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一個人“不成熟”,往往說這個人是“愣頭青”或者是“毛頭小子”,其實這種形容詞附帶著一些對不成熟的特征的隱晦含義,比如沉不住氣、憤世嫉俗、鋒芒畢露、莽撞自大等等。相反的,形容“成熟”的人,大部分的特征畫像往往都是深思熟慮、平易近人、老成持重等等。
判定一個人是否成熟,平時往往是看不出來的,必須是遇到急事兒、難事兒或者遭遇苦難的時候。這個時候,一個人的本色、氣質(zhì)和能力才能真正顯現(xiàn)出來。舉個例子,一幫朋友一起去喝酒吃飯,突然發(fā)現(xiàn)隔壁著火了,這時候你觀察一下各位朋友的表現(xiàn),是馬上拿起電話呼叫消防隊,還是自己沖上去滅火,或者是趕緊拿起手機拍小視頻湊個熱鬧,亦或是躲得遠遠的生怕燒到自己。這時候的眾生相,就是一個人的本色。
我們的主角曾國藩就處在人生路中的一個坎兒上,曾國藩在家守孝期間,卻被咸豐解除了湘軍的兵權(quán),真是人生大禍。起初曾國藩忿忿不平,將朝廷和家庭都罵了個遍,后來終于平靜下來,從圣賢書中尋找出路,通過自省和自我批評,終于認識到自身性格和為人處世的缺陷,大徹大悟,開始自我革新。
但官場就是這樣,一旦失勢就很難東山再起,咸豐老板已經(jīng)把曾國藩打入冷宮,雖然曾國藩已經(jīng)開始自省革新,但想要官復(fù)原職談何容易。這種時候最需要朝中有人拉一把,也就是需要貴人相助,好在朝廷中還有曾國藩的知己——胡林翼。
當(dāng)曾國藩被咸豐解除兵權(quán)的時候,胡林翼實際上成為了湘軍的核心領(lǐng)袖,由于胡林翼的政治能力極高,再加上面對太平軍的戰(zhàn)事頗有成果,很快得到了咸豐老板的信任。而胡林翼從不曾忘記曾國藩對自己的提攜之恩,一有機會就向咸豐奏請起用曾國藩。
咸豐七年(1857),胡林翼上奏咸豐,借口浙江形勢危急,奏請起用曾國藩。此時,太平天國因“天京事變”元氣大傷,清朝江南江北大營形勢正好,咸豐覺得沒必要起用一個老是跟自己不對付的愣頭青,于是強硬拒絕了胡林翼的請求。
咸豐八年(1858),太平軍翼王石達開率領(lǐng)二十萬大軍從南京出走,進軍浙江。浙江受到實實在在的威脅,清軍的江南大營在圍攻“天京”的戰(zhàn)役中雖有小勝,但無法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此時胡林翼抓住機會,說自己現(xiàn)在正欲用兵安徽,無力兼顧浙江,奏請由曾國藩帶兵去救援浙江,還特別指出,湘軍中多是曾國藩舊部,非曾國藩統(tǒng)帶,別人難以有效指揮。咸豐老板看了一圈,確實沒有其他合適人選,只好同意了胡林翼的請求,令曾國藩辦理浙江軍務(wù)。
但咸豐這個人有點小孩子氣,因為曾國藩原來經(jīng)常上奏懟他,他又在曾國藩守孝期間解除了曾國藩的兵權(quán),很擔(dān)心曾國藩不聽命令。于是咸豐故意在任命文書的尾部寫道:“知道你組建湘軍操心費力,現(xiàn)在浙江軍務(wù)吃緊,你什么時候來?趕緊給個痛快話,別老是推脫,讓我等?!?/p>
其實,曾國藩早已經(jīng)“饑渴難耐”了,怎么還會推脫!所謂“圣人”獨善其身只能是入門級要求,心系天下社稷才是至圣之道。曾國藩巴不得趕緊出山,但這一回經(jīng)過自我革新,曾國藩真的變了,真的成熟了!可以說和他守孝之前的為人處世判若兩人。
首先,曾國藩收斂了鋒芒,變得謙遜和順從,不再懟咸豐了。
