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練太極拳的人,常被提醒“尾閭中正”,這看似簡單的四個字,卻隱藏著身體里的“定海神針”。做到以下幾點,找到身體里的“定海神針”。
一、正脊椎
練太極拳的第一件事,就是保持立身中正,尾閭(即尾骨尖)垂直向下,仿佛有一根無形的線從頭頂百會穴輕輕吊起,讓整個脊柱如同一串晶瑩的佛珠,顆顆對準地心,只有脊椎正了,全身的勁才不會歪。師父曾講,師爺陳立憲打拳時脊背筆直,卻又靈活似游龍,秘訣就在“尾閭中正”。
嘗試用小時候被長輩拍肩提醒“別駝背”的端正感,如果久坐后起身,發(fā)現(xiàn)腰不酸,背不僵,尾骨自然指向地面,這是入門的第一步。
二、松胯
太極拳講“沉胯”而非 ”開胯“,一字之差,境界不同。開胯像硬掰開關(guān)節(jié),而沉胯是讓胯關(guān)節(jié)自己”活“過來。很多人會覺得胯部緊繃,像生銹的軸承轉(zhuǎn)不動,這時需要給軸承滴潤滑油,一點點滲透。
怎么滴?意念引導---想象腿像融化的黃油,從胯根開始,讓皮肉、筋膜、骨頭層層松開,膝蓋隨重心轉(zhuǎn)移自然彎曲,腳踝如踩在棉花上卻暗含抓地力。當你打拳時突然注意到“胯在動”,比如轉(zhuǎn)身時胯能自然下沉旋轉(zhuǎn),不跟腰較勁,就說明這滴油起作用了。
松胯的終極目標是“虛實分明”,支撐腿如樹根扎地,虛腿似柳枝輕擺,兩股前節(jié)(大腿前側(cè)肌肉),慢慢長出隱形的勁,就像樹干有了年輪,看似松垮,實則能撐起全身重量。
三、練腿功
腿上沒功夫,就談不上“大松大軟”。太極拳的大松大軟,是“松而不懈,軟中藏硬”。最典型的例子是膝蓋,有人練拳膝蓋疼,往往是因為腿沒松開,整條腿像一根僵硬的木棍,壓力全壓在膝蓋上。
正確的做法是“一腿三折”,胯、膝、踝三個關(guān)節(jié)如折疊的折扇,松胯帶動屈膝,屈膝帶動踝松,讓腿變成有彈性的彈簧。
怎么練?先把支撐腿練出“擎天柱”的勁。單腿站立時,想象腳掌生根,大腿前側(cè)肌肉微微收緊,像托著一個無形的千斤墜,同時胯根向下沉,膝蓋似屈非屈,腳踝放松卻暗含抓地感。
當你的腿能單腿擎起自己,雙腿就能擎起別人。推手時,對方一用力,你松胯沉膝,借對方力像彈簧一樣反彈,這就是“擎起彼身借彼力”的奧秘,但前提是你的腿先能“擎起自己”。
四、松肩的真相
很多人練松肩,用勁往下壓,結(jié)果聳肩、駝背全來了。
松肩的關(guān)鍵,讓肩膀成為脊椎的“方向盤”,脊椎像汽車的傳動軸,方向盤要靈活,必須靠軸帶動。
當你做到尾閭中正,脊椎自然挺拔,胸椎、腰椎慢慢有了“拱背如橋”的感覺,這時肩膀會像被“拎起來”一樣,自然下沉。
以“云手”為例,讓脊椎先動,帶動肩膀劃圓,手臂像掛在肩膀上的綢緞,隨勢擺動,做到“肩不動而身自移”,正是脊椎“軸”的力量貫通了全身。
五、身心合一
普通人的心像脫韁的野馬,練拳時要么想工作,要么盯著動作對不對。而高手打拳,每個動作都帶著“覺知”,沉胯時體會氣往下沉的溫熱,推掌時覺察肩膀是否緊繃,這種“身心合一”的狀態(tài),就像用手電筒照亮自己的身體,每個關(guān)節(jié)、每塊肌肉都清清楚楚。
我?guī)煾赋Vv,要把太極拳練到“本能”,對方一拳打來,不用想怎么躲,身體自然松胯沉膝,借勁發(fā)力,就是用念頭守住身體,讓身體成為最敏銳的兵器。
六、練好基本功
怎么練基本功?一個中心:死磕尾閭中正,站樁、走步、打拳,時刻檢查尾骨是否垂直。兩個基本點:調(diào)呼吸,讓氣息沉到丹田,像嬰兒熟睡時的腹式呼吸;松雙腿,尤其是支撐腿,用意念加苦功,把僵硬的肌肉練成“有彈性的鋼鐵”。
太極拳的基本功,都是“熬”出來的“笨功夫”。太極拳的大松大軟,從來不是偷懶的借口,而是“先苦后甜”的獎賞,當你熬過兩股前節(jié)的酸痛,胯關(guān)節(jié)突然“通”了,緊繃的脊椎突然“活”了,你就會找到藏在身體里的“定海神針”。
通過持續(xù)不斷地練習,把體內(nèi)彈簧慢慢松開,讓關(guān)節(jié)回到天生該有的靈活,讓力量回到本該有的源頭(脊椎、雙腿),你對一代大師李雅軒說的:“大松大軟不是軟棉花,是棉花里裹著鐵棒”就會有真正的感受。
來源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旨在分享,侵權(quán)聯(lián)系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