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聲明: 本文根據(jù)真實社會事件改編,部分細節(jié)經(jīng)藝術加工,人物姓名均為化名。
深夜兩點,刺耳的電話鈴聲劃破了王強家的寧靜。
"王先生,您母親張桂花不見了!"
電話里傳來養(yǎng)老院值班護士急促的聲音,"我們查看了監(jiān)控,凌晨一點二十分,她提著一個小包袱從后門離開了。"
王強瞬間清醒,手機差點滑落到地上。
"她...她能去哪里?"王強聲音顫抖。
"監(jiān)控顯示她神情堅決,好像是有目的地離開的。
我們已經(jīng)報警了,但王先生,您母親這一周的表現(xiàn)很反常..."
電話那頭的聲音戛然而止,王強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01
時間倒回到兩個月前。
張桂花坐在那把陪伴了她三十年的藤椅上,手里端著一杯熱茶,望著窗外梧桐葉子正黃的秋日。
這套老房子已經(jīng)住了七十年,從新婚時的兩居室,到后來加蓋的三居室,每一寸土地都刻著她的記憶。
"媽,您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兒子王強推門而入,臉上寫滿了焦慮,"昨天李阿姨說您在樓梯口摔了一跤,幸好她及時發(fā)現(xiàn),要是出了什么事怎么辦?"
張桂花輕輕放下茶杯,眼神依然平靜:"我沒事,就是腿有點軟。"
"您看看您,瘦成什么樣子了!"
王強的妻子劉芳跟著走進來,語氣里帶著明顯的不耐煩,"一個人住這么大的房子,做飯也不好好做,生病了也不知道。
我們工作這么忙,哪有時間天天跑過來照顧您?"
張桂花的手輕微顫抖了一下,但她什么都沒說。
"媽,我們商量過了。"
王強坐到母親身邊,聲音放得很輕,"城東新開了一家很好的養(yǎng)老院,環(huán)境優(yōu)雅,醫(yī)護人員專業(yè),那里的老人們還能一起聊天下棋。
您去那里住一段時間,我們也能放心一些。"
"養(yǎng)老院..."張桂花喃喃重復著這三個字,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
"您放心,費用我們都安排好了,每周我們都會去看您。"
劉芳接過話茬,"而且那里比這里安全多了,有人照顧您的飲食起居,還有各種活動,您一個人在這里多孤獨啊。"
張桂花緩緩點了點頭:"好,我知道了。"
王強有些驚訝于母親的爽快答應,心中的愧疚感反而更重了。
他握住母親的手:"媽,等您身體好一些,我們再接您回來。"
"嗯。"張桂花只是簡單應了一聲。
那天晚上,王強一家離開后,偌大的房子只剩下張桂花一個人。
她沒有開燈,就這樣坐在黑暗中,聽著墻上老式掛鐘滴答滴答的聲音。
這個聲音陪伴了她幾十年,現(xiàn)在聽起來格外清晰,也格外孤寂。
第二天一早,張桂花開始收拾東西。
她打開那個陪伴了她大半輩子的樟木箱子,里面整齊地放著泛黃的照片、發(fā)黃的信件,還有一些小飾品。
她一樣一樣地取出來,仔細端詳。
有一張照片是她和丈夫的結婚照,黑白色調里兩個年輕人的笑容格外燦爛。
張桂花用手輕輕撫摸著照片上丈夫的臉龐,眼中涌起了淚花。
"老頭子,我要離開咱們的家了。"
她對著照片輕聲說道,"強子說是為了我好,我知道他孝順,只是..."
她沒有說完,將照片小心翼翼地放進了要帶走的行李箱里。
接下來的幾天,張桂花有條不紊地整理著房間。
她把每樣東西都分成三類:帶走的、留下的、丟掉的。
那些舍不得丟卻又帶不走的物件,她都小心地包裝好,標注清楚,放在一個大紙箱里。
鄰居王大媽透過窗戶看到了這一幕:"桂花姐,你這是要搬家???"
