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大財可富司機
都說做投資想成功,一要懂政策;二要看新聞。
最近有個新聞不知道大家關注到沒有?7月21日,上交所和深交所推出專精特新指數系列,加上6月底北交所推出的北證專精特新指數,專精特新指數矩陣大幅擴容。
這信號夠不夠強?“專精特新”的含“金”量還在持續(xù)上升!政策高度重視,引導資金流向創(chuàng)新驅動型中小企業(yè),助力其高質量發(fā)展。未來,“專精特新”企業(yè)必將吸引更多的增量資金,對股價和估值形成強力支撐。
投資講究提前卡位。Wind顯示,截至2025年7月28日,全市場名稱含有“專精特新”的基金共38只(A/C類分開計算,2025年前成立),今年以來全部實現正收益。其中,表現最好的中加專精特新量化選股(A類:021990;C類:021991)漲幅高達47.58%,遠超10.40%的業(yè)績比較基準,該基金自成立以來總回報為47%。
數據來源:Wind,時間截至2025年7月28日
說起來,中加專精特新量化選股的“精準踩點”,并不是偶然。其實,不少機構都在盯著“專精特新”這個賽道,但用量化方法系統(tǒng)布局的,中加這只算是做得十分亮眼的。
今天司機就來好好拆解下這只“小而美”基金的雙重爆發(fā)力,看看它如何在震蕩市里跑出獨立行情,背后又是怎樣的團隊與策略在支撐。
業(yè)績硬核:47%收益背后的攻守道
打開中加專精特新量化選股A(021990)的凈值曲線,可以看到一條近乎45度角的上攻線。進攻端,基金上半年35.02%漲幅的背后,是量化模型對中小盤成長股的精準爆破。
數據來源:基金2025年二季報;Wind,截至2025年7月28日
中加專精特新量化選股2025年二季報分析指出,在匯金公司持續(xù)買入、流動性極其寬松、經濟預期未好轉,與經濟強相關的大盤股難以大漲,市場缺乏明顯主線的背景下,小盤股在4月之后走出一波極致牛市。基金受小市值本身占優(yōu)、成長風格占優(yōu),以及模型表現較好等影響,取得較好收益。
當市場還在藍籌股里“卷”股息率時,中加基金的量化策略早已前瞻性地深耕于專精特新賽道。當市場風格轉化時,展現出向上的高彈性。
防守同樣出色。作為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投資比例占基金資產的60%-95%。在今年4月7日貿易戰(zhàn)引發(fā)的市場暴跌中,創(chuàng)業(yè)板和科創(chuàng)綜指分別下跌12.5%和12.41%,中加專精特新量化選股A(021990)僅下跌11.74%。
從月度最大回撤來看,僅有4月份超過10%,其他月份均低于5%,防守能力在同類中表現突出。
數據來源:Wind,時間截至2025年7月28日
中加專精特新量化選股成為“小盤量化畫線派”的秘密其實就藏在持倉里。
嚴控個股?;鹕钊胪诰虺砷L潛力大的“專精特新”上市公司,同時嚴控個股持倉比例?;鸲緢箫@示,基金第一大重倉股占基金凈值比僅1.74%,前十大重倉股合計占比僅17.07%,持股集中度遠低于同類平均,以“螞蟻雄兵”戰(zhàn)術有效防范黑天鵝。
數據來源:基金二季報,時間截至2025年6月30日
行業(yè)分散。前十大重倉股分布于可選消費、工業(yè)、醫(yī)療、材料等多個行業(yè)。行業(yè)分散有利于規(guī)避單一賽道的系統(tǒng)性風險
精準調倉。中加基金投研團隊展現了敏銳的市場嗅覺。面對6月中上旬中小盤股交易擁擠度過高,團隊采取主動防御策略,通過優(yōu)化組合持倉結構,適度降低部分交易熱度過高的個股倉位,在短期市場風格不利的階段控制了回撤幅度。進入6月下旬,又積極把握反彈窗口實施加倉,在后續(xù)市場反彈中增強了收益。
雙重引擎:選對方向+用對工具
中加專精特新量化選股業(yè)績能夠脫穎而出,核心是兩個詞:選對了方向,用對了工具。
先說方向。基金聚焦專精特新,產品定位精準,就是投資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公示的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中的上市企業(yè),且投資這一范圍內的股票不低于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
最近兩年,政策給專精特新“小巨人”的“紅包”實在太厚了。從2011年第一次提出這個詞,到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專門強調“促進中小企業(yè)專精特新發(fā)展”,再到2024年工信部啟動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數量直接干到3000家以上。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yè)超過14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è)1.46萬家,其中A股上市企業(yè)超過1000家。
這些“小巨人”都是各領域的隱形冠軍:有的在芯片材料上打破國外壟斷,有的在高端設備制造里做到全球前列,超半數扎在制造業(yè),近千家藏在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里。他們在各自細分領域中具備較高的技術含量和市場占有率,是推動中國制造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數據來源:Wind、開源證券研究所
