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陶模 網(wǎng)絡(luò)資料二郎花錢 陸昕藏品網(wǎng)絡(luò)資料
5、所率皆陰兵
二郎神所率為陰兵
關(guān)于二郎神手下是陰兵,也是很早就有描述,而不必等到元雜劇中比比皆是的素材之時?!段墨I通考》記述了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的故事云:
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詔修神保觀。俗所謂"二郎神"者,京師人素畏之,自春及夏,傾城男女負(fù)土以獻,揭榜通衢,云某人獻土;又有飾形作鬼使,巡門催納土者?;蛑^蔡京曰:"獻土納土,非佳語也。"後數(shù)日,有旨禁絕?!?/p>
既然作為二郎神的手下是鬼使,則二郎神所帥即為小鬼,陰兵。
二郎花錢 王寧藏品
北宋宣和五年(1123)山西定襄《忻州定襄縣新修昭惠靈顯王廟記》中也特別提到
“昭惠靈顯王神通廣大,神鑒英明,立異功于唐室,進封號于圣宋。......于是帝錫爵命,封昭惠靈顯王,兼崇寧真君,各(齊)天靈惠侯、感應(yīng)公(應(yīng)為應(yīng)感公)、兼節(jié)度□□□□□門等,都留守山東河□□十?dāng)?shù)路內(nèi),領(lǐng)□國之神兵,出持趂番之使節(jié),提舉天下神煞之廟□□□□下□□之眾,陰助王師,□□□疆。救鷹無地分之限,招封有定達之煎,而所以威靈必驗,足以悟物助人者,信乎其來也間矣......
既然二郎神能提舉天下神煞之廟,而且是“陰助王師”,則二郎神所帥即為小鬼,陰兵無疑。
星星藏品
此前我們也充分闡述了二郎神與七圣刀的關(guān)系。參見:
中古七圣刀表演驚現(xiàn)二郎神花錢:老趙閑聊二郎花錢藝術(shù)圖像十四
七圣刀花錢上被綁著的人是誰?老趙閑聊七圣刀花錢系列3
而南宋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在描述二郎神七圣刀表演時描述說:“又爆仗響,有煙火就涌出,人面不相睹,煙中有七人,皆披發(fā)文身,著青紗短后之衣,錦繡圍肚看帶,內(nèi)一人金花小帽、執(zhí)白旗,余皆頭巾,執(zhí)真刀,互相格斗擊刺,作破面剖心之勢,謂之‘七圣刀’?!?/p>
南宋洪邁在《夷堅丁志卷三》“韶州東驛”條中記錄了一群模擬七圣的鬼怪:”良久聞堂上兵刃戛擊.其呼噪應(yīng)和之聲.全與世間惡少年所習(xí)技等.行中窺于門.見七男子被發(fā)袒裼.各持兩刀.跳擲作戲。“
南宋洪邁在《夷堅志》中記南宋民間的七圣祆隊,在“閣山排軍”中描述身為“七圣祆隊”上首的饒州朱三?!?strong>臂股胸背皆刺文繡, 每歲郡人迎諸神 , 必攘袂于七圣祆隊中為上首 ”。
可見,在宋代,七圣刀的角色,具備紋身、頭巾、圍肚、披發(fā)等裝扮特征。這就是鬼兵陰兵的裝扮。在二郎神七圣刀花錢中,這一點顯得十分鮮明:
七圣刀第一品:
田豐藏品 老趙舊藏
胡堅藏品
網(wǎng)絡(luò)資料
七圣刀第二品:
陸昕藏品
七圣刀宋代陶模:
除了披發(fā),七圣刀花錢畫面中也普遍存在鬼兵的其他特征比如骷髏狀:在七圣花錢、七圣陶模中,大多可以看見兩個黑洞洞的眼睛,非常醒目,其實這與二郎神麾下鬼兵鬼將的身份有關(guān)。
陸昕藏品
逐漸的,二郎神的城隍身份也更加明確,元代雜劇《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中,二郎神出場自述:“喜來折草量天地,怒后擔(dān)山趕太陽。我是那五十四州都土地,三千里外總城隍?!?/p>
