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中國,現在正在進行一場“化解債務”的游戲,誰能熬到最后,誰就能贏,因為一方的崩盤都是變相再給另一方輸血。看透這一點就能理解很多現象了。
在各國經濟發(fā)展中,無論是為了刺激經濟還是增加社會福利,國家和政府都會產生債務,債務規(guī)模如果可控、經濟發(fā)展還比較快,就能消化掉債務;反之,如果債務規(guī)模越來越大,經濟發(fā)展跟不上,就容易產生違約或者金融危機等其他后果。
目前,中美都面臨這方面的困難,美國是高達37萬億美元的債務,創(chuàng)歷史新高,利息支出超過1年軍費,最近還因為這個原因被穆迪下調評級了,據說上次下調評級還是108年以前。
中國呢,中央政府債務并不高,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已經是收入難以覆蓋利息支出,出了很多政府亂搞錢的現象,所以去年9·24以來,我們進行了很多措施來應對,包括6萬億的化債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中美同時產生了化債的需求——化債一般是采取三種手段:首先是節(jié)流,因為經濟發(fā)展慢了,財政收入自然少了;二是債務置換,高息貸款變成低息貸款,從而降低利息支出;三是展期,也就是借新還舊。
一、中國:常規(guī)手段,打持久戰(zhàn)
先來看中國的做法:節(jié)流方面,最近國內號召各級黨政機關“過緊日子”,甚至做出了一些看起來非常細枝末節(jié)的規(guī)定“工作會議一律不擺花草、不制作背景板”。雖然這不一定能省多少錢,但這透漏出一種導向,那就是地方政府作為一個主體,跟企業(yè)和家庭一樣,在房地產賣地收入銳減、很多地方稅收變少的情況下,主動在一些不必要多花錢的地方“節(jié)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債務置換和展期,去年底已經出來很多政策了,包括最近降低存款利率,以后錢存銀行活期基本沒利息了,也都是為了引導整個資金利率下行,降低整個社會的利息支出。
二、美國:怪招頻出,休克療法
美國那邊呢,情況更復雜一些。節(jié)流方面,馬斯克的doge效率部門聲稱節(jié)省了1600億美元,但最終百日維新草草收場,深層政府的力量也不是川普能動得了的。
債務置換和展期方面,特朗普也是絞盡腦汁、用盡了手段:比如多次喊話美聯儲降息,但鮑威爾不聽話,后面不排除特朗普故意把市場搞崩盤,讓美聯儲不得不快速降息挽救市場;同時特朗普之前還打算發(fā)“百年白條”,讓持有近萬億美債的日本、中國等各個國家手里的債券變成無需付利息的債券,并且要100年后才能拿到本金。
除了這些常規(guī)手段,川普還準備找冤大頭來接盤:仗著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準備大力發(fā)展幣圈美元穩(wěn)定幣,讓虛擬幣圈子給美債續(xù)命接盤,這在之前的視頻里有分析。包括川普打關稅戰(zhàn),其實也有開源的考慮,用來增加財政收入。
三、化債大比拼,才剛剛開始
講完了中美的化債招數,這場化債大比拼誰能勝出呢?最近美債其實不容樂觀,他們拍賣國債收益率創(chuàng)了新高,這意味著債券賣不出去了,大家對美國沒信心。關鍵是,美國還可能遭到自己小弟日本的背刺——最近日本國債也賣不出去了,如果日本國債收益率持續(xù)飆升,過往借日元、買美債的套利交易可能逆轉,這會壓垮美債。不過,大概率作為小弟的日本,還是會繼續(xù)給美國大哥輸血的。
總之,目前中美的角力是方方面面的,有貿易層面的關稅戰(zhàn),有軍事層面的印巴角力,也有政府層面的化債大比拼,更長遠的則是制造業(yè)實力、綜合國力的比拼,這個過程注定不會短暫,需要持續(xù)保持關注。
關注大林哥,帶你認識財經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