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樣的演員該成為戲骨?
是演技好?還是演戲多?還是名氣大?
在當今這個流量為王的年代,很多流量明星很吃香,他們往往有著超高的人氣,也比一些老演員有更好的資源,可演技也一般。
不過流量明星也有例外,像易烊千璽、楊紫都是靠著演技殺出重圍的,但其他流量演員似乎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適圈,比如王星越,一直飾演古偶男神,每部的演技都千篇一律,除了顏值外,估計就靠劇情吸引觀眾了。
不僅僅是這些流量明星,就連娛樂圈一些被稱為“戲骨”的實力派演員,有時候也喜歡在自己的舒適區(qū)劃水,他們難道真的演技大于實力嗎?
今年6月20日,上海戲劇學(xué)院2025年博士研究所錄取名單引爆網(wǎng)絡(luò),38歲的金世佳考博上岸,而黃曉明則意外落榜。
而且網(wǎng)上還曝光了金世佳的成績單,業(yè)務(wù)成績都在90分以上,可見他的表演實力。
除了擁有強大的理論基礎(chǔ)外,金世佳在演技上的口碑一直很好。
2008年,金世佳因為《愛情公寓》中的陸展博一角爆紅,可他并沒有像其他演員一樣瘋狂接戲來鞏固自己娛樂圈的地位,反而遠走日本攻讀碩士。
畢業(yè)回國后,導(dǎo)演再次邀請金世佳拍攝《愛情公寓5》,可金世佳卻一口拒絕,直言自己30歲再演展博肯定不如20歲時更好。
他打破帥氣的形象,反而參演在《一個勺子》中演流浪漢,在《掃黑決戰(zhàn)》中飾演反派。
當同行都追逐流量的時候,金世佳卻能堅守自我,他告訴王傳君:演員最重要的是羞恥心,不能什么戲都拍,什么熱度都蹭。
可以說,金世佳在對外的形象上,不貪圖名利,又實力傍身,是一個有德又有藝的演員。
按說這樣的演員,如果飾演一個作品,絕對的挑大梁的存在,可你看看最近熱播的《利劍玫瑰》,咱先不說迪麗熱巴的演技,看看這個業(yè)務(wù)能力在90分以上的金世佳又貢獻出了怎樣的演技?
劇中他飾演的警察,不管說什么做什么都還有早年展博的影子,探案時的動作,憤怒時的青筋暴起、對峙時的身體前傾,跟他以往飾演的角色沒什么兩樣,有時候還讓人出戲,妥妥的演技模板化。
試問,這樣的一個人到底是真戲骨,還是假戲骨?難道是名氣框住了他的演技?
說到雷佳音的名字,很多人都會說一句好演員,實力派,演技絕對在線,可就是這樣一個好演員,如今也遭到了反噬,主要是在“窩囊賽道”上演不出花來了。
很多時候,我們會說每個演員應(yīng)該演適合自己的角色,可相同的角色飾演多了,也會限制一個演員的表演。
就像雷佳音,雷同的角色多了,有時候飾演某種情境,他知道該用怎樣的表情觸動觀眾,也知道用怎樣的肢體語言,會讓自己看起來更慫,正是這樣,在《我的前半生》中,雖然他飾演一個出軌男,但并沒有被觀眾厭惡。
之后,雷佳音就開啟了窩囊賽道,什么《我愛男保姆》、《人世間》、《長安的荔枝》,他飾演的每一個小角色都有共同之處,讓大家感覺很接地氣,也能觸動人心,但現(xiàn)在大家就是不愿意看他這張臉了,只要是他出現(xiàn),那么這個角色一定是“哆哆嗦嗦”不能挺直腰板兒說話,一樣的面目表情、一樣的呈現(xiàn)方式,大家根據(jù)劇情仿佛下一秒就能猜到雷佳音該是什么表情了。
而這種雷同角色給演員帶來的反噬,或許張譯才是最早的受害者。
張譯可是影帝級別的演員,稱一句戲骨不為過,可這幾年張譯仿佛成了正義的化身、體制內(nèi)的代表。
可這些角色圈住了張譯的表演,一模一樣的固執(zhí)、執(zhí)拗,一模一樣的,同樣不茍言笑,同樣從卑微到執(zhí)著,堅守心中正義,最后揪出真兇。
可以說在刑偵破案上,張譯的表情及推斷都如出一轍,雖然是名氣大滿貫的影帝,可這樣的演技真的是讓人無語。
張譯后期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也想要突破,可今年一部《以法之名》還是暴露了他的演技,依舊待在舒適圈,還不如李光潔的演技來的讓人舒服。
同樣陷入演技的還有影帝秦昊。
秦昊可以說是一個老演員了,但大眾早些年對他的印象一直是伊能靜的老公,對他的作品印象并不是很深刻,直到秦昊在《隱秘的角落》中爆發(fā),大家才發(fā)現(xiàn),秦昊原來演反派那么形象。
之后,秦昊再演什么,眼神仿佛都帶著些陰霾,給人不寒而粟的感覺。
就像最近結(jié)束的《掃黑風(fēng)暴》,秦昊飾演的盧少驊,明明是一個對誰都熱心的人,可你從他的眼神中看不到一絲真誠跟溫度,無論何時他想的永遠是他自己的利益,就連最后他被抓,甚至被判死刑,臉上都有著一股子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
明明他沒做什么,但大家就是角色秦昊很適合演反派,而秦昊也一直在演反派的路上,即使你給他一個正派的角色,估計他也能給你演出反派的感覺,這就是被角色所束縛的境況。
除了這些影帝級別的人物,在叔圈,也有一個被名氣所困住的演員,他就是王陽。
說到王陽,你會第一時間想起他哪個角色?
大概沒什么印象深刻的,但一定會浮現(xiàn)出王陽那標志性的笑臉、還有商務(wù)精英的形象,因為王陽太知道大眾喜歡什么的形象了。
從《叛逆者》到《追風(fēng)者》再到《無所畏懼》,劇中的王陽仿佛被完美復(fù)刻了,他永遠下巴睥睨、45度歪嘴笑、手中指點江山,永遠的“西裝精英”。
仿佛只要這些動作做到位,那么他就是完美的,大家對這種儒雅大叔的形象太偏愛了。
以至于他演技沒什么提升,反倒利用這些搶到了不少資源。
對于一個演員來說,短期內(nèi)看似有利,可長期來看,誰又會一直吃你的顏值呢?
其實演員的這種情況,作為導(dǎo)演的陳凱歌早已見怪不習(xí)慣了,而且很多演員身上都有這些問題。
早年在一檔綜藝上,陳凱歌就點評過類似問題,他說現(xiàn)在的演員演技模板化,待在自己的舒適圈。
他在節(jié)目上曾說楊志剛太依賴技巧,待在自己的舒適區(qū),演員溫崢嶸也是浮夸,技巧多于真實,看不到內(nèi)心。
其實陳凱歌的這些話說的還很含蓄,對于名氣沒那么大的人他還是點到為止,更別說是影帝級別的人物了。
這樣看來,很多演員都該審視下自身的問題,怎樣打破舒適區(qū),在表演上突破自己。
我們常說,演員就該演什么像什么,但很多演員往往喜歡待在自己的舒適區(qū),雖然能穩(wěn)定發(fā)揮,但長久以往,沒到觀眾厭棄、資本拋棄,自己就被自己相同的表演給“作死”了。
對此,你是怎么看待演員多次飾演相同類型的角色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