張桂花停下手中的動作,回過頭來:"強子要送我去養(yǎng)老院住一段時間。"
"養(yǎng)老院?"
王大媽的語氣里帶著同情,"你身體不是還挺硬朗的嗎?為什么要去養(yǎng)老院?"
"他們說那里有人照顧,比較安全。"張桂花的聲音很平靜,但王大媽聽出了其中的無奈。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啊..."王大媽搖搖頭,"工作忙是真的,但是..."
"別說了,大妹子。"張桂花打斷了她的話,"孩子們都有自己的難處。"
王大媽看著張桂花佝僂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這個小區(qū)里,張桂花一直是大家敬重的長輩。
她年輕時是小學老師,退休后還經(jīng)常幫鄰居們寫信、算賬,是個很受歡迎的老人。
現(xiàn)在卻要被送去養(yǎng)老院,讓人唏噓。
整理到第三天,張桂花發(fā)現(xiàn)了一個久違的日記本。
那是她剛退休時開始寫的,后來因為眼睛不好,就擱置了。
她翻開幾頁,看到了自己當年工整的字跡:
"今天強子帶孫子來看我,小家伙活潑可愛,叫我奶奶的聲音真甜。
強子說工作很忙,但還是抽時間陪我說了一下午的話。我很知足..."
"劉芳今天來幫我買菜,雖然她話不多,但我知道她心里是關心我的,年輕人壓力大,我不能給他們添麻煩..."
"今天一個人在家,有點孤單,但是想想強子小時候的樣子,心里就暖暖的,他是個好孩子,我不能成為他的負擔..."
一頁頁翻過去,張桂花的眼淚不知不覺流了下來。
這些年,她一直在小心翼翼地不給兒子添麻煩,默默承受著孤獨,默默咽下所有的委屈。
她拿起筆,在日記本的最后一頁寫道:"明天要去養(yǎng)老院了。
我知道這是最好的安排,強子和劉芳可以安心工作,我也有人照顧。
只是舍不得這個家,舍不得這些回憶..."
寫到這里,她停頓了很久,最后又加了一句:"希望我能適應那里的生活。"
02
搬家的那天,王強特意請了半天假。
他開著車來接母親,后備箱已經(jīng)為她的行李留出了足夠的空間。
張桂花早早就準備好了。
她穿著一件深藍色的外套,頭發(fā)梳得整整齊齊,提著一個不大的旅行箱。
看到兒子,她臉上露出了溫和的笑容。
"媽,就帶這么點東西?"王強有些意外。
"夠了,那里什么都有。"張桂花的聲音很輕,"多了反而添麻煩。"
王強幫母親把行李放進后備箱,心中涌起一陣酸楚。
這么大的房子,母親住了大半輩子,最后只帶走了一個小小的行李箱。
"媽,您還有什么要拿的嗎?"王強再次確認。
張桂花搖搖頭,最后看了一眼這個家,輕輕關上了門。
車子啟動了,張桂花從后視鏡里看著越來越遠的房子,眼中閃過一絲不舍。
但她什么都沒說,只是靜靜地坐著。
"媽,那個養(yǎng)老院真的很不錯。"
王強試圖活躍氣氛,"有專門的醫(yī)生,三餐營養(yǎng)搭配,還有娛樂活動,您去了肯定會喜歡的。"
"嗯。"張桂花應了一聲。
"而且離我們家也不遠,開車半小時就到了。
我們每周都會去看您,有什么需要的就給我打電話。"王強從后視鏡里看到母親點了點頭。
一路上,王強一直在說話,試圖緩解車內的沉默。
但張桂花話很少,大部分時間都在看窗外的風景。
她看到路邊熟悉的店鋪、公園、菜市場,這些都是她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如今卻要告別了。
半小時后,車子停在了"夕陽紅養(yǎng)老院"的門口。
這是一座新建的現(xiàn)代化建筑,外觀很漂亮,綠化也做得很好。
門口有保安值守,看起來確實很專業(yè)。
"張阿姨,歡迎您!"
