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學院“瓷韻鄉(xiāng)情,陶染童心”實踐團走進浮梁縣城北社區(qū),開展陶瓷非遺主題實踐活動。團隊以趣味教學為抓手,聚焦陶瓷文化傳承,為社區(qū)學前兒童帶來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非遺啟蒙體驗。
實踐團與孩子們合影留念
在社區(qū)活動中心,隊員們采用陶瓷元素沉浸式教學的創(chuàng)新模式,打造文化傳承課堂。隊員們先以融入陶瓷元素的手偶表演吸引孩子們注意力,緊接著用手持印有青瓷碗等圖案的文化卡片,帶領孩子們開展“陶瓷詞匯認知賽”。當孩子們成功將“ciqi(瓷器)”“taoyao(陶窯)”等詞匯與圖案對應時,他們非常開心。這種將地域文化符號融入教學的方式,讓抽象的陶瓷文化變作可感可知的具象體驗,有效激發(fā)了兒童對陶瓷文化的興趣。
孩子們參與比賽
“從前,有個小工匠想做出最精美的青花瓷……”隊員們用生動語言講述《古代小工匠的制瓷趣事》,配合陶瓷工具模型演示,將拉坯、施釉等制瓷工序轉化為生動的故事場景。在“非遺故事小劇場”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爭相扮演“小工匠”“窯工爺爺”等角色,復述故事片段中關于制瓷工藝的細節(jié)。扮演“小工匠”的小朋友認真地說:“我要做出會講故事的瓷碗!”孩子們稚嫩的表達中透著對陶瓷文化的好奇。此外,隊員們還引導孩子們演繹與陶瓷相關的傳統(tǒng)故事,通過角色扮演加深其對制瓷技藝和文化內涵的理解,讓陶瓷文化傳承與品德教育同頻共振。
孩子們進行角色扮演
在故事劇場環(huán)節(jié)結束后,隊員們帶領小朋友們進入“微型捏瓷體驗”環(huán)節(jié)。隊員們提前備好高嶺土坯料與雕刻工具,示范捏制瓷碗的基本手法,講解捏制瓷碗中“揉泥—拉坯—修坯”的簡化步驟。孩子們在隊員們指導下揉塑陶泥、刻劃花紋,將原本只是聽說過的制瓷工藝轉化為觸手可及的有趣體驗??粗约耗笾频拿阅愦膳鞒尚?,小朋友們興奮地說要刻上花紋,像故事里的青花瓷一樣。
孩子們捏制瓷坯
此次活動通過“文化啟蒙+沉浸式體驗”的形式,不僅讓孩子們深入了解陶瓷元素相關知識,更讓他們在沉浸式體驗中建立起對家鄉(xiāng)非遺文化的認知,為文化振興注入“瓷”動力。
/講述景院故事 傳播景院聲音/
想要及時獲取景德鎮(zhèn)學院推送
記得將"景德鎮(zhèn)學院"公眾號設為星標哦!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黨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
文 | 邱夢瑤
圖 | 教育學院
編輯&一審 | 蔡靈
二審 | 李婷婷
三審 | 胡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