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叭恕眹H婦女節(jié),傳承紅巖精神,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2025年3月8日至9日,紅巖紅沉浸式劇場精心策劃并舉辦了“春日花宴·‘三八’女神節(jié)非遺主題沙龍”活動?;顒右苑沁z手作為紐帶,吸引眾多游客及家庭參與,在春日的詩意中感受傳統(tǒng)技藝的魅力,共度了一場文化味與儀式感兼?zhèn)涞呐窆?jié)盛宴。
活動合影
非遺與春日的邂逅
簪花團扇定格詩意
3月8日上午,劇場內花香氤氳,“以花之名”親子簪花團扇手作沙龍溫情開啟。蜀繡非遺傳承人單大瓊老師帶領參與者走進簪花藝術的千年風雅。
單大瓊老師現(xiàn)場指導
“以花之名”親子簪花團扇手作沙龍現(xiàn)場
活動現(xiàn)場,單老師生動講述團扇“合歡圓滿”的文化寓意,并手把手教授簪花技法。家長與孩子們認真挑選花材,將春日的盎然生機凝結于素色團扇之上。參與者紛紛表示,這場活動既是一場親子互動,更是一次傳統(tǒng)文化的沉浸式啟蒙,親手制作的團扇“仿佛把春天帶回了家”。
“以花之名”親子簪花團扇手作沙龍現(xiàn)場
扎染千變
布里生花的藝術奇旅
3月9日,“布里生花”非遺扎染沙龍在色彩的交織中展開。重慶師范大學非遺研究中心周啟鳳教授以“一布一染”為媒,帶領游客體驗扎染工藝的奇妙。
周啟鳳教授現(xiàn)場講解
“布里生花”千年非遺扎染手作沙龍現(xiàn)場
從折疊、扎結到浸染、拆解,參與者見證了素白布料在藍靛中“綻放”出獨一無二的紋樣。周教授還結合現(xiàn)代審美,分享了扎染技藝在當代服飾與家居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一條條藍白相間的扎染方巾隨風輕揚,宛如一幅流動的民間藝術畫卷。
“布里生花”千年非遺扎染手作沙龍現(xiàn)場
非遺傳承者說
讓文化在親子對話中延續(xù)
活動期間,蜀繡非遺傳承人單大瓊與重慶師范大學非遺研究中心周啟鳳教授分別從技藝傳承與教育傳播的角度,分享了參與活動的感悟。單大瓊老師動情表示:“在三八節(jié)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劇場通過非遺手作讓更多家庭女性深度參與傳統(tǒng)文化體驗,意義非凡。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小小傳承人’加入非遺保護的隊伍,讓千年技藝生生不息?!?/p>
單大瓊老師
周啟鳳教授則從文化融合的角度談到:“我代表重慶師范大學非遺研究中心來到紅巖紅沉浸式劇場將扎染的非遺文化、工藝傳播給大家,一方面我們學習紅色文化,一方面?zhèn)鞒形幕瑹o論是紅巖精神還是民族工藝,在這樣一個特別的節(jié)日,能帶給家長和孩子一個快樂、特別的節(jié)日體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眱晌焕蠋煹恼鎿醇恼Z,讓非遺不再是遙遠的技藝,而是連接歷史與當下、家庭與文化的溫情紐帶。
周啟鳳教授
以文化賦能節(jié)日
讓傳統(tǒng)照見未來
此次“春日花宴”非遺主題沙龍,是紅巖紅沉浸式劇場探索“非遺+文旅”融合的一次成功實踐?;顒硬粌H為女性游客提供了展示自我、感受匠心的平臺,更通過親子互動、手作體驗等形式,讓非遺技藝“活”起來、“潮”起來。未來,劇場將持續(xù)深挖紅巖精神與傳統(tǒng)文化資源,推出更多沉浸式、體驗式文化活動,讓歷史可觸摸、讓文化可共鳴,為游客打造獨具特色的文旅新場景。
沉浸紅巖·童趣游園會獲獎小朋友留影
此外,紅巖紅沉浸式劇場春日系列活動正火熱開展中:“尋跡紅巖·Citywalk春游攝影大賽”邀您用鏡頭定格歌樂山春色,贏取觀劇門票與文創(chuàng)好禮;“沉浸紅巖·童趣游園會”則以經典游戲喚醒童年記憶,觀劇游客可挑戰(zhàn)趣味項目贏取限量獎品。從非遺手作到紅色文化,從歷史尋跡到童趣互動,紅巖紅沉浸式劇場以多元活動點亮春日時光,誠邀游客共赴這場文化與歡樂交織的春日盛宴。
更多活動請掃描查看詳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