趙二郎在道教為正一元皇派祖師“軒轅啟教元皇派上趙侯圣主”,在道教中尊號全稱:“萬天川主左丞相、崇應(yīng)惠民大帝、清源妙道真君、川蜀大帝、威靈顯化天尊“。為”北帝御前左丞相,統(tǒng)領(lǐng)三元九州陰陽司兵馬,節(jié)制城隍土地,乃赤縣神州都城隍,九千世界總土地,都轄龍神地脈?!?/p>
《二郎神寶誥》也有云:
志心皈命禮 赫赫威靈,顯化無邊,昭惠二郎,道場降臨,山川鐘秀,天地匯英;無黨無偏,公忠正直,有求必應(yīng),如影隨形,代天理物,賞罰分明,驅(qū)鷹縱犬,統(tǒng)轄大兵。擊破天魔,摧伏邪精。鬼怪兇惡,俯首遁形。乾宇氣清,圣道高明,奸宄不生,佑國康民。督眾生體大道,掌陰府判陽間,天下總城隍都土地清源妙道崇密真君。
而所謂城隍者,乃"鬼之靈異者",所以很多地方的城隍,都是由保護城池獻身或者忠烈死義之士擔(dān)任,比如張巡、文天祥等等。作為為了治水而夭折橫死的二郎神,本身就具備了護民、忠烈、橫死的鬼之靈異的特征。所以水滸中阮小二的綽號就是“短命二郎”,借用的就是二郎神短命橫死的典故。既然本身就是鬼,手下率領(lǐng)著鬼卒也是很自然的。
總之,城隍是管理天下死亡之人的陰籍管理中心,所以天下總城隍的手下,自然都是陰兵
二郎神手下陰兵的恐怖模樣,在宋明《搜山圖》中比比皆是。
《道子墨寶》圖冊
宋代佚名《灌口搜山圖》局部
宋末元初《搜山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
明代陸治《二郎神搜山圖》卷
明代鄭重繪《搜山圖》手卷
所以,怪不得元末《樸通事》的朝鮮半島注解書《樸事通諺解》中要去將二郎神的巡游跟隨描述為小鬼了。
《樸通事諺解》是對產(chǎn)生于元末的朝鮮漢語教材《樸通事》的朝語注解,成于朝鮮中宗十年(1520),即中國的明武宗正德十五年。據(jù)《樸事通諺解》,元代時,朝鮮的慶春活功,還有扮演二郎神出游的節(jié)目,概是舞獅一類。
邊暹《樸通事諺解》:
第二,一個十分可喜的□□(“行”字中間加一“亢”,二字同),妝二郎爺爺。(二郎,神名。爺爺,尊敬之稱。今遼東城內(nèi)有二郎神廟。按《西游記》:“西域花果山洞有猴精,號齊天大圣,神變無測,鬧亂天宮。玉帝命李天王領(lǐng)神兵往捕,相戰(zhàn)失利。灌州灌江口立廟有神,曰小圣二郎,又號二郎賢圣。天王請二郎捕獲大圣,即此廟額曰:‘昭惠靈顯真君之廟’?!比晃粗紊?,打春之日,取此塑像,蓋亦未詳。又見孫行者注下?!缎瓦z事》云:宣和七年十二月,有神降,坤寧殿修保觀,觀者乃二郎神也。都人素畏之。)身穿黃袍,腰系白玉帶,頭戴幞頭,腳穿朝云靴,手拿結(jié)線鞭,騎坐白馬珠鞍,一個小鬼拿著大紅羅傘,馬前馬后跟著的大小鬼卒,不知其數(shù)……這般擺隊行,……這般鬧起來,打的打、躧的躧。這般戰(zhàn)場里,乾無來由做甚么去,常言道:‘好兒不看春,好女不看燈’” 。
在朝鮮半島對漢文的注解中,朝鮮半島慶春活動中的二郎神,頭戴幞頭,腳穿朝云靴,手拿結(jié)線鞭,騎坐白馬珠鞍,一個小鬼拿著大紅羅傘,馬前馬后跟著的大小鬼卒,不知其數(shù)……這般擺隊行,……這般鬧起來,打的打、躧的躧,這樣的巡游裝扮,在二郎神藝術(shù)圖像中也有類似參照。請看下圖所示:
此錢似未見實物圖片,在相關(guān)花錢圖譜書籍中以拓片方式亮相,本錢一面以本命星官狀態(tài)呈現(xiàn),另一面穿下為對弈,穿上出巡圖,主尊騎馬而行,前后侍從持物而從。
二郎神所率為鬼兵已經(jīng)明確無疑,那么毗沙門天王所率是否陰兵呢?
