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場上風云變幻,有時候看似板上釘釘?shù)慕灰祝部赡茉谧詈笠豢剃┤欢梗罱綎|首富、歌爾股份董事長姜濱,就親手按下了一筆近百億收購案的“終止鍵”。
10月17日晚,歌爾股份發(fā)布公告,正式宣布終止收購香港老板鐘剪旗下兩家公司的股權。消息一出,市場一片嘩然。
要知道,兩個多月前,雙方還在一片看好聲中對外公布了這筆交易的初步意向。當時媒體紛紛用“山東首富買到寶”“香港大佬套現(xiàn)百億”來形容這場合作,仿佛一切已是水到渠成。
根據當時的披露,這筆交易作價約95億元人民幣(約104億港元),若能順利完成,將顯著增強歌爾股份在精密零部件領域的實力,進一步擴大其市場規(guī)模和盈利能力。
然而,誰都沒想到,就在大家以為“只差臨門一腳”的時候,姜濱果斷取消了訂單不買了,讓這場近百億的交易隨風而去。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明明是兩個多月前就公布的收購,怎么突然就黃了?
其實,如果我們把上市公司收購資產的過程,比作普通人在菜市場買菜,就很容易理解其中的邏輯。
你想買一把青菜,先問價,再看貨,接著砍價,最后才掏錢。而姜濱和鐘剪的這筆交易,其實只走到了“問價”這一步。
根據歌爾股份7月的公告,雙方當時達成的僅僅是“初步意向”,連書面協(xié)議都沒簽。
那95億元的收購價,也只是一個預估數(shù)字,最終成交價還要看后續(xù)盡職調查和談判的結果。
換句話說,這就像你在菜市場問了一句“這菜多少錢”,賣家報了個價,你點點頭說“我考慮一下”,但旁邊圍觀的人已經開始傳:“他要買了!”
在A股市場,上市公司一旦有重大資產收購意向,按規(guī)定必須及時披露。
而以往大多數(shù)案例中,這類意向最終都會落地成真。正因如此,市場才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姜濱和鐘剪的這場交易已是“板上釘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姜濱突然踩下剎車?
從公開信息來看,鐘剪手中的兩家公司并非“劣質資產”,業(yè)務也與歌爾股份高度互補。它們2024年預計營收約91億港元,接近歌爾股份同類業(yè)務的六成,實力不容小覷。
問題很可能出在“價格”上。
上市公司收購資產,定價通常不只看營收,更看重利潤。常用的評估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看凈資產,另一種是收益法。后者類似于股市中的“市盈率”,以企業(yè)年度利潤為基礎,再根據行業(yè)前景、成長性等因素給出一定的溢價倍數(shù)。
換句話說,你一年賺1個億,我可能愿意用10個億買你,但如果我覺得你只值8個億,你卻堅持要12個億,那這生意就談不攏。
從姜濱的作風來看,他絕不是個會為“面子”而犧牲“里子”的人。如果盡調后發(fā)現(xiàn)對方要價過高,或者利潤支撐不了估值,他完全有可能果斷放棄。
畢竟,錢還在自己口袋里,主動權就在自己手里。
說到姜濱,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他是“山東首富”“歌爾股份董事長”,但很少有人了解他這一路走來的商業(yè)歷程。
姜濱是山東威海人,1987年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yè),之后進入濰坊無線電廠做技術員。和很多技術出身的創(chuàng)業(yè)者不同,他不僅懂產品,更懂市場。
1990年,他和幾個同事湊錢辦了一家微麥克風廠,但由于市場不成熟,最終以失敗告終。不過,這次經歷讓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2001年,中國手機用戶突破1億大關,姜濱看準時機,創(chuàng)辦了歌爾股份的前身——怡力達電聲。這一次,他不再做成品麥克風,而是轉向上游零部件。這個精準的定位,讓他在行業(yè)里迅速站穩(wěn)腳跟。
2003年,藍牙耳機初現(xiàn)苗頭,姜濱第一時間切入,僅用兩年時間就把歌爾打造成中國藍牙耳機第一品牌。2008年,歌爾股份成功上市。
真正讓歌爾實現(xiàn)跨越的,是搭上蘋果這艘大船。2011年,歌爾成為蘋果藍牙耳機和麥克風的核心供應商,營收從20多億一路飆升至百億規(guī)模。
2013年,姜濱以375億元身家躋身胡潤百富榜前十,成為山東首富。
然而,代工生意雖然穩(wěn)定,利潤卻越來越薄。姜濱很早就意識到,歌爾必須向上走,深耕精密零部件。這也是為什么他近年來不斷在這一領域加大投入,甚至不惜出手95億收購香港老板的公司。
這場交易的終止,對雙方可能都有遺憾,但對姜濱來說,只是暫時失去了一個擴充自身戰(zhàn)力的機會,畢竟錢在兜里,不怕買不到需要的。
而對于香港老板鐘剪來說,則是95億的變現(xiàn)計劃黃了,什么時候再有這樣的機會,不確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