政策給的不只是名頭,還有真金白銀的支持?,F在A股各大板塊都在給它們“開綠燈”。2025年上半年,A股新上市企業(yè)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yè)占比達80.6%。這些企業(yè)拿到融資后,業(yè)績成長空間打開。Wind顯示,今年一季度,“專精特新小巨人”板塊實現營業(yè)收入3172.57億元,同比增長11.57%;實現歸母凈利潤231.36億元,同比增長9.15%。
布局專精特新企業(yè)相當于提前坐上中國產業(yè)升級的“快車”,在政策紅利最強推手下,專精特新賽道就是“黃金風口”。
再看工具——量化選股。專精特新企業(yè)有個特點:數量多、市值小,靠基金經理手動選股不僅覆蓋不過來,還容易漏掉好標的。但量化就不一樣了,相當于給基金裝了個“智能掃描儀”。
中加專精特新量化選股基金經理林沐塵,擁有8年證券從業(yè)經驗,從工銀瑞信的量化研究員做到中金的自營投資經理,再到中加基金,他對量化模型的理解深刻且透徹,同時積累了深厚的量化投資實戰(zhàn)經驗。
林沐塵所在的投研團隊具備專業(yè)實力,在中加專精特新量化選股使用了自研的多因子模型。這些因子經過2015年股災、2020年疫情等極端行情驗證,絕非那種“順境猛如虎,逆境變紙糊”的短期策略,而是能在不同市場周期中保持韌性的硬核體系。
簡單說就是從三個維度給股票打分:基本面看成長潛力,財務面篩穩(wěn)健性,量價面抓偏短期機會。比如基本面因子會盯著企業(yè)的營收增速、研發(fā)投入,確保選的是真成長;財務因子會扒現金流、負債率,避開那些看起來光鮮實則缺錢的“偽成長”;量價因子則像個老操盤手,能捕捉到股票短期的買賣信號。
更妙的是“人工+AI”的組合拳。中加基金團隊先手動篩選那些經過牛熊驗證的有效因子,再讓AI算法把這些因子進行組合,自動判斷“什么時候該多看小盤股,什么時候該側重成長股”。比如今年4月后中小盤股走強,模型就自動提高小盤因子的權重;碰到市場風格切換,又能快速調整。這種“邏輯掌舵,AI劃槳”的策略,既避免了純人工選股的局限,又防止了AI“誤判”,使得基金在市場Beta上做穩(wěn)健增強。
此外,量化模型會自動分散持倉,行業(yè)和個股集中度都很低。碰到市場波動大的時候,還會適量對沖,這也是為什么中加專精特新量化選股在市場漲的時候能跟上節(jié)奏,跌的時候能夠扛得住的核心邏輯所在。
靠山夠硬:中加基金的“隱形護城河”
除了有好策略,基金公司的實力才是底氣。中加基金這家公司,可能有些投資者還不太熟,但在業(yè)內是出了名的“穩(wěn)當派”。
作為北京銀行旗下的銀行系基金公司,從2013年成立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加基金非貨公募規(guī)模已經超1200億,服務客戶超200萬戶,累計分紅超270億。
能在12年里做到這個規(guī)模,靠的就是“穩(wěn)”。海通證券數據顯示,固收業(yè)務連續(xù)十年穩(wěn)居前列,截至2024年末,近十年純債類基金業(yè)績排名第一。權益產品近幾年異軍突起,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近四年股票主動投資能力排名第9(9/109)。能在109家公司中躋身前十,實力可見一斑。
中加基金投研團隊更是藏龍臥虎。核心投資成員平均從業(yè)超10年,經歷過數輪牛熊轉換,對市場節(jié)奏的把握精準老練。權益投研人員96%以上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多數擁有海外留學或跨國公司工作經驗。量化領域,通過“人工邏輯+AI算法”雙循環(huán)體系動態(tài)優(yōu)化多因子模型,確保策略在不同市場環(huán)境中保持韌性。
風控方面,中加基金更是將“穩(wěn)健”刻進了基因。公司建立了董事會領導下的四層風控防線:業(yè)務部門首先做好風險前置防控,風險管理部牽頭進行專業(yè)的風險識別與計量,風險控制委員會負責決策審議,最后由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提供戰(zhàn)略指導。從投資前的標的篩查,到投資中的實時監(jiān)控,再到投資后的績效評估,全流程都有嚴格制度約束,這種“把風控當生命線”的態(tài)度,為基金運作筑起了堅實的“防火墻”。
聊到這兒,估計有人會問:現在買還來得及嗎?其實投資沒有“來得及來不及”,只有“適合不適合”。
Wind顯示,截至7月28日,專精特新“小巨人”板塊的市盈率(TTM)為35.18倍,估值較為合理。
如果你看好中國產業(yè)升級的大方向,覺得專精特新企業(yè)能在政策支持下持續(xù)成長,又不想自己費勁選股,那這只基金確實值得看看。它的C類份額沒有申購費,持有超過180天贖回費也免了,對想短期波段操作的朋友很友好;A類份額適合長期持有,持有時間越長,費率越劃算。
當然,風險也得說清楚:這只基金股票倉位60%-95%,波動會比債基和貨基大。但話說回來,投資關鍵是看風險和收益是否匹配。從基金成立以來的表現看,它的性價比確實不錯。
最后想說,在市場風格快速切換的當下,能同時抓住“專精特新”這個風口,又用好"量化"這個工具的基金不多。中加專精特新量化選股(A類:021990;C類:021991)就像一個“精準射手”,既瞄準了政策支持的賽道,又有足夠的技術保證命中率。
至于后續(xù)表現,我們不妨給它多一點時間。畢竟,好的基金從來不是“一夜爆紅”,而是“細水長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