一位年輕的護士熱情地迎了出來,"我是小李,以后會負責照顧您的日常生活。"
張桂花禮貌地點點頭:"麻煩你了。"
辦理入住手續(xù)時,王強填寫了各種表格,交代了母親的身體狀況、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等。
張桂花就靜靜地坐在一旁,看著兒子忙前忙后。
"您的房間在三樓,是個雙人間,室友是李奶奶,人很好相處。"
小李護士邊走邊介紹,"每天早上六點半叫醒,七點早餐,上午有活動時間,下午有休息時間,晚餐后可以在花園里散步..."
房間不大但很整潔,有兩張單人床、兩個衣柜、一張桌子。
靠窗的那張床已經(jīng)有人住了,床頭柜上放著一些藥瓶和照片。
"這是您的床位。"
小李指著靠門的那張床,"李奶奶去參加活動了,一會兒就回來,您可以先收拾一下。"
王強幫母親把行李打開,衣服掛進衣柜,日用品放到床頭柜上。
一切都安排妥當后,他看了看表:"媽,我得回去上班了,您先熟悉熟悉環(huán)境,有什么不習慣的就告訴護士。"
張桂花點點頭:"你去忙吧,我沒事的。"
王強有些猶豫,想多陪陪母親,但確實有個重要會議等著他。
他給了母親一個擁抱:"媽,我周末就來看您。"
"好。"張桂花的聲音依然平靜。
王強離開后,房間里只剩下張桂花一個人,她坐在床邊,環(huán)顧著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
墻壁是淡綠色的,很干凈,但總覺得缺少了什么。
不一會兒,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走了進來。
她個子不高,但精神很好,臉上帶著笑容。
"您就是新來的張奶奶吧?我是李玉蘭,大家都叫我李奶奶。"李奶奶主動伸出手。
張桂花站起來握手:"您好,我是張桂花。"
"桂花,好名字!"
李奶奶很健談,"我在這里住了兩年了,這里還不錯,護士都很好,飯菜也行。您是第一次住養(yǎng)老院吧?"
"嗯。"張桂花點點頭。
"剛開始都會不習慣的,我當初也是。"
李奶奶拍拍張桂花的手,"不過時間長了就好了,您兒子看起來很孝順,剛才還交代了護士好多注意事項。"
"是啊,他很忙,送我來這里也是為了我好。"張桂花說這話時,語氣里沒有任何怨言。
"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忙。"
李奶奶感嘆道,"我兒子在國外,一年回來一次。
女兒倒是在本市但也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住在這里至少不用給他們添麻煩。"
張桂花默默點頭,心中產生了一絲共鳴。
晚飯時間,張桂花跟著李奶奶來到餐廳。
餐廳很大,能坐上百人,老人們三三兩兩地坐著吃飯聊天。
飯菜確實不錯,有葷有素,搭配合理。
"張奶奶是新來的,大家歡迎!"李奶奶向同桌的幾位老人介紹。
"歡迎歡迎!"
一位戴眼鏡的老爺爺笑著說,"我是趙建國退休老師,您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也是老師,小學老師。"張桂花回答。
"哎呀,那我們是同行!"趙建國很興奮,"您教了多少年書?"
"三十八年。"張桂花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厲害!我才教了三十年就退休了。"
趙建國豎起拇指,"改天我們得好好聊聊教學經(jīng)驗。"
餐桌上的氣氛很融洽,幾位老人都很友善。
張桂花漸漸放松了一些,偶爾也會插幾句話。
飯后,李奶奶帶著張桂花在院子里散步。
夕陽西下,花園里很安靜,有幾位老人在涼亭里下棋,有的在練太極。
"這里的生活很規(guī)律。"
李奶奶介紹道,"早上有晨練,上午有各種活動,下午可以休息或者參加興趣小組,晚上八點半就熄燈了。"
"挺好的。"張桂花點點頭。
"不過說實話,剛開始我也很不適應。"
李奶奶停下腳步,看著遠處的夕陽,"離開了自己住了幾十年的家,離開了熟悉的鄰居,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有時候半夜醒來,還會忘記自己在哪里。"
張桂花默默聽著,心中涌起了共鳴。
"但是慢慢就好了。"
李奶奶轉過頭,對張桂花笑了笑,"人總是要向前看的,不是嗎?"
