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中國女籃的首發(fā)名單搞個 "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獎",李緣同志大概率能斷層領(lǐng)先。這位身高 1.67 米的后衛(wèi),就像籃球場上的 "移動路障"—— 不是說她防守好,而是每次進攻到她這兒,節(jié)奏總能精準卡殼,堪比老式錄音機卡帶。可偏偏就是這樣一位 "四無選手",愣是把國家隊首發(fā) 1 號位坐成了自家沙發(fā),這事兒說出來,比男籃贏波黑還讓人覺得魔幻。
先得給新觀眾科普下李緣的 "四大皆空" 式打法。突破?她帶球過半場的樣子,像極了第一次獨自坐地鐵的大爺,雙手把包抱得緊緊的,生怕被偷,等好不容易挪到前場,對手早就站成三排等著開飯了。投籃?上回亞洲杯她三分球三投零中后,場邊觀眾齊聲喊 "下次一定",結(jié)果下次她干脆不投了,全場摸魚劃水得 0 分,賽后采訪還謙虛:"主要是給隊友創(chuàng)造機會。" 這話聽著耳熟,像極了打游戲躺贏后說 "我負責開團" 的隊友。
最絕的是她的防守,堪稱 "人形立牌式防守法"。對陣日本隊時,田中心在她面前予取予求,單節(jié)砍 21 分的架勢,像在自家后院練投籃。鏡頭給到李緣,她要么在身后慢跑鼓掌,要么伸手象征性擋一下,那防守強度,還不如小區(qū)門口測體溫的保安 —— 至少保安會說 "請掃碼",她只會目送對手上籃,堪稱 "籃球場上的禮貌標兵"。有球迷統(tǒng)計,她防守時對手的命中率能飆升到 72%,這哪是防守,分明是給對手刷數(shù)據(jù)的 "慈善家"。
更讓人笑出聲的是選拔標準的 "雙標魔幻現(xiàn)實主義"。男籃那邊,林葳場均 21 分還被教練嫌 "防守像紙糊的",直接打入冷宮;女籃這邊,李緣把 "防守紙糊" 升級成 "透明玻璃",卻被夸 "有團隊精神"。這就好比:男籃選后衛(wèi)像查酒駕,吹口氣超標立馬淘汰;女籃選后衛(wèi)像超市打折,只要沒過期,哪怕臨期品也得擺 C 位。
教練解釋 "李緣是未來核心" 時,我總懷疑自己聽錯了 —— 這難道是新的 "反向激勵法"?就像上學(xué)時老師總夸 "雖然考 30 分,但從不遲到" 的同學(xué)是榜樣。她的組織能力更是被吹成 "戰(zhàn)術(shù)大腦",可看過比賽的都知道,她的傳球像發(fā)傳單,不管對方有沒有人,見縫就塞,7 次失誤里有 5 次是 "精準喂餅對手"。有回解說員急了:"李緣快傳啊!" 結(jié)果她站在原地轉(zhuǎn)了個圈,把球傳給了場邊撿球的球童 —— 哦不對,是傳給了對手,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但你還真別說,李緣的 "穩(wěn)定性" 堪稱一絕。不管對手是日本還是美國,不管領(lǐng)先 10 分還是落后 20 分,她總能穩(wěn)定輸出 "0 分 + N 失誤" 的套餐,這種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 的心態(tài),換個人早被球迷罵退役了。有網(wǎng)友戲稱她是 "女籃反向錦鯉":"只要她不上頭投籃,就是對球隊最大的貢獻。" 更絕的是,她每次被換下時,替補席總能瞬間打出高潮,這波 "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的操作,簡直是籃球版的 "鯰魚效應(yīng)"—— 只不過她是那條被鯰魚追著跑的魚。
如今李緣還在首發(fā)位置上穩(wěn)如泰山,球迷們也從憤怒變成了 "看樂子"。有人專門做了 "李緣失誤集錦",配的 BGM 是《快樂星球》;有人統(tǒng)計她站著傳球的時間,發(fā)現(xiàn)比春晚小品還長?;蛟S這就是籃球的魅力吧 —— 總有一些你看不懂的操作,卻能讓你在哭笑不得中,記住這個 1.67 米的身影。畢竟,能把 "四無" 打成 "特色",把爭議變成 "話題",李緣同志也算走出了一條前無古人的籃球路。
只是不知道哪天,教練組會突然醒悟:原來咱們要的是能贏球的后衛(wèi),不是能上熱搜的后衛(wèi)。但在那之前,看李緣打球就像拆盲盒 —— 你永遠不知道她下一個失誤會有多離譜,但你就是忍不住想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