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會市場,有時候比場上90分鐘的拼殺還要殘酷。就在今天,一則來自斯洛文尼亞記者的消息,就像往滾油里潑了一瓢冷水,在英超炸開了鍋。22歲的大個子前鋒謝什科,在曼聯(lián)和紐卡斯爾之間,居然選了后者。
8000萬歐元!一個讓人眼暈的數(shù)字。但你信我,比錢更打臉的是這個選擇本身。這不就是在公開扇曼聯(lián)的耳光嗎?怎么著,紅魔的支票,現(xiàn)在連一個年輕人的尊重都買不到了?!
所有人都以為,這不過是個簡單的“二選一”。錯了。你把這事兒扒開看,能聞到一股子濃濃的陰謀味兒。紐卡斯爾這手棋,壓根就不是一次引援,這是一場算計到骨子里的“陽謀”。
紐卡斯爾的困局:先把車開走,票……以后再說!
紐卡斯爾就那么需要謝什科嗎?當(dāng)然需要。他們的當(dāng)家中鋒伊薩克,正被利物浦用1.4億的支票本勾著魂。一旦伊薩克人走了,紐卡的中鋒位置直接就塌方了。所以簽下謝什科,就是給伊薩克的離隊買了個“保險”。
但問題隨之而來,而且是天大的問題。紐卡斯爾的財務(wù)狀況,就是一根快要繃斷的皮筋。他們有錢同時養(yǎng)著伊薩克和謝什科這兩尊大佛嗎?或許只有在夢里可以。
這就形成了一個特別尷尬的死循環(huán):他們買謝什科,是為了防止伊薩克跑路;可要是不賣掉伊薩克,他們又養(yǎng)不起謝什科。這步棋走得太險了,典型的“先把車開走,買票的事以后再說!”。
他們用簽下謝什科這個動作,在和利物浦的談判桌上,給自己掙回了一點點可憐巴巴的籌碼,可同時也給自己脖子上套了個定時炸彈。萬一伊薩克最后沒賣成,這個8000萬的“天價保險”,就會變成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曼聯(lián)的尷尬:我是誰?我在哪?我就是個抬價的?
再看看被拒絕的曼聯(lián)。要我說,他們就是今年夏天最憋屈的買家,沒有之一。報了差不多的價,人家球員扭頭就走。為什么?
因為紐卡斯爾的需求,比他們更“絕望”。曼聯(lián)鋒線上,好歹還有個看起來還行的霍伊倫和齊爾克澤。可紐卡斯爾呢?是真的面臨“再不買人,前場就得教練上了”的窘境。謝什科去紐卡,是板上釘釘?shù)闹髁?;去曼?lián)?對不起,可能還得先跟隊里那幾位卷一卷。
但更深層的原因尤其扎心:曼聯(lián)在這場交易里,從頭到尾,都像一個“工具人”!它的存在,唯一的作用就是逼紐卡斯爾趕緊掏錢,好讓萊比錫賣個好價錢。等紐卡這個“真命天子”下了決心,曼聯(lián)這個“備胎”自然就被一腳踹開了。
真正的贏家:那個穿著西裝的“屠宰場”
在這場英超內(nèi)部大戲背后,有個真正的贏家,正躲在德甲的角落里數(shù)錢呢。誰?RB萊比錫。
真別再用“黑店”這種土掉渣的詞兒來形容他們了。這壓根就不是商店,這是一個穿著西裝、打著領(lǐng)帶、無比精致的“屠宰場”。他們把全歐洲最有天賦的年輕人騙進來,好吃好喝地喂上一兩個賽季,等這些小牛犢子長得膘肥體壯了,立馬掛上標簽,打包送到英超這個最大的肉聯(lián)廠,換回巨額支票。
謝什科、哈維-西蒙斯、奧蓬達……上賽季那條威風(fēng)八面的主力攻擊線,說拆就拆,眼睛都不帶眨一下。他們用這種玩法,兩年凈賺近億歐元。當(dāng)然也有代價,那就是球隊上賽季只混了個聯(lián)賽第7,連歐冠的門票都摸不著了。
這在商業(yè)上是巨大的成功,但在競技上,這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背叛。他們或許根本不在乎獎杯,只在乎報表上那個漂亮的數(shù)字。萊比錫,就是一塊無比肥沃的韭菜地,一茬又一茬,根本割不完。
所以,謝什科這筆轉(zhuǎn)會,從來就不是球員的簡單選擇題。這是一場由萊比錫導(dǎo)演,紐卡斯爾主演,曼聯(lián)友情客串的資本大戲。現(xiàn)在皮球踢到了紐卡斯爾腳下,他們賭贏了第一步,可接下來每一步都可能是萬丈深淵。
那么問題來了,紐卡這步棋,到底是神之一手,還是自殺按鈕?評論區(qū)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