當晚,張桂花躺在陌生的床上,聽著窗外不熟悉的聲音。
李奶奶已經(jīng)睡著了,呼吸聲很均勻。
她望著天花板,想起了自己的家,想起了那張?zhí)僖?,想起了墻上的老掛鐘?/p>
她從床頭柜的抽屜里拿出那本日記,在昏暗的夜燈下寫道:"第一天,還算順利。
這里的人都很好,李奶奶很善良,只是還不太習慣,希望很快能適應吧。"
寫完,她合上日記本,閉上了眼睛。
03
在養(yǎng)老院的第一周,張桂花表現(xiàn)得很配合。
她按時起床,按時吃飯,參加一些簡單的活動,和其他老人聊天。
表面上看,她適應得很好。
但護士小李發(fā)現(xiàn),張桂花總是很安靜,話不多,笑容也很少。
其他老人在一起說笑時,她總是在一邊靜靜地聽著,偶爾點點頭,很少主動發(fā)言。
"張奶奶,您要不要參加今天下午的手工課?"
小李熱情地邀請,"今天教做絲網(wǎng)花,很有意思的。"
"謝謝,我就不參加了。"張桂花禮貌地拒絕,"我想休息一下。"
"那您要不要去花園里走走?今天天氣不錯。"
"一會兒再去吧。"
小李有些擔心,但也不好強求。
她觀察到張桂花經(jīng)常一個人坐在床邊發(fā)呆,有時候會拿出一本日記本看,看完就放回抽屜里。
第二周,王強來看望母親,他提著水果和營養(yǎng)品,臉上帶著愧疚的笑容。
"媽,您在這里還習慣嗎?"王強在張桂花床邊坐下。
"挺好的,大家都很照顧我。"張桂花的回答很簡單。
"您看起來瘦了。"王強仔細打量著母親,"是不是飯菜不合胃口?"
"沒有,飯菜很好??赡苁菗Q了環(huán)境,還在適應。"
王強和母親聊了一個小時,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他在說話,匯報工作情況、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里的近況。
張桂花靜靜地聽著,偶爾點點頭,很少主動問什么。
"媽,有什么需要的您就告訴我。"王強要走時再次囑咐。
"沒有什么需要的,你們工作忙,不用老往這里跑。"張桂花說。
王強心中一緊,總覺得母親的話里有什么意思,但又說不清楚是什么。
第三周,張桂花的狀態(tài)有了一些變化,她開始主動和李奶奶聊天,偶爾也會參加一些活動。
趙建國老師找她下棋,她也會應邀而去。
"張奶奶最近開朗了不少。"小李對護士長匯報,"開始融入集體生活了。"
"那就好,老人家剛來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護士長點點頭。
但李奶奶感覺到了不同。
她發(fā)現(xiàn)張桂花雖然表面上參與各種活動,但總是心不在焉。
下棋時經(jīng)常走錯棋,聊天時會突然發(fā)呆,有時候還會自言自語。
"桂花姐,您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李奶奶關心地問。
"沒有,就是有時候想家。"張桂花淡淡地說。
"想家是正常的,我剛來的時候也是。"李奶奶安慰道,"過段時間就好了。"
張桂花點點頭,沒有再說什么。
第四周的某個夜晚,李奶奶被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吵醒了。
她睜開眼睛,看到張桂花坐在床邊,借著夜燈的光在寫著什么。
"桂花姐,您還沒睡?"李奶奶輕聲問。
張桂花嚇了一跳,連忙合上手中的本子:"吵醒您了,不好意思。"
"沒事,您在寫什么?"
