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nèi)容均引用網(wǎng)絡資料結(jié)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7 月 30 日下午,湖南懷化的陳同學坐在書桌前,指尖捏著湖北師范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信封,指尖微微發(fā)顫。這個被期待了整整一個夏天的信封,終于在蟬鳴聲里送到了她手上??僧斔⌒囊硪沓槌鲎约旱耐ㄖ獣鴷r,一張陌生的紅色紙張滑落在地 ,那是另一位同學的錄取通知,照片上的男生穿著藍白校服,笑容靦腆。
“當時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陳同學事后在采訪里說。她盯著那張不屬于自己的通知書,腦海里立刻閃過一個念頭:那個男生現(xiàn)在是不是正急得團團轉(zhuǎn)?就像自己填報志愿后每天刷查詢系統(tǒng)的心情,這份通知書里藏著人家十二年寒窗的盼頭。她顧不上細看自己的專業(yè)介紹,先把兩張通知書按姓名分開,拿起手機就開始查湖北師范大學招生辦的電話。
招生辦的電話很難打,忙音在聽筒里響了七次。陳同學攥著手機在客廳踱步,媽媽端來的冰鎮(zhèn)西瓜一口沒動。“萬一他收不到,報到時會不會出問題?”“快遞單號能不能查到物流?” 各種擔憂像小蟲子一樣爬進心里。直到第八次撥打時,電話終于被接起,她語速飛快地報上兩個姓名和準考證號,聲音因為緊張帶著顫音:“老師,麻煩您一定確認一下,別耽誤人家上學?!?/p>
招生辦的回應比預想中快。工作人員核對后發(fā)現(xiàn),是封裝時兩份通知書意外重疊,導致錯寄到陳同學家里?!拔覀円呀?jīng)聯(lián)系上那位同學,今天下午就補發(fā)新的通知書?!?聽到這句話,陳同學才發(fā)現(xiàn)自己手心全是汗。她特意追問:“那他不會受影響吧?” 得到 “系統(tǒng)里有錄取記錄,絕對不影響入學” 的保證后,才掛了電話。
這個插曲在網(wǎng)上發(fā)酵時,很多網(wǎng)友想起了自己收到通知書的瞬間。有人說當年因為暴雨,通知書在郵局滯留了三天,自己每天去郵局蹲守;有人曬出泛黃的通知書,說那是整個村子的驕傲。對學生來說,這張紙不只是入學憑證,更像是對無數(shù)個凌晨五點的臺燈、堆滿試卷的課桌的終極交代。
陳同學的做法戳中了很多人。在自己最興奮的時刻,能第一時間想到素不相識的同齡人可能陷入的困境,這種共情力格外珍貴。有網(wǎng)友留言:“換作是我,可能先開心完再說,她卻把別人的事當成急事辦?!?更有人感慨:“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懂得一份努力的重量,也珍惜別人的付出?!?/p>
隨著討論深入,質(zhì)疑聲漸漸浮出水面。錄取通知書的發(fā)放堪稱高校最嚴肅的工作之一,從打印、核對到封裝,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該有嚴格把關??蛇@起錯寄事件,卻讓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流程里的漏洞:為什么兩份不同姓名的通知書能被一起塞進信封?核對信息時沒有二次校驗嗎?
有從事高校行政工作的網(wǎng)友透露,錄取通知書封裝多為人工操作,尤其是在招生旺季,工作人員往往連軸轉(zhuǎn)。“每天處理幾千封郵件,眼睛都看花了,確實可能出現(xiàn)疏漏?!?但這并不能成為借口。有家長犀利指出:“銀行取錢多一分少一分別人都得核實半天,關乎孩子前途的通知書,憑什么不能更嚴謹?”
其實技術手段早能解決這類問題。現(xiàn)在不少高校已經(jīng)啟用 “智能封裝系統(tǒng)”,通過條形碼自動匹配學生信息,封裝前還要經(jīng)過機器掃描核對,出錯率幾乎為零。還有學校給每份通知書綁定唯一物流碼,學生可實時查看郵寄狀態(tài),即便出現(xiàn)意外也能快速追溯。這些做法并不復雜,關鍵在于是否真正把 “學生利益” 放在首位。
湖北師范大學校辦在 31 日的回應里強調(diào) “錯寄不影響入學”,這話雖能安撫人心,卻沒解釋如何避免類似問題。有網(wǎng)友說得實在:“我們不是揪著一次失誤不放,而是希望學校能重視起來。今天是多寄一張,明天要是漏寄了呢?不是每個學生都像陳同學這樣細心負責?!?/p>
事件里最動人的細節(jié),藏在陳同學和那位陌生男生的后續(xù)聯(lián)系里。通過招生辦牽線,兩人加了微信,男生發(fā)來一串感謝的表情包,說自己正準備打電話咨詢沒收到通知書的事。陳同學回了句 “沒事就好”,附帶一個加油的手勢。兩個即將踏入同一所大學的年輕人,因為這場意外多了份特別的緣分。
這讓人想起去年河南的一則新聞:一位考生撿到同學的通知書,冒雨騎車送到對方家里。還有山東考生在郵局發(fā)現(xiàn)錯發(fā)的通知書,守在那里等工作人員回來處理。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其實都在守護一個樸素的道理,每份努力都該被尊重,每個夢想都值得被認真對待。
錄取通知書終會泛黃,但那些關于責任與善意的故事,卻能長久溫暖人心。陳同學的做法之所以讓人感動,正是因為她在自己的喜悅里,還能看見別人的焦慮。而對高校來說,這次事件該是個警醒:嚴謹?shù)牧鞒淌堑拙€,而對學生的體恤與珍視,才是真正的 “大學溫度”。
如今陳同學已經(jīng)把那張錯寄的通知書寄回學校,自己的那份被小心收進了相框。她在朋友圈里寫道:“期待九月,和那位同學在校園里偶遇?!?這個夏天,兩張意外相遇的通知書,不僅連接起兩個年輕的靈魂,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所謂成長,不僅是拿到錄取通知書的瞬間,更是懂得為他人托底的擔當。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wǎng)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