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有至性 作畫無繩檢
——略論馬書林水墨戲曲人物畫
文/裔 萼
熟悉馬書林的人都知道,這是一位俠肝義膽、爽直豪放之人,為人之赤誠,畫壇罕有其匹;任性放達之舉,頗具魏晉風流。這位真性情的藝術家,猶如一匹野馬馳騁在無界的筆墨之中,肆意縱橫,自在逍遙。
馬書林有幾枚閑章:“野馬行”“任意涂抹”“無拘無束”“無章無法”等,這些閑章經常出現在他的水墨大寫意戲曲人物畫中,與他那狂野的筆墨、夸張的造型、濃烈的色彩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因為傾慕歷史上的那些英雄豪杰,所以馬書林的水墨戲曲人物畫多以紅生和武旦為表現對象,尤其愛畫鐵骨錚錚、勇猛剛烈的忠義之士,比如劉關張、楊門女將等,最最鐘愛的是關羽。現實中的他也特別渴望如關羽一樣,提著一口青龍偃月刀,隨時沖向一切不公不平之事,傷痕累累,亦絕不退縮。
其實,縱放不羈的筆墨并不是如他所說的“任意涂抹”那么輕巧得來,他自言“無章無法”,實際上是有意經營后的突破陳法,是從心所欲不逾矩。
“必極工而后能寫意,非不工而后能寫意”,馬書林灑脫奔放的水墨寫意恰恰是建立在早年“極工”的基礎之上的。20世紀80年代,他以謹嚴不茍的工筆畫聞名于畫壇,多次獲得全國大展的獎項,如《向天歌》獲得“第三屆全國青年美展”三等獎,《弄春暉》入選“紀念建黨 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鵝鵝鵝》《銀夢》先后入選“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與“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并獲優(yōu)秀作品獎。80年代中期以后,他卻由工筆而一改為水墨寫意,這一創(chuàng)作上的轉向應不是偶然的。一方面,畫家天性豪爽,精細不茍的工筆畫顯然不能完全表達自我;而另一方面,日益寬松的社會環(huán)境則給予他表達個人情感和表現個性畫風的機會,這為他的大寫意戲曲人物畫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溫床。他說:“在宣紙上任意涂抹,已成為一種‘談道自娛’,原本是宣泄心想的習慣卻成為調解心態(tài)放縱神經的享受?!彼倪@種創(chuàng)作心理在這一時期具有很強的代表性,藝術家們從履薄冰、臨深淵的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下解放出來,自由抒寫顯得那么可貴,而寫意無疑是最好的畫法之一。
曾經在唐宋時期主宰畫壇的中國人物畫 , 到了元代隨著文人畫的興起而漸趨衰落。20世紀以來,人物畫因為時代的需要而得以復興,當然,主要復興的是長于反映社會現實的寫實水墨人物畫,而寫意人物畫則尚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自五代石恪、南宋梁楷開創(chuàng)水墨大寫意人物畫以來,一直未有大的突破,其難點在于傳神的造型、縱逸的筆墨以及主觀情感的抒發(fā)三者完美的結合。明代文徵明曾說 :“蓋畫至人物,輒欲窮似,則筆法不暇計也?!毙紊窦?zhèn)渑c筆情墨趣很難兩全,更何況,以人為題材,人物形象不容許像花鳥等簡化到一種可供畫家托物詠懷的符號,過分地簡化則妨礙對人物形神的刻畫;另外,人物畫總是與人事相關,不是肖像就是故事,尤其是后者總是有著比較明確的既定內容,這也有礙于藝術家的緣情言志。這些都是制約寫意水墨人物畫發(fā)展的重要因素。20世紀以徐蔣體系為代表的寫實水墨人物畫在造型的生動性方面有著重要的突破,但是,人物畫的寫意性則有待于進一步拓展。
20世紀上半葉,關良、林風眠等人將西方現代藝術的表現性和中國水墨的寫意性相結合,為寫意人物畫的發(fā)展開辟了新的道路。不過,在以寫實水墨人物畫為主流的20世紀中國人物畫壇,關、林的藝術探索尚屬小眾。20世紀80年代以后,傳統(tǒng)水墨的寫意精神重新受到關注,水墨畫的意象造型原則也得到新的解讀,西方現代藝術思潮大量涌入,一批對東西方藝術有著深刻認識的藝術家,他們在人物畫的寫意性和現代性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馬書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也許是豪放磊落的個性使然,抑或是受白山黑水的東北大地的滋養(yǎng),馬書林討厭一切矯揉造作的人和精雕細琢的物,不喜傳統(tǒng)水墨畫的陰柔與含蓄,而是追求一種自然流露式的質樸表達。他說:“我非常癡迷于自然流露,自然流露無須刻意追求,因為自然是本真與率真的釋放,自然是筆與墨的有機融合,自然是對東西方文化的綜合理解,是精神情感與審美需求的最自由、最樸素的存在方式,是畫家思想深層揮之不去的夢想與意象?!?/p>