毗沙門天王所率為陰兵
佛教中有夜叉八大將的說法,他們都是毗沙門天王的部下。《別尊雜記》云:“毗沙門天王領(lǐng)夜叉、羅利二部鬼神,二鬼座即表此領(lǐng)云云?!?/p>
到了隋朝,《隋揚州白塔寺道契神打殺事》載:
中有一神,怒目言曰。我毗沙門,故來取汝。汝能賊害善人使如此邪。命鬼卒撲之倒提出。契驚號徹叫聲聞閭巷外。諸僧犇競往觀見。契去地數(shù)尺。
可見,隋朝時期,毗沙門的手下就已經(jīng)是鬼卒了。
而且在《續(xù)高僧傳》卷二《隋西京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那連提黎耶舍傳》中曾經(jīng)敘述樂毗沙門天王在鬼路之首中給人指路:”見有人鬼二路。人道荒險鬼道利通。行客心迷多尋鬼道。漸入其境。便遭殺害。昔有圣王。于其路首。作毗沙門天王石像。手指人路“。
毗沙門天有一幅著名的畫作,那就是五代晉開運四年曹元忠雕造毗沙門天印畫,左榜題“大圣毗沙門天王”,題記:“北方大圣毗沙門天王主領(lǐng)天下一切雜類鬼神。若能發(fā)意求愿,悉得稱心;虔敬之徒,盡獲福佑。弟子歸義軍節(jié)度使特進檢校太傅譙郡曹元忠請匠人雕此印板,唯愿國安人泰,社稷恒昌;道路和平,普天安樂?!薄坝跁r大晉開運四年丁未歲七月十五日記?!币娤聢D所示:
可見,五代時候,毗沙門天王就是領(lǐng)天下一切雜類鬼神的神王,手下除了神兵,自然也就有鬼兵。
五代晉開運四年 曹元忠雕造毗沙門天印畫
到了宋代,《大宋宣和遺事》貞集 云:
或日,庭中設(shè)祭儀若祀神者,云祭天王,蓋彼中所重者。是夜列燈燭至中夜止。帝于牖中望神祝曰:“只愿速死!南則愿中興,北則愿早遷內(nèi)地?!笔侨?,夢神自空降,揖帝于庭,謂帝曰:“我實北方神天王者也,上帝命我統(tǒng)攝陰兵,衛(wèi)南北生靈。自此更有十年天下太平矣。南朝中興,與昔相類?!毖杂櫍於?。帝悟,語上皇曰:“吾之夢亦如是,何祥矣!”
可見,宋金時期,毗沙門天王正是統(tǒng)攝陰兵,護衛(wèi)南北生靈。這里特地指出南北,是因為對于被囚禁在五國城的徽宗,他祈禱的毗沙門,恰恰又是金國所尊崇者。即所謂”蓋彼中所重者”。按理說,金國尊奉的天王,理應(yīng)保護的是金國,安的是金國百姓,但是現(xiàn)在祈禱的主角是故宋皇帝,所以,也只有南北都護佑,才能在邏輯上去保佑大宋和子民了。
毗沙門天王所率陰兵的另一個佐證,就是他的三太子哪吒率領(lǐng)的正是陰兵。
遼代朝陽北塔地宮出土了一件遼代舍利石函,石函側(cè)面刻那吒指揮夜叉鬼追殺和修吉龍王故事。題記為“大圣郍吒太子”。大家可以看看哪吒所率兵丁的模樣就明白了。
無極齋拍攝
哪吒即時在佛教中,本身也是驅(qū)魔的大神。《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記載:“四天太子,即那吒之類,能驅(qū)鬼神?!薄妒桌銍?yán)義疏注經(jīng)》記載:“天王太子即那吒之類,輔政統(tǒng)攝,跨握鬼物,護世益人?!?《殘?zhí)莆宕费萘x》記載:“真如八臂哪咤離天闕,開山小鬼下坡來“。可見哪吒就是跨握鬼物的神將,他一下天庭,后面跟隨的都是小鬼。
云南大理三塔出土的11世紀(jì)《大黑天神道場儀軌》說的更加明確:
"太子哪吒,領(lǐng)陰兵百萬"。
明代《西游記雜劇》中敘述說:“那吒領(lǐng)卒子上云…某乃毗沙天王第三子那叱是也。見做八百億萬統(tǒng)鬼兵都元帥。奉玉帝敕父王命,追捕盜仙衣仙酒妖魔?!抑阋娢夷侨^六臂的本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