"沒什么,就是隨便記點東西。"張桂花把本子放回抽屜,"您繼續(xù)睡吧。"
李奶奶沒有再問,但心中有些疑惑。
張桂花最近經(jīng)常半夜寫東西,而且總是很神秘的樣子。
第五周,張桂花的行為更加反常。
她開始頻繁地看窗外,尤其是看向養(yǎng)老院大門的方向。
吃飯時心不在焉,有時候飯吃到一半就停下來發(fā)呆。
"張奶奶,您今天怎么了?"小李關心地問,"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沒有,我很好。"張桂花勉強笑了笑。
但當天晚上,張桂花失眠了,她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直到后半夜才迷迷糊糊睡著。
李奶奶聽到她在夢中說胡話,好像在叫什么人的名字。
第六周,護士們發(fā)現(xiàn)張桂花開始拒絕參加任何活動。
她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房間里,要么坐在床邊看窗外,要么在抽屜里翻那本日記。
"張奶奶,今天有老年大學的老師來講課,您要不要去聽聽?"小李再次邀請。
"不了,我想休息。"張桂花的拒絕很堅決。
小李有些擔心,找到了護士長:"張奶奶最近狀態(tài)不太對,總是一個人待著,話也越來越少了。"
"可能是季節(jié)性抑郁,老年人容易出現(xiàn)這種情況。"
護士長說,"我們多關注一下,必要時聯(lián)系她兒子。"
第七周的第一天,張桂花表現(xiàn)得很平靜,但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她的眼中有一種異樣的堅定。
她把自己的衣物整理得整整齊齊,桌上的物品也擺放得很有序。
"桂花姐,您今天看起來精神不錯。"李奶奶發(fā)現(xiàn)她的變化。
"嗯,挺好的。"張桂花難得地笑了笑,"玉蘭姐,這段時間謝謝您照顧我。"
"說什么呢,我們是室友,應該互相照顧。"李奶奶有些意外她突然的感謝。
當天晚上,張桂花在日記本上寫了很久,她寫得很仔細,一筆一畫都很認真。
寫完后,她把日記本放在枕頭下面,然后靜靜地躺下。
但她并沒有睡著,而是睜著眼睛看著天花板,仿佛在等待著什么。
半夜時分,養(yǎng)老院里一片寂靜。
張桂花悄悄起身,輕手輕腳地穿好衣服,拿起早已準備好的小包袱。
她最后看了一眼熟睡的李奶奶,輕聲說了句"保重",然后躡手躡腳地走出了房間。
走廊里很安靜,只有安全出口的指示燈在閃爍。
張桂花對這里的路線已經(jīng)很熟悉了,她避開了前臺,從消防通道走向后門。
后門平時是鎖著的,但張桂花知道鑰匙放在哪里。
她輕松地打開了門,回頭看了一眼養(yǎng)老院的大樓,然后堅定地走向了黑暗中。
凌晨一點二十分,監(jiān)控錄像清晰地記錄了這一切。
93歲的張桂花佝僂著背,提著一個小包袱,神情堅定地走出了養(yǎng)老院的后門。
她的步伐雖然緩慢,但每一步都顯得那么決絕。
深夜兩點,刺耳的電話鈴聲劃破了王強家的寧靜。
"王先生,您母親張桂花不見了!"值班護士的聲音急促而顫抖。
監(jiān)控顯示,凌晨一點二十分,93歲的老人提著小包袱,神情堅決地從后門離開了養(yǎng)老院。
護士們立即搜查張桂花的物品,希望找到她去向的線索。
當李奶奶打開床頭柜抽屜時,那本一直被張桂花小心收藏的日記本靜靜地躺在里面。
"她這一周表現(xiàn)確實很反常..."護士長喃喃自語,翻開了日記本的最后一頁。
那里用工整的字跡寫著一段話,內容讓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
護士長的手機從手中滑落,砸在地上發(fā)出清脆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