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 87 版《西游記》里那句 "快去請 的臺詞還在無數(shù)人記憶里回蕩時,飾演這位三界至尊的朱龍廣先生卻在 8 月 2 日永遠(yuǎn)閉上了眼睛。
86 歲的人生落幕,留下的是高傳寶手中那桿锃亮的步槍,是如來佛指尖輕彈便能壓垮孫悟空的神通,更是佟掌柜父親那句 "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 的江湖智慧 —— 這位把 "千面人生" 演繹得淋漓盡致的老藝術(shù)家,終究化作了觀眾心中永不褪色的光影符號。
從高傳寶到如來佛:一個演員的 "七十二變"
1939 年出生的朱龍廣,人生第一個高光角色竟是位抗日英雄。1965 年《地道戰(zhàn)》里,他飾演的高傳寶瞪著銅鈴般的眼睛,喊出 "各小組注意,你們的位置" 時,全國觀眾都記住了這個眉宇間燃燒著怒火的青年。誰能想到二十多年后,這個能扛起炸藥包沖鋒的硬漢,會穿上袈裟盤腿坐在靈山之巔,用悲憫的眼神俯視眾生。
這種反差在片場鬧出不少趣事。87 版《西游記》劇組第一次給朱龍廣試妝時,化妝師王希鐘拿著油彩犯了難:"這臉膛也太英氣了,怎么看都像要抄家伙打仗。" 最后硬是用三個月時間調(diào)整妝容,在他眼角畫了特殊的下垂線條,又在額頭點(diǎn)上朱砂痣,才終于有了幾分慈眉善目的佛相。
可等他穿上戲服坐在蓮花座上,場務(wù)小哥還是忍不住笑場:"廣哥,您這手別老想握拳啊,佛祖不打拳。"
朱龍廣自己也在兩種氣質(zhì)間反復(fù)橫跳。
拍 "鎮(zhèn)壓孫悟空" 那場戲時,導(dǎo)演楊潔要求他表現(xiàn)出 "不怒自威",他卻總不自覺帶出高傳寶指揮戰(zhàn)斗的氣場。后來他找到竅門:"佛祖的威嚴(yán)不在嗓門,在眼神 —— 就像看著調(diào)皮孫子的爺爺,氣歸氣,心里還是疼的。"
于是就有了劇中如來佛輕捻手指、嘴角微揚(yáng)的經(jīng)典鏡頭,那抹似笑非笑里,既有神性的超脫,又藏著人性的溫暖。
靈山片場的 "佛系日常":粘胡子粘出的修行
飾演如來佛最考驗(yàn)?zāi)托牡牟皇茄菁?,是長達(dá) 6 小時的化妝過程。朱龍廣的頭套里藏著 128 根手工制作的 "佛須",每一根都要先用膠水粘在皮膚上,再用鑷子調(diào)整角度。
有次拍攝時空調(diào)壞了,他頂著 38 度高溫坐了 4 小時,等導(dǎo)演喊 "卡" 時,袈裟里的汗水能倒出半盆,假胡子卻粘得紋絲不動 —— 后來他跟
劇組里的小演員最愛上他的 "蓮花座"。飾演紅孩兒的趙欣培總趁休息時爬到他腿上,摸著他的佛珠問:"朱爺爺,您真能把孫悟空壓五百年嗎?" 朱龍廣就會摘下頭套,露出滿是膠水印的臉:"哪能啊,爺爺連你這小屁孩都壓不住。"
這些幕后瞬間被攝影師抓拍下來,成了《西游記》珍貴的花絮 —— 原來威嚴(yán)的佛祖私下里,是個會給孩子講故事的鄰家爺爺。
他還發(fā)明了 "佛系降溫法"。因?yàn)轭^套不透氣,他就提前在里面塞冰袋,等冰化成水再悄悄倒掉;實(shí)在熱得受不了,就借著 "佛祖閉目養(yǎng)神" 的戲份打個小盹。
有次楊潔導(dǎo)演看他半天沒動靜,走近了才發(fā)現(xiàn)他嘴角掛著口水,趕緊讓化妝師給他補(bǔ)妝:"可別讓觀眾看見佛祖流哈喇子。" 這段趣事后來成了劇組的經(jīng)典笑談,朱龍廣總說:"演佛祖先得修心性,連熱都耐不住,還談什么普度眾生。"
從銀幕到生活:"佛祖" 的煙火氣
拍完《西游記》后,朱龍廣的 "佛相" 成了行走的名片。有次他去寺廟參觀,香客們以為是 "活菩薩" 顯靈,紛紛上前跪拜,嚇得他趕緊摘下墨鏡解釋:"我是演員,不是真佛祖。" 后來他索性順其自然,遇到有人求合影就笑著配合,還會開玩笑:"合影可以,可別求我保佑啊,我連自己孫子考試都保佑不了。"
這種親和力在《武林外傳》里盡顯無疑。2006 年他客串佟掌柜父親佟伯達(dá)時,把西北老漢的豪爽與護(hù)短演得活靈活現(xiàn)。有場戲他跟閆妮對罵陜西話,即興加了句 "你這女子,跟你媽一個犟脾氣",逗得全場笑翻。
導(dǎo)演尚敬說:"朱老師根本不用演,往那一站就是佟伯達(dá),這種接地氣的功力,跟他演如來佛時的仙氣一樣厲害。"
生活中的朱龍廣是個十足的 "老頑童"。孫子想看他演的如來佛,他就翻出壓箱底的戲服穿上,在家模仿劇中臺詞,逗得孩子直喊 "爺爺是真佛祖"。
他總說:"演員就像橡皮泥,能捏成佛也能捏成老百姓,關(guān)鍵是得有煙火氣。" 這種通透或許正是他能塑造眾多經(jīng)典角色的秘訣 —— 既能飄在云端做佛祖,也能扎在土里當(dāng)凡人。
光影永存:觀眾心中的 "永恒佛祖"
六小齡童在哀悼文中說 "永遠(yuǎn)的如來佛祖",其實(shí)道盡了觀眾的心聲。
87 版《西游記》重播 3000 多次,朱龍廣飾演的如來佛成了幾代人的集體記憶。有網(wǎng)友翻出他當(dāng)年的采訪片段,視頻里他笑著說:"我這張臉啊,估計(jì)到了地府,閻王爺都得愣一下 —— 這不是佛祖嗎?"
如今看來,這句玩笑竟有了幾分宿命感。
網(wǎng)友 "留香" 的評論說得好:"慈眉善目的形象永駐人間。"
朱龍廣塑造的如來佛,之所以能超越時代,正因?yàn)樗x予角色一種溫暖的神性 —— 既有俯瞰眾生的悲憫,又有包容萬物的寬厚。
這種精神內(nèi)核,其實(shí)也是他本人的寫照:一個把一生獻(xiàn)給舞臺的演員,用角色告訴我們,真正的經(jīng)典從來不是高冷的,而是能走進(jìn)人心的。
當(dāng)靈堂的哀樂響起時,或許有無數(shù)觀眾會想起那個畫面:如來佛指尖輕彈,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那既是神通的較量,也是智慧的對話。
就像朱龍廣的一生,在銀幕上演繹過千般角色,最終都化作一句簡單的真理 —— 能被記住的,從來不是角色的光環(huán),而是演員注入其中的真誠。
這位 "人間如來" 走了,但他留下的光影,會像靈山的佛光一樣,永遠(yuǎn)照在觀眾心里。
#87 版西游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