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已進入汛期,且隨著天氣炎熱,市民親水娛樂活動增多。6月12日上午,在西城區(qū)什剎海,來自西城區(qū)消防救援支隊的6個消防救援站,共計60余名隊員開展了一場防汛搶險綜合演練。
人員被洪水圍困或不慎落水,該如何營救?此次演練貼近實戰(zhàn),消防員圍繞舟艇搜索與救援、人員入水、探桿及拋繩救援、操作水面機器人救援等多個科目開展演練。
“快來人,救命??!”在舟艇搜索與救援科目中,模擬遍布障礙物的復雜水域有人員被困險情,6艘橡皮艇在什剎海碼頭集結區(qū)組成搜索編隊,駕駛員與救援手密切配合,依次完成“O、S、Z”字形行駛,保持精準間距,快速到達被困人員位置。
緊接著,消防員以被困人員為中心,駕駛橡皮艇在水面上“畫圈”高速行駛,在接近被困人員的一瞬間,救援手利用離心力,一把將被困人員轉移至橡皮艇上,完成救援。
消防救援機器人營救水中被困人員。
“我是消防員,不要慌,我們來救你!”人員入水、探桿及拋繩救援科目模擬在市區(qū)河湖有人員不慎落水的險情,消防員依次展示了平跳式入水、探桿延伸和漂浮繩拋投等技術,成功將被困水中的人員拖拽至安全區(qū)域。
演練中,水面救援機器人大展身手。無需消防員以身犯險,只需在岸邊操作遙控器,水域救援機器人便加足馬力,沖向水中被困人員。“U”形的水域救援機器人兩側各有一個手柄,被困人員緊緊抓住手柄后,就能獲得充足的浮力及拉力,最終被拖回岸邊。
“水面救援機器人最大航程5公里、最大續(xù)航60分鐘,一臺機器人能提供相當于4個救生圈的浮力,超出距離或遇到阻礙時,機器人還能一鍵返航?!爆F(xiàn)場演練的消防員介紹。
消防員不僅要會施救,還要會自救。在“翻舟自救”科目中,3名隊員在水中默契配合,2分鐘內(nèi)完成舟艇扶正并全員登艇,展現(xiàn)了在惡劣水域環(huán)境下的應急處置能力。
演練最后,參演的所有消防救援站協(xié)同開展“防汛排澇”科目。6臺手抬泵同時作業(yè),形成高效排水網(wǎng)絡,檢驗了大流量排澇裝備的實戰(zhàn)效能。
出 品:北京消防全媒體中心
編 輯:趙鶴然、 劉鴻濤
審 核:詹 璐
來 源:北京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