曾國藩在收到咸豐的任命狀后立即啟程,而且回復(fù)了一封奏折《恭報啟程日期折》:“臣才質(zhì)凡陋,頻年飽歷憂虞,待罪行間,過多功寡。伏蒙皇上鴻慈,曲加矜宥,惟有殫竭愚忱,慎勉襄事,以求稍紓宵憂勤?!蹦憧纯催@遣詞造句多么謙遜,服從性多高。咸豐收到回信后也非常滿意,批復(fù)道:“汝此次奉命即行,足證關(guān)心大局,忠勇可尚。俟抵營后,迅將如何布置進剿機宜,由驛馳奏可也?!蹦阍倏纯矗鴩玫嚼习宓目洫劻?,這和過去他上奏的針鋒相對的奏折風(fēng)格,已經(jīng)是大相徑庭了。
其次,曾國藩開始重視官場禮儀排場,變得更加圓融了。
以前曾國藩看不慣大清官場虛與委蛇的作派,做事直來直去,得罪了不少地方官員。現(xiàn)在他在啟程前首先給各軍將領(lǐng)、各地大吏每人致信一封,以非常謙恭的語氣,乞惠“指針”;到了長沙后,又拜遍大小衙門,連小小的長沙縣衙他也親自造訪;對于無用繁瑣的官樣文章往來,他每信必復(fù)。就這樣曾國藩很快融入了他以往看不慣的丑惡官場,效果也是非常明顯,連籌餉這樣的難事也變得如魚得水。
第三,曾國藩開始任人唯賢,大力保舉了。
說到保舉,清朝軍隊的“濫舉”之風(fēng)很盛,實際是領(lǐng)兵將領(lǐng)為自己下屬謀福利的一種手段,每打了勝仗,領(lǐng)兵向領(lǐng)像朝廷拼命保舉自己的下屬受賞,不管戰(zhàn)場出沒出力都會一同保舉,反正花的都是朝廷的錢。曾國藩曾對此深惡痛絕,以為僅憑忠義相激,就可以讓部下出生入死;但后來閱歷豐富了才明白,很多士兵參軍就是為了混口飯吃,沒那么高尚的情操,只有誘之以“名”,籠之以“利”,才能網(wǎng)羅天下英才。于是到后來,他不但自己勇于保舉,甚至鼓勵部下不要有太多顧慮而放手保舉,以便籠絡(luò)人心。
可能有的朋友會覺得,曾國藩怎么從一個剛正不阿的直臣,變成了一個圓滑世故的官場弄臣了?這種“成熟”是好事嗎?這是不是偏離了“圣人”之道?其實,看清事情要結(jié)合當(dāng)事人所處的環(huán)境,不可脫離實際。在當(dāng)時大清內(nèi)憂外患的,官場僵化腐敗的情形下,是丁憂在家做一個憤世嫉俗的閑人,還是委曲求全上朝做一個圓滑世故的權(quán)臣?這兩條路如果你是曾國藩,你會怎么選?
所以有些時候,為了大義,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宏大的目標,只能先委曲求全融入大環(huán)境中,去包容那些藏污納垢的行徑。堅持外柔內(nèi)剛,最大程度的整合資源,在污濁的環(huán)境中堅持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理想,才是“圣人”所為。
喜歡的朋友可以加關(guān)注,觀看“前篇”曾國藩過往的經(jīng)歷!
職場小劇場:小曾在知己好友小胡的多次舉薦下,終于獲得了咸豐大老板的諒解,任命他為浙江分公司的老總。這回上任,大家都發(fā)現(xiàn)小曾真的變了。小曾和咸豐大老板說話時,不在鋒芒畢露,而是謙虛真摯,博得了大老板的夸獎;在上任前,小曾還親自寫信給各分公司領(lǐng)導(dǎo)請各位同事提點指導(dǎo)自己,到長沙分公司時,更是親自拜訪了上上下下一眾同僚,與同事間的關(guān)系更加融洽了;接著小曾一改以往“黑白分明”的做風(fēng),開始大力提攜舉薦自己的部下。這一番操作下來,大家都說小曾脫胎換骨了。接下來,小曾會有怎樣的工作業(yè)績呢?我們下回繼續(xù)!
參考文獻:
張宏杰《曾國藩傳》民主與建設(shè)出版社
姜忠喆 《曾國藩全書》遼海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