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籃與波黑的這場熱身賽,說是“硬仗并不過分,比分拉開又被追上,最后三分險勝,主角不是胡金秋的內線強吃,也不是雷蒙的三分雨,而是滿場亂飛的失誤和廖三寧的迷失表現(xiàn),這場球看得球迷心驚肉跳,尤其是最后幾分鐘,波黑隊罰球接連打鐵,否則結局真不好說,這27次失誤擺在那,輸球都不冤,贏了只能說運氣站在中國隊這邊。
整場比賽的節(jié)奏其實并不陌生,中國隊開局靠胡金秋硬鑿內線,首節(jié)就把分差拉開到兩位數(shù),場邊的球迷還來不及松口氣,第二節(jié)波黑隊就靠連續(xù)沖擊籃下追了回來,波黑的風格夠硬,拉齊奇雖說數(shù)據(jù)一般,但正負值高達+5,場上其實起到穩(wěn)定軍心的作用,雙方膠著到最后一節(jié),程帥澎一記三分算是救了全隊,波黑隊命中率不高,但前場籃板拿了16個,二次進攻機會比中國隊多太多,這場球能贏下來,靠的其實是罰球,30中27,這比以往幾場都穩(wěn)定,可惜失誤太多,進攻端一波接一波送禮,險些砸鍋。
說到失誤,不得不提廖三寧,運動戰(zhàn)0進球、5分全靠站上罰球線,3次助攻配上7次失誤,正負值全隊墊底,這場比賽直接打成了“負資產(chǎn),他身上的爭議其實早就有苗頭,前幾場熱身賽中國隊贏得輕松,廖三寧還能刷出數(shù)據(jù),一到強度上來了,表現(xiàn)就掉線,這不是偶然,上次對荷蘭也是如此,他的突破確實犀利、身體素質也不差,但大場面下總是找不到感覺,這讓人想起過去中國男籃總有“虐菜型后衛(wèi),一到硬仗就隱身,球迷質疑他打不了逆風球,也不是沒有道理。
這背后其實還有一點不為人知的小戲份,很多人覺得郭士強最寵高詩巖,但實際從用人角度看,廖三寧才是真正的頭號愛將,自郭士強接手國家隊后,廖三寧一直是重點培養(yǎng)對象,這次要不是趙繼偉缺席亞洲杯,高詩巖大概率進不了名單,廖三寧則穩(wěn)坐輪換,甚至一度首發(fā)后衛(wèi),這種信任其實很罕見,但他在這種關鍵熱身賽的表現(xiàn),確實讓人有點“下頭,說難聽點,靠虐菜刷分沒意義,亞洲杯上對手都是硬骨頭,誰也不敢保證“輪到你還能行。
問題就來了,中國男籃的控衛(wèi)線到底行不行,廖三寧狀態(tài)起伏,高詩巖進攻天賦有限,趙繼偉又不打亞洲杯,徐杰雖然手感不錯,但身體對抗明顯吃虧,控衛(wèi)拼刺刀的時候,誰真能站出來,沒人敢打包票,看著這場比賽27個失誤,已經(jīng)不是“偶爾走神能解釋的了,組織和節(jié)奏一亂,全隊都容易跟著迷糊,這也是球迷最擔心的地方。
其實,波黑隊并不算頂級強隊,這場熱身賽最大的意義,是讓中國男籃提前感受到歐洲球隊的強度和對抗,波黑的前場籃板拼得很兇,逼得中國隊連續(xù)6罰才勉強穩(wěn)住局勢,這種被動局面,如果放到亞洲杯淘汰賽,壓力只會更大,這幾場熱身賽看下來,中國隊贏球的劇本大多是靠身體碾壓和外線手感,一旦遇到對手咬住比分、節(jié)奏被拖慢,就很容易失控,像今天這樣,最后幾分鐘靠罰球保命,說白了,運氣成分太重。
當然,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胡金秋的內線攻堅、程帥澎的關鍵三分,還有全隊罰球的穩(wěn)定,都是亮點,但如果核心后衛(wèi)在強度較大的比賽中總是低迷,整體上限就被鎖死,這場球其實是一次預警,也是一次提醒,別被前幾場“虐菜勝利沖昏頭腦,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頭。
展望亞洲杯,教練組肯定還會給廖三寧機會,畢竟他兩個賽季的成長有目共睹,突破和對抗都在線,問題是如何把“虐菜局的自信帶到硬仗里,這才是真正的考驗,球迷也別急著下結論,熱身賽失誤歸失誤,到了正式比賽能不能頂住,還要看臨場調整和心態(tài),這場球之后,爭議肯定會越來越多,但也許正因為有爭議,才逼得球員和教練組都要“卷起來,否則一到逆風球就掉鏈子,誰也不想再看到。
這場中國男籃的熱身賽,表面贏了分數(shù),實則輸了內容,廖三寧成了焦點,但問題遠不止他一個人,全隊的組織、節(jié)奏和抗壓能力都需要提升,否則亞洲杯賽場上,再多的罰球也救不了節(jié)奏崩盤,熱身賽是鏡子,也是敲鐘,大家都該照照,看清自己到底差在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