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部門聚餐,小周突然說要離職。
我舉著可樂的手頓了頓。這小子來半年,我手把手教他用公司那套老掉牙的數(shù)據(jù)分析工具——光是報表里“時間維度”的篩選邏輯,我就畫過三張流程圖。前三個月他還追著我問“姐這個怎么弄”,最近倆月倒像躲著我,我湊過去看他屏幕,他手指啪地蓋住鍵盤。
“項目組要調(diào)我去杭州。”他夾了塊排骨,咬得很慢,“其實...我早該跟你說。”
那天加班到十點,我收拾東西時瞥見他工位的抽屜沒關(guān)。最上層躺著個硬殼筆記本,封皮是他總用的薄荷綠,翻到最新一頁,字跡歪歪扭扭:“11月3日,姐幫我改了區(qū)域銷量表,她改完的版本比我快三倍。但...我還是沒搞懂‘省份-城市’的嵌套邏輯?!?br/>再往后翻,每頁都夾著我改過的報表復(fù)印件,紅筆批注像張網(wǎng),把他的原始數(shù)據(jù)罩得嚴嚴實實。有一頁被揉皺了,中間用藍筆重重劃了道線:“今天例會上,王經(jīng)理夸我報表‘邏輯清晰’,可那是姐改的。我連自己的錯誤都沒見過?!?br/>我突然想起上周三。他抱著筆記本找我,說“姐,我想試試用Power BI做可視化”,我掃了眼他的草稿,皺著眉說:“咱們系統(tǒng)只認Excel,你學(xué)那玩意兒白費功夫?!彼麤]說話,把筆記本往懷里攏了攏,指節(jié)泛白。
離職那天,他塞給我個U盤,里面存著他這半年做的所有原始報表——有把“華北區(qū)”寫成“華比區(qū)”的,有把“Q3”算成三個月總和的,還有張銷量表,他用熒光筆圈出自己漏填的12個數(shù)據(jù),旁邊寫著:“姐,你改得越對,我越怕。怕自己永遠學(xué)不會看這些錯在哪兒?!?br/>現(xiàn)在我整理工位,總看見他坐過的位置空著。前天下班,新來的實習(xí)生舉著報表問我:“姐,這個篩選器怎么總跳錯?”我沒接她的電腦,只說:“你先自己調(diào)半小時,調(diào)不出來我再教?!?br/>茶水間飄著速溶咖啡的苦香,我突然想起小周筆記本最后一頁的話:“其實我不怕錯,怕的是連錯的機會都沒有?!?br/>就像養(yǎng)棵盆栽,總替它修剪歪枝,它反而忘了怎么往陽光里長。有些“對”,可能比“錯”更讓人慌。
聲明:作品含有虛構(gòu)演繹成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