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阿姨給我留言,讓我很有感觸,她家里有一個裝餅干的鐵皮盒子,里面塞滿了各種硬幣和紙幣。
現(xiàn)代幣不是我的長項,但我也知道必須是未流通過或流通數(shù)量極少,且保存完好跟新的一樣,才有價值。
阿姨是做清潔工作的,收入不高,她刷短視頻的時候,刷到各種“家里的硬幣很值錢”,然后想找個買家!
留著當個念想也好
她說想把這些幣賣了,然后給兒子交個首付!愿望很強烈。
這是已經(jīng)被“洗腦”了,估計刷過幾次這類視頻,然后平臺就不停的給她推薦,就這樣自我催眠了。
我只能耐著性子告訴她這些都是流通幣,且品相一般,有價也無市。
她很遺憾,帶著不甘,我知道她不會因為我的一句話就放棄,可能還會找其他人詢問。如果不小心碰到騙子,那就.....
碰到這類完全不懂的人,有一種想幫卻又幫不上忙的無力感。畢竟我不是富豪,不可能按照她的“理想價”去收購。
清代散錢
外行對收藏界最大的誤解就是:老物件等于古董,等于“值錢”!
你家里留下點康熙、乾隆、嘉慶通寶,亦或者 元祐、元豐、熙寧這類宋錢,保不準還有點開元通寶、光緒元寶銅元之類的。
沒錯,家里老人留下來的,是一份情感,很珍貴。但從市場價值來說,絕大多數(shù)都不值錢,幾塊錢一枚是常態(tài)。
很多人覺得自己家里“傳”下來的,應該很珍貴。但對于老玩家或者一線來說,年數(shù)多了,過手幾百斤甚至幾噸都很正常。
你眼中的“少見”,只是我們眼中的“稀松平?!?。
閩國 天德重寶背“殷” 嘉德2016拍賣:39.1萬
那些真正價值幾十上百萬的珍品,比如清代宮錢、雕母,民國試鑄樣錢這類。
除非你家祖上是朝廷重臣、商賈巨甲,亦或者是收藏家族,他們才有機會接觸到“內(nèi)部流出”的大珍。
年代更久遠的珍品,像五代十國,很多都是近代才發(fā)現(xiàn)的!那基本都是窖藏“坑貨”,而且只有多年前的一線才有機會接觸到。
你想想,跑一線的人得到大珍自己會不認識?會讓它們流落到地攤?這種概率就算有,也和中彩票頭獎差不多。
普通人訴說的故事,和一線玩家“流傳有序”的故事,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26+道光通寶 部頒云 最新行情:1580元
民間當然也有好東西,我以前跑一線的時候,經(jīng)常遇到的是大頭小頭、咸豐當十、雍正通寶這類,就算驚喜了。差的幾百元,好品相的也能上千。
康熙通寶若是 薊、南、桂、江、蘇就很滿足了,要是有人碰到大福、大臺,那是能轟動交流群的,一群地皮都在喊著“運氣太好了吧”!
8塊錢的道光通寶小平錢,遍地都是。幾百元的27+好品道光大樣,百里挑 一,過30+的那更少。
一枚道光 部頒云局,說實話,放在大部分人的面前,拿放大鏡都認不出來。
康熙大臺 園地2023行情:11229元
有人說:“你們就是故意說我的錢幣不值錢,好自己撿漏?!?/p>
有道理!那么,不想被人撿漏,是否就需要自己去了解真實的版別和行情呢?
大部分人的煩惱根源,無非是一句話: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自己家里的錢幣,一看品相開門,包漿 溫潤 舒服那就值得繼續(xù)探討。二看鑄造精度,如果字體深峻有力,地章比較光滑,那就有戲。三看直徑和版別,比如清錢超過30毫米,那別說了,找泉譜對版吧!
老玩家能幾秒做出判斷,別羨慕,那是多年的經(jīng)驗累積。你花一天、一個星期,不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嗎?時間一長你也是老玩家。
一組銀幣 加起來在保利拍出3450元
其實啰嗦一大堆,不厭其煩地強調(diào),就是想讓那些新人或外行明白一件事兒:在這行,一枚錢幣有多高的價值,取決于擁有它的主人。
自身實力不夠的,手上真有好東西也留不住。實力強的,在嘉德、保利、西泠印社、瀚海、匡時這種大拍賣行里,也能撿漏!
家里有錢幣的朋友,注意了:每一枚錢幣都值得你珍惜, 但方式不一定是“高價變現(xiàn)”。
當你深入了解錢幣的文化、歷史、辨別與市場運作的原理。到時候你就不再會問“值不值錢”,而是一眼千年,心中的那桿秤才值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