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185個國家在美國的關稅大棒下被迫低頭時,世界似乎默認了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經濟霸權仍主導著國際秩序。然而,短短數(shù)日,一場靜默的革命在上海悄然啟動。中國宣布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
就在歐盟、日本相繼妥協(xié),接受美國不平等貿易條款的同時,中國卻以另一種方式破局,不直接對抗,而是重構規(guī)則。
當美國仍沉浸在關稅勝利的短暫狂歡中,這個總部設在上海的新組織,會如何改寫全球科技權力的天平?
一場沒有贏家的博弈
2024年6月,布魯塞爾和華盛頓同時發(fā)布聯(lián)合聲明,宣布美歐達成歷史性貿易協(xié)議。經過長達18個月的激烈談判,雙方同意將大部分商品的關稅統(tǒng)一設定為15%,這一數(shù)字低于特朗普政府最初威脅的30%,但遠高于歐盟原本期望的10%。
協(xié)議生效后,歐盟承諾在未來十年內采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包括液化天然氣和頁巖油),并追加60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重點覆蓋半導體、電動汽車和人工智能領域。
消息一出,歐洲政壇震動。法國總理阿塔爾在國民議會上憤怒抨擊協(xié)議是“經濟主權的一次重大讓步”,并稱這一天為“黑暗的一天”。
德國《明鏡周刊》頭版標題直指“歐盟的屈服”,文章援引匿名歐盟官員的話稱,談判最后48小時美方代表曾威脅“若拒絕條件,將單獨對德法汽車業(yè)加征懲罰性關稅”。意大利總理梅洛尼雖公開支持協(xié)議,但私下向媒體承認“我們別無選擇”。
協(xié)議的影響迅速外溢至全球。特朗普政府以美歐協(xié)議為模板,向185個國家發(fā)出“15%關稅或承受更高代價”的最后通牒。
日本在72小時內妥協(xié),承諾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并全面開放牛肉、小麥等農產品市場;韓國三星和現(xiàn)代被迫調整供應鏈,將部分中國產能轉移至墨西哥。
最慘烈的是巴西,因拒絕讓步,其出口美國的鋼鐵、大豆被臨時加征50%關稅,導致圣保羅交易所單日暴跌7%,制造業(yè)工會發(fā)起全國罷工。
2024年9月,歐盟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顯示,德國對美汽車出口量同比驟降22%,而美國能源巨頭卻因歐洲訂單激增股價翻倍。
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突然爆料,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曾在談判中秘密接受美國“分而治之”策略——允許德法企業(yè)申請個別關稅豁免,條件是支持協(xié)議通過。這一“背叛條款”引發(fā)歐盟成員國互信危機,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公開要求馮德萊恩辭職。
多邊合作重構全球AI治理格局
2025年7月,上海世博中心燈火通明,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的政府代表、科技企業(yè)領袖和學術專家齊聚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在這場被視為“AI領域達沃斯”的峰會上,中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走上主論壇,宣布了一項震動國際社會的倡議——中國將牽頭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總部設于上海。這一倡議迅速成為全球科技與政治博弈的焦點,標志著全球AI治理格局的重大轉折。
王志剛在演講中直指當前全球AI發(fā)展的核心矛盾:“技術壟斷不僅阻礙創(chuàng)新,更將加劇數(shù)字鴻溝?!彼?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數(shù)據(jù)指出,全球80%的AI專利由美、中、歐三極掌握,而非洲國家僅占0.3%。
WAICO的框架文件明確提出三大原則:技術共享、倫理共治、發(fā)展共惠,尤其承諾向發(fā)展中國家開放基礎算法庫和算力支持。
巴西科技部長卡洛斯·阿爾貝托現(xiàn)場簽署合作備忘錄,稱“這是南方國家參與AI革命的歷史性機會”;歐盟內部市場委員蒂埃里·布雷頓雖未明確表態(tài)加入,但承認“多邊治理比單邊封鎖更可持續(xù)”。
WAICO的誕生背景,正是美國對華技術圍堵的持續(xù)升級。2024年以來,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將中國7家人工智能企業(yè)列入實體清單,并聯(lián)合盟友限制高端芯片出口。然而,中國的反制策略并非對抗,而是以多邊平臺重構規(guī)則。
分析人士指出,WAICO的運作模式借鑒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監(jiān)管框架,但更具突破性的是其技術共享機制。
例如,中國承諾通過WAICO向成員國開放“鵬城云腦Ⅱ”的30%算力資源,并建立全球AI倫理審查委員會,由各國輪流擔任主席。這種“技術公共品”策略,直擊美國主導的“小院高墻”體系的軟肋——發(fā)展中國家對技術獲取的迫切需求。
WAICO的倡議背后,是更深層的全球經濟權力轉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2025年6月的《世界經濟展望》中,將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4.8%,遠高于美國的1.2%。
報告特別指出,中國內需市場和技術自主化抵消了外部壓力,而“金磚國家”擴員至25國后,其GDP總量已占全球35%。
這種多極化趨勢在WAICO的成員構成中清晰可見:除傳統(tǒng)盟友俄羅斯、巴基斯坦外,沙特、阿根廷等“搖擺國家”均積極加入。
結語
技術的終極意義本應是普惠。當美國用芯片禁令試圖延緩中國進步時,硅谷知名投資人彼得·蒂爾卻感嘆:“這只會讓中國更快地建立替代體系?!?/p>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上,壟斷終將催生反抗,而合作的價值不在于高尚的口號,而在于能否讓每個參與者看到比孤立更大的收益。這種收益的計算,正悄然改寫全球權力的方程式。
資料來源:
中國政府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 2025-07-26 20:59 新華社
歐盟輸美產品關稅“定檔”15% 2025-07-29 00:09 北京商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