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圖書怎么能在網(wǎng)上賣呢!”
近來,市民張先生在某平臺購買了一本名為《××找不同》的童書,書的封面上寫著“適合3至6歲兒童閱讀”。但“翻著翻著,書中人物出現(xiàn)了許多兒童不宜行為,比如豎中指、抽煙等,孩子看到了問我是什么意思,我根本無法解釋”。
隨后,張先生向平臺舉報了該圖書。
二百多本兒童讀物
二十本涉嫌存在價值觀問題
從畫風詭異到暴力恐怖、從語言粗俗到不良舉止,存在不良內容的兒童圖書并非個例——記者近日翻閱和購買了二百多本兒童讀物,發(fā)現(xiàn)其中涉嫌存在價值觀問題的有近二十本,比如:
《哈利×××》名為幫助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內容卻存在大量對孩子的不良引導:“哈利”隨地大小便、殘害小動物、用鐵絲捅插排以及偷錢等,涉及不少細節(jié)描寫,教育孩子不該做這些事卻一筆帶過。
“前面七八頁都在具體說怎么干壞事,只在最后一頁說不可以這樣干。對不具備完全理解能力的孩子來說,很容易模仿書中出現(xiàn)的各種危險行為,從而給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辈稍L中一位北京家長表示。
《地圖×××》中,媽媽被描繪成了仆人,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務。書中將爸爸和兒子寫成一伙兒,和媽媽是“敵人關系”,經(jīng)常隨意破壞媽媽的私人物品,甚至直言“自己把床鋪好、把被子疊整齊對他們就是一種懲罰”。
《我是×××》中其他魚集體霸凌彩虹魚,索取其身上鱗片,卻被認為是正確的,很容易讓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甚至認為霸凌他人沒有問題。
引進的部分國外讀物同樣存在這類問題。
日本作家創(chuàng)作的《我不再×××》一度因為書名吸引家長購買。該繪本講述了一個即將上小學的女孩改不掉吃手指的壞習慣,她的拇指上長出了一個會說話的繭子,來誘惑女孩繼續(xù)吃手,書中有一頁畫面是拇指上那張布滿血絲的繭子人臉在詭異地笑。
社交平臺上,不少家長都認為該繪本的內容比較恐怖,畫風詭異,還有家長表示自己的寶寶看完后“嚇到半夜驚醒”。
湖南長沙的一位家長發(fā)現(xiàn)一本從國外引進的兒童繪本存在不良畫面,比如繪本中女性角色在趕車摔倒的畫面里竟露出內褲?!斑@一畫面對于兒童繪本來說毫無必要,不僅無法傳遞任何有益信息,反而極有可能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p>
兒童讀物
為何會淪為兒童“毒物”?
第二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24年我國0至17周歲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11.65本,每天閱讀紙質圖書36.30分鐘。
“兒童圖書市場廣闊,在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誘惑下,一些出版社放棄了對內容的嚴格審核,有些內容大家都能輕易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問題。”有家長直言,正因為部分作者和出版社一味追求經(jīng)濟效益,忽視了兒童的健康成長對于家庭和社會的重要意義,這才導致市場上“兒童毒物”的存在。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宏艷說,在圖書上市前,目前針對兒童讀物的審核缺乏多學科專家的參與和科學的評估機制,比如某段內容看起來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就可能存在問題;在售賣環(huán)節(jié),電商平臺和實體店對圖書的分級展示和年齡提示不夠明確;在治理方面,對違規(guī)出版社和相關責任人的處罰力度不夠,缺乏有效的社會監(jiān)督渠道。
在北京恒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高廣童看來,兒童讀物夾雜不良內容已構成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條的實質違反,涉嫌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權和文化娛樂權。根據(jù)《出版管理條例》有關規(guī)定,涉事機構將面臨沒收違法所得(最高可達違法經(jīng)營額5倍)、吊銷許可證等行政處罰,嚴重的則可能涉嫌構成非法經(jīng)營罪或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對于已上市并被查實含有不良因素的兒童讀物,應立即采取強制下架與召回,公開警示,對涉事出版單位、責任編輯、相關負責人等追責處理?!备邚V童說。
守護孩子純凈的閱讀空間
兒童讀物本應是傳遞知識、塑造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如今卻出現(xiàn)良莠不齊的亂象,其背后是利益驅動與監(jiān)管缺位的多重困局。
為此,社會要構建多位一體防護網(wǎng)——立法與標準先行,強化分級閱讀標準,明確禁止暴力、低俗、歧視等內容;嚴格落實審核機制,對內容進行多維評估,并邀請家長與兒童群體試讀反饋;深化跨部門聯(lián)動與信息互通,推動新聞出版、市場監(jiān)管、教育、網(wǎng)信等部門構建常態(tài)化聯(lián)合執(zhí)法機制;壓實行業(yè)自律責任,強化出版行業(yè)協(xié)會引領作用,推動形成誠信守法、健康有序的行業(yè)生態(tài)。
凈化閱讀空間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作者、出版社、平臺、監(jiān)管者與家長協(xié)同發(fā)力,守護孩子純凈的閱讀空間,不能再讓有毒、有害的童書被端上廣大兒童的“成長餐桌”。
只有將“守護兒童精神凈土”的心愿置于商業(yè)邏輯之上,才能為下一代筑起牢固的精神防火墻。
針對家長,受訪專家提醒,選擇兒童圖書時,要注意避免包含以下內容的書籍:
——暴力或恐怖元素:過于血腥、暴力的場景,如描繪戰(zhàn)爭、打斗、傷害等,以及恐怖主題如鬼怪、幽靈、黑暗魔法等,可能引發(fā)孩子的恐懼或模仿行為;
——不適合兒童的話題:死亡、疾病等沉重主題如果處理不當,可能讓孩子感到困惑或害怕;家庭破裂、虐待等內容也不適合低齡孩子閱讀;
——性別或種族刻板印象:強化性別角色,如“男孩必須勇敢”“女孩必須溫柔”等,以及帶有種族或文化偏見的內容;
——不良行為示范:角色撒謊、偷竊、欺負他人等行為,如果缺乏正確引導,孩子很容易模仿;
——過于復雜或抽象的內容:哲學或宗教議題、政治或社會議題等超出孩子理解能力的內容,可能造成困惑。
來源:央視網(wǎng)評(只用于分享,不作任何商業(yè)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