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蔡瀾的身影消失在人間煙火里,人們才后知后覺地發(fā)現(xiàn):這個愛吃、會吃、懂吃的老頭,留給世人的何止是一本本食記。
他曾經(jīng)在《舌尖上的中國》,教會我們用舌尖探視中國,用味覺丈量人生。
蔡瀾看女人時,總帶著些美食家的促狹。
他說:最奔放的,是日本女人。因為她們壓抑得很厲害,如果有男人發(fā)出邀約,歡喜的不得了。
韓國女人,就很會表現(xiàn),第二天服侍起床,哇,可以這么溫柔的。
在香港的一檔節(jié)目叫做《方太廣場》,有一次做完節(jié)目,一位師奶問方太:你認識蔡瀾嗎?
方太回到:認識呀。
師奶說:他是一個“咸濕佬”呀。(粵語的咸濕就是好色)
方太冷冷地回答道:“如果咸濕的對象是你的話,可能等到來世了”。
蔡瀾先以電影為業(yè),卻在飲食界大放異彩。
他有一個廣為流傳的金句:好的女人,似乎是怎么吃也吃不胖的,這是她們天生的優(yōu)越條件?!?/p>
蔡瀾在他的書中寫道:女人之中,他最欣賞的是“大食姑婆”。原因可能是他上餐館時,一喝酒,便不太吃東西,所以見到身旁的女伴一口一口地把食物吞下,覺得著實好看。
這種欣賞無關(guān)外貌,更像食客遇見珍饈的純粹歡喜。
對愛喝一點酒的女人,蔡瀾更是欣賞得不得了。他和倪匡、黃霑在《今夜不設(shè)防》的節(jié)目中說過:
他絕沒有強迫女人喝酒的敗壞行為,他們自己喝,但不勉強人家喝。電視上,他們會問對方要不要來一杯,要是點頭,他們就把酒瓶放在對方面前,讓她們自己倒來喝。
對話的女嘉賓中,風(fēng)趣的女子還真不少,王祖賢就說她本來是單眼皮,有一天忽然打個噴嚏,變成了雙眼皮。
蔡瀾進一步發(fā)揮自己的人生哲學(xué):不喝酒的女人并不一定比喝醉酒的女人好,因為會喝酒的人生,至少比不會喝酒的人生,要多快活三分之一。
蔡瀾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女人,偏偏是個嗜酒如命的“酒徒”:“早上喝、中午喝、晚上喝,平均一瓶白蘭地地喝兩天。而且,她絕不麻煩別人,給人家請客,也自帶袋裝瓶子,主人有酒的話照喝,沒酒就自動地拿出來。
這是真人真事,因為這個女人就是蔡瀾的母親。
說起蔡瀾的母親,還有一個趣聞。有一次,蔡瀾邀請倪匡共進午餐,蔡母帶了一瓶洋酒。倪匡說:“伯母,我們中午就不喝酒了”。蔡母說:“怕什么,現(xiàn)在巴黎是晚上時間”。
在蔡瀾的少年夢中,無比羨慕唐宋詩人攜青樓名妓數(shù)名游山玩水的生活。
他小時候曾向上蒼許愿,愿在人間一日,能有同樣艷遇,死也瞑目。
可能是上天眷戀,蔡瀾后來留學(xué)日本,參加工作后,經(jīng)常去韓國。
因此,見識過日、韓女子的別樣風(fēng)情。
在日本時,蔡瀾離鄉(xiāng)背井,把自己當成浪跡江湖的浪子。彼時,日本女權(quán)主義盛行,“正如古龍所說,都有點俠氣,不工作時對普通男人眼神有點輕蔑,但對我們則像小弟弟,摟摟抱抱”。
蔡瀾交往過幾位日本女友,各有各的風(fēng)情。
韓國,蔡瀾還結(jié)識了一位伎生,交往了一段日時光。
這位伎生偶爾會帶他到韓江去,岸邊停泊幾條小艇,租下后,船夫便撐到江中,點了蠟燭,用一個紙杯穿個洞當燈罩套上。
江船、燭火、小艇,成就了他魂牽夢繞的東方意境。
香港的娛樂報刊狗仔隊最喜歡揭秘明星的家長里短,唯獨放過蔡瀾。
如果娛樂版的老總看到狗仔隊拍到蔡瀾跟女友在一起的照片,一定會把那個屬下罵的狗血噴頭。
蔡瀾跟新女友在一起,再正常不過,這也值得拍?照片直接撕掉扔垃圾桶完事。
后來有記者當面問:蔡先生,你真的不怕被偷拍嗎?
蔡瀾回答道:我也怕被偷拍啊,如果剛剛走出麥當勞門口被拍到,美食家的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有吃友問他:如果在美女和美食之間,讓你二選一呢?
蔡瀾回答:我會選美食。因為美食回在一旁靜靜地等你,不會說,吃我,吃我,快吃我!
蔡瀾于美食之道,頗有心得。
他的成就從不在頭銜上,也不在人們的贊譽中。當別的美食家忙著評星定級,他的略顯刻薄的美食評論顯得尤為可愛。
曾經(jīng)讀過一篇蔡瀾的《面癡》,摘錄如下:
第一次出國,到了吉隆坡,聯(lián)邦酒店對面的空地是的士站,專做長程車到金馬侖高原,三四個不認識的人可共乘一輛,到了深夜,我看一攤小販,店名叫“流口水”,服務(wù)的士司機,肚子餓了,吃那么一碟,美味之極,從此中面毒更深。
事實上,蔡瀾在吉隆坡吃的這種面,叫做“福建炒面”。是華人到吉隆坡之后,結(jié)合本地食材發(fā)明的“新面食”。
不出意外,蔡瀾在吉隆坡也有女友,經(jīng)常帶她一起去吃。他后來去福建旅行,居然也找不到吃過同樣味道的東西。
吉隆坡的烏冬面,南洋的干撈云吞面,上剪刀才能鉸斷的韓國冷面,日本的拉面,在蔡瀾的筆下,字里行間都透著面條的香氣,就像是老頑童在美食王國中搜尋美味彩蛋。
光是吃面一項,就被他寫得身臨其間。
人生如面,入鍋時沸反盈天,出鍋后各有滋味。
關(guān)鍵在于:吃的酣暢,嚼的響亮。
蔡瀾的飲食哲學(xué),多半來自于母親的言傳身教。那位自帶酒水赴宴的老太太,教會了他“喝酒不麻煩別人”的體面。
那句“喝酒遇到巴黎時間”的幽默,暗含著“及時行樂”的人生態(tài)度。
蔡瀾在鏡頭前,永遠是笑瞇瞇地。與其說他的文章是美食記,還不如說這是一個老饕對于“真味”的赤子之癡。
當一個人能把面條吃出國界、吃出年輪,吃出境界,這就是在演示“認真吃喝亦是修行”的奧妙法門。
如今他走了,卻留下滿紙油香與酒氣:是吉隆坡面攤的煙火氣,是韓江小艇的燭火光,是母親酒杯里的琥珀色,更是一個老饕用舌尖告訴世人的真理。
人間至味,從不在山珍海味,
而在活得酣暢,愛得淋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