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居民死亡原因中,心腦血管病與癌癥位于前列,是防治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人過中年更是進入了防治關(guān)鍵期,實踐證實:每周堅持2.5-5小時的運動,是守護健康的黃金門檻,低于這個量效果打折,超過5小時收益并不會顯著增加,所以堅持做每周所要求的運動才是王道!
至于做什么運動,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運動在對抗不同疾病時,效果差異顯著,比如:
一項涉及27萬人跟蹤12年的研究顯示:在降低癌癥死亡風險方面,跑步的保護力最強,可達19%,游泳和騎車次之,保護力為6%,其它運動在這方面的保護作用就要弱得多了。
而在守護心腦血管健康方面,羽毛球等揮拍運動降低心腦血管病死亡風險效果最強,高達 27%,其次是健步走可降低 11%,再次是跑步效果為 8%,其他有氧運動效果就很低了。
綜合起來從延長壽命的整體作用上來說,按照降低全因死亡率的風險大小排序,從高到低分別是:揮拍運動以降低全因死亡率16%的效率排在首位,其次是15%的跑步,再次是健步走的9%,而游泳是6%、騎車則只有3%。
那么,為什么揮拍和跑步的效果更為突出呢?原因主要有3個:
一是全身動員:這兩類運動要求全身多組大肌肉群協(xié)同作戰(zhàn),促使心肺系統(tǒng)高效運轉(zhuǎn)。
二是強度保障:這兩類運動包含加速、變向、跳躍或快速揮臂等動作,更容易達到有效鍛煉強度。
三是協(xié)調(diào)性與爆發(fā)力:這兩類運動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協(xié)調(diào)性、瞬間爆發(fā)力要求更高,更有助于全面提升身體機能。
那么,如果不方便做揮拍運動和跑步,做其它運動是不是對防癌防心腦血管病意義不大呢?
當然不是!
首先,能堅持的運動就是最好的運動!無論是跑步、游泳、揮拍運動還是健步走,持續(xù)規(guī)律的進行才是王道。
其次,可以選擇幾不同的運動組合在一起,兼顧全身、強度和協(xié)調(diào)性,效果也不亞于揮拍運動和跑步。比如在堅持健步走的基礎(chǔ)上,每周做兩次10-20分鐘的力量訓練,通過舉啞鈴、俯臥撐、深蹲、彈力帶練習等強健肌肉骨骼,一天中時不時地融入身體平衡訓練比如單腳站立,讓每一次運動都成為對抗疾病、延年益壽的基石!你明白了嗎?點個贊轉(zhuǎn)發(fā)告訴更多人吧,關(guān)注天天聽健康,方便每天學防病養(yǎng)生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