他所說的自然流露,在技法層面體現的是心手相應后的渾然天成,在美學層面體現的是平淡天真的審美品格。這位真誠坦率的藝術家,與人交往相見以天,毫無偽飾。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有膽有識,無羈絆,無繩檢,視創(chuàng)造為藝術的真諦。他不僅深刻認識中西藝術的差異,而且對當代人物畫壇所存在問題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說:“靜思中國人物畫畫壇現狀,有兩種走向應引起中國人物畫家們的重視,一種是以中國畫傳統(tǒng)筆墨規(guī)范標準為限,畫地為牢,墨守成規(guī);一種是過分西化,以西方繪畫造型觀念為衡量標準,以筆墨表現工具之短與西方油畫可多層次多手法表現視知覺感受之長去以短敵長?!边@位對個性化和時代性有著強烈追求的藝術家,既不枯守傳統(tǒng),也不盲目弄潮,而是大膽突破傳統(tǒng)筆墨程式,將中國畫的筆墨韻味和民間藝術的稚拙之趣以及現代設計藝術的形式美感融于一體,創(chuàng)造具有強烈個性色彩和時代精神的水墨戲曲人物畫,拓展水墨寫意的表現力,在當代畫壇獨樹一幟。
戲曲水墨畫以關良為開創(chuàng)者,他的戲曲人物畫以簡約的筆墨,稚拙的造型,將三兩個戲中人物最為精彩的瞬間定于一格,筆不周而意周,追求畫外之意,韻外之致。他所承襲的仍是傳統(tǒng)文人畫逸筆草草、簡率墨戲的創(chuàng)作路徑。與關良著重表現戲中人的角色特征和劇情本身的戲劇性不同的是,馬書林的戲曲人物畫更注重表現自我純粹的視覺體驗,更強調畫面整體性的建構和視覺語言的現代性表達。他重點不在于戲,而是著意于將戲曲舞臺上絢爛瑰麗的形象與色彩,悲喜交集的人生百態(tài),轉譯成亦真亦幻、如醉如夢的水墨語言。
舞臺上高度凝練的光與色、情與景、思與詩,激發(fā)這位至情至性的藝術家創(chuàng)造一種鮮活生動的全新的視覺圖式,營造一個瑰麗而浪漫的水墨世界,表達至真至純的審美理想。他作品中的雄渾剛健、強悍樸拙、野逸生辣之美,不僅僅是他創(chuàng)造的藝術之境,更彰顯其人格精神。
作者糸中國美術館研究部主任、研究館員
【馬書林題】
藝術家簡介
馬書林生于沈陽,畢業(yè)于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美術館原常務副館長、二級教授、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畫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館原展覽資格評審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六、七、八屆理事、第三屆中國畫藝委會委員、第四屆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第十至十三屆全國美展評委、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藝委會委員、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藝委會委員、北京雙年展策劃委員、北京文史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曾策劃、組織策劃、參與多項國內外重要美術作品展覽。中國工筆畫作品《向天歌》曾參加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獲獎、《鵝鵝鵝》、《弄春輝》《銀夢》等多次參加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并獲獎。中國寫意戲曲人物畫曾參加在美國、巴西、德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捷克、澳大利亞、墨西哥、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世界多國舉辦的重要美術作品展。并曾先后在上海美術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國家大劇院、中國囯家博物館等舉辦個人作品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人民大會堂、國家大劇院、上海美術館等專業(yè)機構收藏。 出版畫集《筆墨本無界-馬書林畫集》、《書林畫戲》、《中國畫名家經典-馬書林》、《書林畫語-馬書林中國畫作品集》、《書林畫意-馬書林中國畫作品集》、《書林畫戲-馬書林中國畫作品集》、中國國家博物館名家藝術系列叢書《書林寫意-馬書林中國畫作品》集,《我畫是我—馬書林藝術文集》、攝影集《西藏游蹤》、《中國現當代名家畫家—馬書林》(人民美術出版社大紅袍)等。
作品欣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