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耗、焦慮、關(guān)系難搞?讀完這本“禁書”,我終于與自己和解
文 | 閱微
深夜,合上電腦,身心俱疲。望著天花板,熟悉的空虛感又涌了上來:“我這么拼,到底是為了什么?”
人到中年,仿佛被生活架在火上烤,工作、家庭、孩子,哪一個都不能掉鏈子。在公司要披上鎧甲,在家里要扮演溫柔賢淑,還要擠出時間投資自己,生怕一不留神就被時代拋棄。
內(nèi)耗、焦慮、迷?!@些情緒像影子一樣,甩都甩不掉。我也讀了不少書,聽了不少課,總覺得缺了點什么。直到前段時間,我偶然翻開了一本有點“另類”的書——《與神對話》。
說它另類,是因為它并非傳統(tǒng)的勵志或心理學(xué)書籍,而是以一種對話的形式呈現(xiàn)。起初有些好奇,甚至帶著一絲審慎,畢竟它的名字就自帶“爭議體質(zhì)”。但讀進去后才發(fā)現(xiàn),這本書所帶來的,遠不止是思維的啟迪,更是一種直抵內(nèi)心的震撼與溫柔的治愈。它沒有標準答案,卻提供了看待一切問題的全新視角,仿佛在你最脆弱的時候,有個聲音告訴你:“別怕,你一直都在正軌上?!?/p>
讀這本書的過程,對閱微而言,是一次滌蕩內(nèi)心的旅程。很多根深蒂固的觀念被輕輕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平靜與力量。
你拼命追尋的“證明”,也許根本不需要
我們這一代女性,尤其是在職場和家庭中掙扎的姐妹們,活得真的挺累的。我們總想證明自己:證明自己在公司不可或缺,證明自己是合格甚至優(yōu)秀的媽媽和妻子,證明自己瘦下來了,證明自己活得精彩不輸任何人……仿佛只有不斷地“做”和“擁有”,我們才配得上某種認可和價值。
但《與神對話》中反復(fù)傳遞的一個核心信息,卻溫柔又堅定地告訴你:
“你們來這里并非要證明什么。你們來這里要體驗什么?!?br/>
【金句閃光】是的,生命的本質(zhì)不是證明,而是體驗。
閱微我讀到這里時,整個人都僵住了。這句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內(nèi)心深處那個疲憊的“證明者”。那些沒日沒夜的加班、那些為了迎合別人而做出的努力、那些在深夜里自我懷疑的眼淚,很多時候,都是源于一個信念:我“還不夠好”,所以我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去證明自己。
書中對“神”的定義,更是徹底顛覆了我過去的認知。它并非一個高高在上、評判對錯的外部存在,而是寓于萬物之中,寓于你我之內(nèi)的一種能量、一種意識。而你,作為這個整體的一部分,本身就已足夠完整、足夠完美。
“你是,而且總是,一個完美的靈性存在?!?br/>
這聽起來或許有點玄,但把它放在日常生活中去理解,意義非凡。這意味著,你無需通過外在成就、頭銜、財富、或者孩子優(yōu)秀的表現(xiàn)來證明你的價值。你的價值,在于你本身的存在。當你真正相信并內(nèi)化這一點時,很多曾經(jīng)讓你焦慮不安的驅(qū)動力會自然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基于內(nèi)在喜悅和熱愛的創(chuàng)造力。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曾經(jīng)在工作中因為害怕犯錯而畏首畏尾,或者在育兒中因為達不到“完美媽媽”標準而自責(zé)不已的經(jīng)歷。如今對照書中所言,我才漸漸明白,那些都是源于“不夠好”的恐懼。當你停止證明,轉(zhuǎn)而允許自己去“體驗”,去感受,去創(chuàng)造,內(nèi)耗自然就少了許多。
所有的負面情緒和“難搞”關(guān)系,根源也許只有一個:恐懼
工作中的內(nèi)卷和人際關(guān)系,家庭里的婆媳與親子矛盾,甚至與伴侶的漸行漸遠……這些是不是讓你覺得精疲力盡?我們總在尋找處理沖突的技巧,學(xué)習(xí)溝通模式,希望把一切“搞定”。
《與神對話》提供了一個更為底層的視角:宇宙間只有兩種基本能量——愛與恐懼。
“恐懼是那種收縮、關(guān)閉、攫取、退縮、隱藏、囤積、傷害的能量。愛是那種擴張、開放、釋放、留下、揭示、分享、療治的能量?!?br/>
所有的負面情緒,如憤怒、嫉妒、評判、控制、匱乏感,都源于恐懼。而所有的正向體驗,如喜悅、和平、接納、分享、豐盛,都源于愛。
比如,你在職場上對某個同事充滿敵意和競爭?可能是恐懼你不夠好,會被淘汰。你對孩子過度焦慮,控制他的吃穿住行學(xué)習(xí)?可能是恐懼他不夠優(yōu)秀,你沒有盡到責(zé)任。你害怕在親密關(guān)系中表達真實需求?可能是恐懼失去對方,不被愛。
