好”的名義去攻擊別人的人。
這種人的父母大多跟他一樣,小時候,他的父母總是以“愛”或者“為你好”的名義去侵犯他,但由于兒時的他不具備反抗的能力,這種攻擊性的心理就會被壓在潛意識里,長大后,遇到相同情境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迸發(fā)出來,實際上他們并不是真的為他人好,而只是在發(fā)泄自己內(nèi)心的情緒而已。
攻擊性強的人的心理分析
1、攻擊性是人的本能欲望
根據(jù)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攻擊是人的本能欲望。弗洛伊德后期的思想認為,人生來就有兩種本能,其一為愛的本能,其二則為死亡本能。
死亡本能并不單單指生老病死,還指那些內(nèi)在的、破壞性的毀滅動機。從這個觀點來看,攻擊行為也代表了破壞性、毀滅性的動機,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攻擊性,這是我們的本能。那為什么有的人攻擊性強,有的人攻擊性弱呢?
這是因為攻擊性強的人并沒有掩飾自己的本能欲望,而攻擊性弱的人,可能因為道德、認知等原因,壓抑了自己的攻擊、破壞本能。
另外,在心理學里,被動攻擊也屬于攻擊性行為。比如你間接地、迂回地向某人表達拒絕、拖延、冷漠,這就是被動攻擊。
2、能夠合理表達攻擊性的人心理更健康
弗洛伊德說:“一個人能否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攻擊性,是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標志。”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一個人能用合理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攻擊性,比如生氣憤怒的時候去做有氧運動:跑步,打拳擊,HIIT燃脂運動等;再比如失敗以后不氣餒,不抱怨,而是能夠冷靜分析、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適時調(diào)整目標,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新的挑戰(zhàn),那么這個人的心理就是健康的。
反之,如果一個人攻擊性過強,并且以消極、錯誤、不合理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攻擊性,就可能會把攻擊的矛頭對準他人,貶低他人、推卸責任、甚至報復社會;或者把犯錯的原因?qū)首约?,進行自我否定、自我貶低,消極厭世,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體現(xiàn)。
3、攻擊性強的人更容易產(chǎn)生仇恨心理
這一點在兒童身上尤其明顯。由于兒童的認知能力薄弱,行為自控能力較差,理解及共情的能力較弱,很容易與人產(chǎn)生矛盾,引起攻擊行為。
而這種仇恨的傾向在幼兒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而且可能會達到十分強烈的地步。
比如孩子說:“媽媽壞,不喜歡媽媽?!睂寢尞a(chǎn)生了仇恨,可能因此一天都不理媽媽,而不理媽媽,反映的是一種被動攻擊的形式。
另外攻擊性強的人更容易感受到仇恨,產(chǎn)生仇恨心理的兒童,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引導,慢慢地,仇恨的種子在心里生根發(fā)芽,會變得非常可怕,這一點可以在少年罪犯的犯罪行為中得到顯現(xiàn)。
比如當我們被他人惡意評價時,可能會選擇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但是如果一個攻擊性強的兒童感受到別人的惡意或者仇恨時,更容易做出攻擊性行為,甚至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兒童攻擊行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兒童攻擊行為,是指兒童含有敵意性地傷害別人或破壞物體的行為。兒童攻擊性行為受到心理因素、教育因素、遺傳因素等因素的影響,可能會造成人際沖突,不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若有發(fā)現(xiàn),建議及時制止,必要時需就診治療,心理疏導或心理干預。
1、飲食的原因:
兒童出現(xiàn)攻擊行為,與飲食攝入過多糖分有一定關(guān)系,攝入大量的糖,會導致血糖水平升高,從而對情緒產(chǎn)生影響。兒童易表現(xiàn)為易怒、疲憊,容易產(chǎn)生攻擊行為。
2、心理的原因:
兒童出現(xiàn)攻擊行為,可能是心理因素導致,兒童有負面情緒但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比如不開心、焦慮或者壓力過大,都可能會導致兒童出現(xiàn)攻擊行為。
3、教育的原因:
教育的問題也可能會導致兒童出現(xiàn)攻擊行為,常由于生活中家長教育方法不得當?shù)仍驅(qū)е?。例如兒童受到家長偏袒溺愛,當兒童出現(xiàn)打人的行為時沒有及時制止,而是一笑了之,這時候,兒童在攻擊行為中得到了保護,兒童就會產(chǎn)生攻擊人的欲望。
4、遺傳的原因:
兒童出現(xiàn)攻擊行為,可能是受遺傳因素影響。若兒童家長脾氣較暴躁,常常有有攻擊行為,與人相處不能心平氣和的溝通,而是通過具有攻擊性的打罵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愿,這種攻擊行為也可能會在兒童身上表現(xiàn)出來。
5、環(huán)境的原因:
若兒童成長環(huán)境中,家庭暴力、家長婚姻不和睦、家長犯罪,以及經(jīng)常觀看暴力性武打影片,兒童沒有得到正確的教育和引導,都可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兒童,使兒童出現(xiàn)攻擊行為,并在與人的交往中表現(xiàn)出來。
6、疾病的原因:
若兒童患有精神分裂癥、人格障礙等精神疾病,受疾病影響,兒童也易發(fā)生攻擊行為。需要及時就診,在醫(yī)生幫助下完善檢查后進行判斷,及時做心理治療和心理干預。
兒童攻擊行為的預防與治療
1、家長的引導和教育
家長應該引導和教育兒童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鼓勵兒童采取積極的行為方式。
2、學校的教育和管理
學校應該加強對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良好的班級氛圍,減少兒童的攻擊行為。
3、心理的干預和治療
對于出現(xiàn)攻擊行為的兒童,可以進行心理干預和治療,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掌握正確的處理方式。
不了解自己或他人的性格(或人格)是怎樣的?想要進一步探索自我,和他人建立更加成熟和諧的關(guān)系,不妨做一做下面推薦的幾個性格(或人格)的心理測試吧。
測試鏈接:
1、心理測評 | 艾森克人格問卷EPQ
2、心理測評 | 卡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問卷16PF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