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我中國工農紅軍曾組建過軍團這一級的軍事單位。
軍團在軍之上,方面軍以下,是集團軍級別的軍事單位,也是長征前后我軍中最常用的軍事單位之一。
從軍團創(chuàng)建開始,我軍先后組建過十個軍團,分別是紅1、2、3、5、6、7、8、9、10,以及最后的15軍團。
那么這十個軍團的軍團長分別是誰呢?最后的結局又怎樣呢?
紅一軍團
中央紅軍的前身,由井岡山南下的紅四軍和贛南閩西蘇區(qū)的紅六軍(紅三軍)、紅12軍等組編而成。
作為中央紅軍的核心戰(zhàn)斗力,紅一軍團也是紅軍的戰(zhàn)斗力保證,涌現(xiàn)出了林彪、伍中豪、王良等一大批優(yōu)秀戰(zhàn)將。
紅一軍團前后有兩任軍團長,分別是朱德與林彪,新中國成立后都成為了共和國的開國元帥。朱老總更是我軍的三軍終身總司令。
紅二軍團
紅二軍團由湘鄂西地區(qū)的紅軍合編而成,是賀龍賀老總獨立拉起來的隊伍,自然賀老總也是當仁不讓的軍團長,周逸群任政委。
紅二軍團曾經(jīng)歷多次改編,在肅反中更是損失慘重,直到和紅六軍團會師后再次恢復紅二軍團番號,賀龍仍然任賀龍任軍團長。
紅軍長征時期紅二軍團與紅六軍團合編為紅二方面軍,賀龍同樣幸存到了建國后,被授予開國元帥軍銜。
紅三軍團
紅三軍團由紅軍第5、第8軍組建而成,其前身是彭老總和黃公略、滕代遠領導的平江起義部隊組成。
彭德懷為軍團長,滕代遠任政治委員,后經(jīng)多次改編,直到長征時期仍然是中央紅軍的主力軍團,和紅一軍團并列。
在著名的湘江戰(zhàn)役中,就是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分別為左右護衛(wèi),不過紅三軍團也因此損失慘重,長征結束后改稱第3軍,后編入紅一軍團中。
軍團長彭德懷則是新中國的開國元帥軍銜,滕代遠轉為鐵道部部長因為未能授銜。
紅五軍團
紅五軍團于1931年12月寧都起義取得成功后成立,由原寧都起義部隊編成,由季振同任總指揮,另一名指揮官董振堂在季振同犧牲后接任軍團長職務。
在長征中紅五軍團是整個中央紅軍的后衛(wèi)軍團,可見中央對他們的重視程度,然而紅五軍團也在后衛(wèi)過程中損兵折將。
其中有名的后衛(wèi)師紅34師就是紅5軍團的部隊,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后改編為第5軍。
紅軍到達陜北紅一、二、四方面軍會師后,紅5軍加入西路軍進行西征,最終大部分犧牲在了西征的路上,包括前后兩位軍團長季振同、董振堂都犧牲了。
紅六軍團
紅六軍團雖然是軍團建制,但是戰(zhàn)斗力應該算是比較低了,組成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設軍團機構
直到1934年8月,紅六軍團才正式建立軍團機構然后迅速南下和紅二軍團進行了會合。
這支軍團的主要領導人就是蕭克將軍,后來的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新中國成立之后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七軍團
紅七軍團并不是紅七軍,他是由贛東北地區(qū)南下的紅11軍改編而成,由尋淮洲任軍團長。
后來紅七軍團與與紅10軍合編為紅軍第十軍團,本身兵力不多,戰(zhàn)斗力也比較弱。主要領導人尋淮洲軍團長壯烈犧牲。
不過尋淮洲雖然犧牲了,但是紅七軍團卻沒有消散,誕生出了大將粟裕、大將蕭蕭勁光這兩位大將。
紅八軍團、紅九軍團
這兩支部隊我們合在一起說,因為這兩支部隊其實都是第五次反圍剿時臨時組建的武裝。
紅八軍團和紅九軍團其實都改編自地方游擊隊,戰(zhàn)斗力一般,都是第五次反圍剿的時候無奈之下臨時成立的部隊。
雖然名號上是軍團,但是將他們看作是軍其實都可以,只有七八千人,槍支彈藥更是少得可憐,一個軍團只有三千條槍。
紅八軍團軍團長為周昆,政委為黃甦,在湘江戰(zhàn)役中因損失慘重番號被取消,余部編入紅五軍團。
周昆到抗戰(zhàn)時期都還在八路軍,直到1938年3月在山西失蹤;黃甦則是在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中犧牲。
紅九軍團與紅八軍團基本組合一樣,但是七軍團長羅炳輝是一員虎將,因此帶著部隊走過了長征。
后來紅軍主力會師后,紅九軍團番號取消改稱為第32軍,后被編入八路軍第120師,羅炳輝則不幸于1946年病逝。
紅十軍團
紅十軍團我們前面有所提到,是由紅七軍團與紅10軍合編組建,由劉疇西任軍團長。
前九個軍團都是長征軍團,但是紅十軍團不同,這支軍團其實是留守軍團,在紅軍長征后留守南方各省。
后來紅十軍團還曾組建了北上抗日先遣隊,但是最終北上失敗被國民軍團團包圍于懷玉山地區(qū),劉疇西、方志敏等人犧牲。
粟裕同志就是在這其中幸存下來的參與兵力,后來轉戰(zhàn)于南方各省直到抗戰(zhàn)爆發(fā)。
紅十五軍團
如果說紅一到紅九代表著三個方面軍的長征,紅十軍團代表著留守軍團,那么紅十五軍團就更特殊了。
紅十五軍團是紅25軍長征后和陜北紅軍會合后組建的軍團,軍團長為徐海東,新中國成立后為開國大將。
結語
紅1,2,3,5,6,7,8,9,10,15總計十個軍團,其中紅一、紅二、紅三、紅五這四個軍團基本是戰(zhàn)斗力最強的四個,也是紅軍的核心部隊。
這十個軍團總計十二個軍團長的結局則不太好,其中一半都犧牲在了革命道路上,包括季振同、董振堂、尋淮洲、周昆(失蹤)、羅炳輝、劉疇西。
剛好六位犧牲,六位幸存下來的軍團長,除蕭克外最低也是大將的徐海東,更有朱、彭、林、賀四位元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