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玩圈混久了,什么樣的人都見過。有些人表面上跟你稱兄道弟,實際上壓根沒把你放在眼里。今天就跟大伙兒聊聊幾種典型的勢利眼,遇到這種人趁早躲遠(yuǎn)點,免得給自己添堵。
第一種是那種不懂裝懂的杠精。你好不容易淘到個寶貝,翻了多少資料,請教了多少行家,正跟人討論胎釉特征呢,他湊過來就來一句:"這不就是我家腌咸菜的壇子嗎?"
這種人最可氣,自己連蘇麻離青和平等青都分不清,就敢對你指手畫腳。網(wǎng)上更常見,你發(fā)個藏品照片,他連放大鏡都沒拿就敢說是贗品。
其實這種人就是心虛,越是不懂越要裝懂,靠貶低別人找存在感。
第二種是砍價砍到腳脖子的主兒。你拿著正經(jīng)八百的老物件,他開口就是"拼多多上同款九塊九包郵"。
上次有個朋友拿著宋代建盞去交流會,愣是被個二道販子說成是福建土窯的仿品,開價還沒個保溫杯貴。這種人精著呢,明明知道東西好,偏要往死里壓價。
真要遇上不識貨的,他們轉(zhuǎn)手就能賺個十倍八倍?,F(xiàn)在資訊這么發(fā)達(dá),誰也不是傻子,這么砍價擺明了是把人當(dāng)冤大頭。
第三種是打感情牌占便宜的。張口閉口"二十年的老交情",借你藏品去撐場面,還的時候不是磕了就是裂了。
更過分的是有人借走東西直接拿去抵押貸款,等你要的時候兩手一攤說賠不起。真正懂行的朋友都明白,藏品對藏家意味著什么,絕不會提這種傷感情的要求。
那些嘴上說著"暫時擺兩天",轉(zhuǎn)頭就發(fā)朋友圈炫耀的人,趁早拉黑為妙。
第四種是老頑固類型的。你說想學(xué)學(xué)碳十四檢測,他立馬撇嘴:"老祖宗傳下來的眼學(xué)不夠你用?"你要參加個正規(guī)拍賣會,他又說"都是騙傻子的"。最煩這種自己不肯進步,還攔著別人往前走的人。
現(xiàn)在都什么年代了,還守著三十年前的《收藏指南》當(dāng)圣旨。古玩這行當(dāng),光會看不會說不行,光會說不會用新技術(shù)更不行。
第五種是所謂的"權(quán)威人士"。你拿著檢測報告跟他討論年代特征,他頭都不抬就說"不符合某博物館的著錄標(biāo)準(zhǔn)"。
這種人多半是守著過時的知識當(dāng)令箭,生怕別人動搖他的地位。見過最離譜的是個所謂專家,非說人家科學(xué)檢測過的青銅器是假的,理由居然是"跟我老師教的不一樣"。要我說啊,這種人跟那些堅持地平說的沒啥區(qū)別。
玩收藏說到底是個雅好,但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遇到上面這幾種人,千萬別較真,更別想著證明自己。
你越認(rèn)真他越來勁,最后氣壞的還是自己。好東西自有懂的人欣賞,沒必要跟井底之蛙較勁。
記住啊,在古玩行當(dāng)里,時間會證明一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與其跟這些勢利眼浪費口水,不如多去博物館看看真東西,或者找?guī)讉€靠譜的藏友喝茶聊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