閱微我看到這一段時,簡直是醍醐灌頂。過去我總以為情緒是很復(fù)雜的東西,需要各種方法去疏導(dǎo)。但如果一切都可以追溯到“恐懼”這個根源,那么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就在于選擇“愛”——選擇信任,選擇接納,選擇看到對方(和自己)內(nèi)在的光。
這并非讓你變得軟弱或沒有原則,而是一種更強大的力量。當你以愛為出發(fā)點,你會看到問題本身,而不是被恐懼裹挾著去攻擊或逃避。在和孩子溝通時,不再是基于“他不夠好”的恐懼去指責(zé),而是基于“我愛他,我想幫他成長”的愛去連接。在面對職場挑戰(zhàn)時,不再是基于“我怕失敗”的恐懼去內(nèi)耗,而是基于“我熱愛我的工作,我相信自己”的愛去投入。
理解恐懼與愛的二元性,就像拿到了一把解析人生各種困境的鑰匙。它幫助你穿透表象,看到問題的本質(zhì),從而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你不是被推著走,你一直在創(chuàng)造你的實相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是被動的,被生活、被工作、被家庭推著走。仿佛所有的不順都是外在造成的,自己只是一個無力的受害者。
這本書對此提出了一個非常強烈的觀點:
“你在任何特定時刻所體驗到的,是你最高的想法所創(chuàng)造的?!?br/>
【值得收藏】你的想法、你的信念、你的感受,正在一刻不停地創(chuàng)造著你的當下和未來。
這并非指責(zé)你吸引了不幸,而是賦予你力量。它告訴你,你不是命運的玩偶,而是你實相的創(chuàng)造者。如果你總相信自己能力不行,機會總抓不住,那么你就會不斷創(chuàng)造出能力不行、錯過機會的現(xiàn)實。如果你相信生活艱難,處處是坑,那么你就會對生活中的美好視而不見,只看到并吸引那些讓你驗證自己信念的“坑”。
當你明白你是創(chuàng)造者時,你就可以有意識地去選擇你的想法和信念。與其抱怨工作中的困難,不如思考“我能從中學(xué)到什么,我如何做得更好”;與其焦慮孩子的未來,不如專注于當下如何高質(zhì)量地陪伴和引導(dǎo);與其抱怨伴侶的不理解,不如先問問自己,我是否清晰、有愛地表達了我的需求?
這不是讓你假裝積極,而是讓你認識到自己內(nèi)在的巨大能量。每一次選擇,每一次思考,每一次感受,都是一次創(chuàng)造。當我們帶著愛和積極的意愿去創(chuàng)造時,生活也會隨之回應(yīng)。
當然,這本書的內(nèi)容遠不止于此,它還探討了金錢、性、死亡、政治、業(yè)力等諸多話題,每一個都可能讓你重新審視自己固有的觀念。它不是一本容易“讀懂”的書,因為它挑戰(zhàn)的是我們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形成的集體意識。讀它可能需要反復(fù)咀嚼,需要一顆開放和勇敢的心。
寫在最后:一本給你內(nèi)心力量的書
依閱微之見,《與神對話》最大的價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份“內(nèi)心的赦免狀”和一張“創(chuàng)造者宣言”。它溫柔地告訴你,你不是來受審判的,而是來創(chuàng)造和體驗的。那些曾經(jīng)讓你焦慮、內(nèi)耗的評判,很多都源于我們自己對“不夠好”的恐懼,以及對外部世界的誤讀。
當你開始理解,“神性”并非遙不可及,而就在你每一次的選擇、每一次的愛、每一次的創(chuàng)造中,你才能真正與自己和解,帶著力量去面對生活中的風(fēng)浪。它不是讓你逃避現(xiàn)實,而是讓你帶著一份全然不同的理解和接受,去積極地參與其中。它不會給你具體的操作指南,但它會改變你看待一切的底層邏輯。
那么,親愛的姐妹們,讀完這篇文章,書中哪個觀點最讓你有醍醐灌頂?shù)母杏X?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過被某種觀念束縛,后來又通過某種方式獲得解脫的經(jīng)歷?又或者,你最想和“神”(或者說,你內(nèi)心的聲音)探討的問題是什么?
歡迎在評論區(qū)和閱微我聊聊你的故事和想法。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和這本書對你有啟發(fā),不妨也分享給你身邊可能需要它的朋友/姐妹吧,讓我們一起在閱讀中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