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
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請不要再到后邊院子里來,沒有別的話!
作人
1923年8月2日,四十四歲的魯迅被迫攜朱安搬到西四磚塔胡同六十一號居住。
磚塔胡同六十一號租住著紹興老鄉(xiāng)、同盟會會員俞英崖的三個女兒——老大俞芬、老二俞芳、老三俞藻,還有三間北屋空著。俞氏三姐妹的大姐俞芬經(jīng)紹興同學(xué)許羨蘇介紹,認識了魯迅的母親魯瑞。魯瑞在北京聽到俞芬姐妹的鄉(xiāng)音,非常高興,所以兩家經(jīng)常走動,魯瑞是知道那里有三間空著的房子的,就告訴了魯迅。
為解燃眉之急,魯迅立刻租下磚塔胡同六十一號三間北房,與朱安各居一間,魯瑞還是住在八道灣十一號,只偶爾到這里來住。
住在磚塔胡同短短九個多月時間,魯迅除了到教育部上班,在四所學(xué)校兼課,還創(chuàng)作了《祝?!贰对诰茦巧稀贰缎腋5募彝ァ泛汀斗试怼?/strong>四篇小說,同時進行《中國小說史略》的編印和《嵇康集》的校勘工作,撰寫了《宋民間之所謂小說及其后來》《娜拉走后怎樣》《未有天才之前》等講稿,翻譯了用作講義的文藝理論。
1923年12月26日,魯迅“往女子師校文藝會講演,半小時畢”,講演的題目就是《娜拉走后怎樣》,魯迅指出,社會問題不解決,娜拉走出家庭,“實在只有兩條路:不是墮落,就是回來”,要使“經(jīng)濟制度竟改革了”,婦女才能真正獲得自由解放。
工作之余,魯迅要讀書、寫信、接待來訪,找新房子,辦理買房手續(xù),修整新屋。魯迅是帶病完成這些工作的,此后人更加消瘦。
周建人為俞芳《我記憶中的魯迅先生》作序時說:
住在磚塔胡同的時候,也是魯迅生活最困難的時期。魯迅受周作人和日本女人的欺侮,氣出了一場大病,持續(xù)了一個多月。但是他頑強地和疾病作斗爭。他帶病給北京大學(xué)、北京高師(后來的師大)、北京女高師(后來的女師大)以及世界語學(xué)校講課,奔波于東西城之間;他帶病寫文章,常常徹夜不眠,為了找個安靜住所,他四處奔走尋覓房子,終于在阜城門內(nèi)西三條找到了一所破舊的四合院,于是向友人借錢買了下來;此后又是雇工修繕,一直忙到第二年的夏初搬進去,才總算稍稍安定下來。
——摘自《魯迅正傳:非凡與平凡》
磚塔胡同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區(qū)西四牌樓附近,東起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橋大街,全長805米,是北京歷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被譽為“北京胡同之根”。
磚塔胡同得名源于胡同東口的八角七重檐青灰色磚塔——萬松老人塔。磚塔胡同的歷史可追溯至元代,至今已有七百余年。萬松老人,俗姓蔡,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師萬松行秀禪師。萬松老人塔就是后人為他建的靈骨塔。這是北京城區(qū)內(nèi)現(xiàn)存唯一的密檐式磚塔,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2年,磚塔胡同入選首都功能核心區(qū)傳統(tǒng)地名保護名錄,繼續(xù)見證著北京這座古都的歲月變遷。萬松老人塔所在的院子,有一家專注經(jīng)營北京相關(guān)文獻書籍的書店——正陽書局。書香滿溢的正陽書局,為磚塔胡同增添了深厚的人文底蘊。
2025年8月2日(周六)下午3:30—5:00,著名作家、中國報告文學(xué)創(chuàng)作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汪兆騫攜新書《魯迅正傳:非凡與平凡》做客磚塔胡同,做客正陽書局,為讀者朋友們講述魯迅平凡卻非凡的一生,一起回憶魯迅在磚塔胡同的日子,一起感受魯迅的人間煙火氣。
正陽書局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西四南大街43號
交通路線:北京地鐵4號線西四站
線上直播預(yù)約
制作:凌小凡
文案:姚冬霞
初審:裴郁
復(fù)審:郭偉
終審:李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