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假的到來,孩子們的生活節(jié)奏驟然放松,有人選擇補習充電,有人沉迷游戲,也有人抓住機會體驗生活。近日,安徽宣城一位14歲女孩小范的暑假經歷引發(fā)了熱議——她在公園擺攤賣玩具,25天賺了2000元。
在公園沙灘玩耍時,小范發(fā)現(xiàn)許多孩子因沒帶玩具而掃興,于是萌生了賣沙灘玩具的想法。在父親的支持下,她進貨擺攤,從首日幾十元的收入,逐漸做到日銷300元的高峰。炎炎夏日里,她堅持每天傍晚出攤近4小時,僅因下雨中斷過一次。20多天的堅持,讓她收獲了2000多元的"第一桶金"。
父親范先生用視頻記錄了女兒數(shù)現(xiàn)金的興奮瞬間,并將移動支付兌換成紙幣以鼓勵孩子。他坦言,初衷是讓女兒體會賺錢不易,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而小范也確實通過這段經歷更加理解父母的辛苦。然而,隨著視頻走紅,公園里的競爭對手激增,小范的日收入驟降至幾十元。范先生決定賣完存貨后暫停擺攤,但這段實踐無疑已成為孩子成長中的寶貴一課。
在"雞娃"盛行的時代,許多家長更關注學業(yè)成績,而忽視了對孩子財商、抗挫能力的培養(yǎng)。范先生的做法值得肯定——他既給予孩子試錯空間,又通過實踐傳遞了勞動價值。
比起說教,一次真實的勞動體驗更能讓孩子懂得珍惜與責任。而如何在保護孩子熱情的同時,引導他們理性看待成敗,或許是家長和社會需要共同思考的命題。畢竟,暑假的意義不止于作業(yè)和游戲,更在于探索世界的寬度與深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