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連發(fā)三條“賀電”慶祝自己的關稅政策落地。
而全世界也因此意識到,一個更加激烈,更加困難的“關稅時代”,或許要從這一天開始了。
特朗普直接宣布,美國將在未來7天內對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征收“對等關稅”,稅率從10%到41%不等。
即便是日本、韓國和歐盟這些親密伙伴也未能幸免,更別說其他無足輕重的次要貿易對象了。
特朗普還撂下狠話,說這次關稅政策絕不是一次臨時調整,其目標是徹底重塑全球貿易規(guī)則,讓美國說了算。
根據公布的名單,敘利亞的關稅稅率最高,為41%;緬甸和老撾緊隨其后,達到40%。
瑞士被征收39%的關稅;加拿大的稅率從原來的25%提高到35%,印度和哈薩克斯坦被征收25%的關稅,而巴西和英國的關稅最低,僅為10%。
此外,日本、韓國和歐盟國家的稅率統(tǒng)一為15%,可見在特朗普眼中,好欺負的國家得交稅,是盟友的國家那更得交稅。
關稅名單一經發(fā)布,立刻就引來了印度的強烈不滿,怒罵特朗普的政策是對印度的不公平對待。
印度國內輿論更是迅速沸騰,媒體和政界紛紛指責美國的做法就是對莫迪政府的羞辱。
尤其是與巴基斯坦19%的關稅稅率相比,印度的25%顯得格外刺眼,這一差距讓印度倍感壓力,不少印度媒體甚至將其解讀為特朗普在挑撥印巴關系。
巴西總統(tǒng)盧拉則對美國的關稅政策表示無奈,盡管巴西的關稅稅率較低,但背后的原因卻不容忽視。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對巴西采取較低關稅,是為了避免巴西的反制,同時維持對巴西貿易順差的控制。
更有網友直言:“低關稅并不意味著友好,而是美國的另一種算計?!?/p>
歐洲的反應同樣強烈,之前馮德萊恩與特朗普達成關稅協(xié)議的時候,法國總理貝魯在新聞發(fā)布會上直言,這一天是歐洲的“黑暗時刻”。
他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對歐洲經濟造成直接沖擊,還可能導致歐盟內部的分裂。
隨后德國和意大利也紛紛發(fā)聲,表達對美國的不滿,甚至連一向親美的歐洲政客也開始質疑與美國的經濟合作是否還能繼續(xù)。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關稅風暴中,中國的地位顯得格外特殊,在特朗普的關稅名單中,中國是唯一一個“關稅待定”的國家。
特朗普政府的這一舉動,被認為是為中美貿易戰(zhàn)留下一張“王牌”。
而在8月1日當天,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郭嘉昆對此回應稱:“中方反對濫施關稅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關稅戰(zhàn)、貿易戰(zhàn)沒有贏家,搞保護主義損害各方利益?!?/p>
除了關稅問題,稀土資源也成為中美博弈的關鍵領域。
在特朗普最新公布的關稅名單中,哈薩克斯坦是唯一一個中亞國家,這一舉措被外界解讀為特朗普政府試圖減少對中國稀土依賴的重要一步。
因為哈薩克斯坦是全球重要的稀土出口國,美國希望通過與哈薩克斯坦合作,削弱中國在稀土市場的主導地位。
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優(yōu)勢依然不可撼動。中國不僅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還掌握著稀土加工的關鍵技術,這使得美國的想法徹底落空。
不可否認的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如同投下一顆重磅炸彈,不僅引發(fā)了全球范圍內的經濟震蕩,也讓各國在國際博弈中加速調整自己的戰(zhàn)略布局。
對于美國來說,這是一場賭注極大的冒險,試圖用強硬手段重新奪回全球經濟主導權;而對于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來說,這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會。
中國憑借完備的產業(yè)鏈和全球化合作網絡,正在穩(wěn)步推進自己的應對策略。
無論是通過“一帶一路”深化與其他國家的合作,還是在稀土資源領域掌握主動權,中國都展現出在這場關稅戰(zhàn)中獨特的韌性和智慧。
但即便如此,全球經濟的未來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可以確定的是,這場關稅戰(zhàn)不僅是經濟上的較量,更是國際秩序重塑的開端。
誰能在這場博弈中笑到最后,或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