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養(yǎng)家不易,日常開銷重心在孩子身上,自己存在感降低,所謂的愛好也坍塌為多買幾個充電頭、充電寶和充電線??粗@些東西,心中已無甚悲喜,這大概就是他們說的“情緒價值”。
今兒借著618新購置的幾個“心頭好”,跟老哥們聊兩句。
目前消費級充電設備似乎有一種創(chuàng)新傾向:想方設法消滅“累贅感”。主流做法,一種是盡量提高線纜的收納整潔性,比如線壁帶磁性,可以依靠磁力自身吸附成一卷,視覺觀感不再雜亂;這種類似彈簧的伸展+回收能力,也讓我們拉扯線纜、擺放充電設備時清爽許多。
早期我買的酷態(tài)科10號超級電能棒,后來15U、10P、10號mini,基本都附帶一根240W的C to C線。等磁吸編織線出來之后,1米的,1.5米的,黑色的、銀色的,陸續(xù)整了好幾條。問就是拼夕夕給的券給多了,平倉!用了磁吸線之后,原來的配線漸漸的都吃灰了。
另一種設計方向,則是將線纜與充電器或者充電寶做成一體,也就是常見的“自帶線”設計。其實這類產品并不算多新潮,十年前我就買過一個臺電的自帶線,只是快充進化太快,新舊產品不可同日而語。比如,如今的自帶線愛你支持雙向快充,功率也逐漸提高。
有些廠家愿意加強線纜品質,讓線纜本身有足夠的強度柔韌度,可以充當充電寶的提手、掛繩。比如我這兩年買的安克三合一和酷態(tài)科的CP系列。
下圖是酷態(tài)科CP24電能塊,容量20000mAh,自己有一根自帶Type-C線,還有一個C口和一個A口,最高輸出40W,很適合小米蘋果雙持用戶。
將自帶線做成拎手,也有不同的設計方案。比如CP24是做成了插頭卡槽,卡入固定即可當作拎手使用,而且它的出線端是居中設計,給手機充電的同時,單手抓握手機+充電寶可以保證線纜不扭轉,尤其這種大電量的款型,“單手雙抓”的時候,拿著會舒服一些。
而酷態(tài)科CP25,以及下圖的安克三合一是居于一側自帶線設計,二者自帶線纜的掛繩屬性更強烈一些。安克三合一的掛繩穿過一個金屬環(huán),單手握持手機、線纜插入手機C口時,可以用小拇指勾住線纜讓充電寶懸空,也是一個巧妙的設計。
2萬mAh單手拿還是有些沉,安克三合一、酷態(tài)科CP13系列這類5000mAh、10000mAh容量的自帶線充電寶體積更小,便攜負擔也更輕,女生小手也能“單手雙抓”。
酷態(tài)科CP13有10000mAh的1C線+1C口+1A口版本,也有CP13三合一這種5000mAh的版本(自帶市電插腳,既可以做充電寶也可以當充電器,1C線+1C口),它們都是單C 33W。而安克三合一是5000mAh自帶線,C線或C線30W輸出到頂,不兼容小米私有協(xié)議。
大有大的好處,小有小的方便。這類小巧自帶線,臨時出門很管用,應急必備。
還有一種自帶線,是伸縮自帶線的設計——將自帶線纜做成了可以收納回到設備體內的“伸縮線”,由于線可以做得更長,適用場景也更廣;而且不用的時候,這根線可以完全縮回“體內”,取用、收納都更利索。
充電器也可以如法炮制。比如我買的這兩款,都來自倍思“靈動充”系列,充電寶10000mAh,1C口+1C線,輸出最高45W,自充30W,自帶C線可伸長60cm;充電器是2C口+1C線設計,輸出最高67W,自充30W,自帶C線可以伸長82cm。
因為機身要容納內置回卷轉軸,還要綜合考慮整機安全性和散熱能力,伸縮線結構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設備(充電器、充電寶)的體積和凈重。
上面這兩款倍思靈動充,同電量規(guī)格的個頭都比傳統(tǒng)的自帶線設計更大一圈,仍不算盡善盡美。聽說酷態(tài)科最近也在研究伸縮線方向。它家優(yōu)勢之一就是兼容小米私有協(xié)議,可以實現(xiàn)頂格的充電功率,如果能做出自帶伸縮線的充電寶,我應該會整一個試試。
總之,“磁吸線”和“自帶線”都還不夠完美,未來有啥突破性創(chuàng)新,還得邊走邊看。唯有一點是肯定的,當你開始“喜新厭舊”的時候,你錢包里的票子肯定捂不住——無論這玩意是手機,還是一個小小的充電頭。
我是筆點酷玩,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給你一些啟發(fā)和參考,我們下期再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