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上映前很多人都不知道,銀影俠居然變成了女性角色。
朱莉婭·加納的出場引發(fā)熱議,有人懷疑是在迎合潮流,有人卻直呼太驚喜。
但看完電影后,我只想說一句:這次,漫威確實走對了方向。
女銀影俠?其實她不是我們熟悉的“諾林·拉德”
電影預告一出,爭議也隨之而來:
“又換性別?經(jīng)典角色就不能原汁原味嗎?”
“這不是亂改設定嘛!”
但真相其實是——朱莉婭·加納并不是在演性轉的銀影俠,而是另一個漫畫原有角色:莎拉·巴爾(Shalla-Bal)。
她早在1968年的漫畫中就登場,是原版銀影俠諾林·拉德的戀人,后來成為Zenn-La星球的女王。
這次電影只是讓莎拉走上了另一條路,成為吞星的新使者。角色不是憑空編的,也不是胡亂改寫,而是挖掘了原設定中的另一面。
說白了,這是一種聰明的“平行延展”,而不是隨便顛覆。
? 為什么說她是真正的“媽媽級英雄”?
莎拉·巴爾這個角色,不僅是視覺上的銀光焦點,更是全片情感最飽滿的存在。
她為了拯救孩子,拯救她的星球,選擇向吞星屈服;
她的犧牲與神奇先生和隱形女為保護兒子的掙扎,形成鏡像般的對比。
在這個看似宏大的科幻敘事中,莎拉把故事拉回到了每個家庭、每位父母都會面對的命題:
你愿意為孩子犧牲什么?你能保住家人,還是只能守護世界?
這種細膩的設定,讓她不再只是一個“酷炫角色”,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母親。
她是“過來人”,也是“加BUFF”的關鍵人物
莎拉的出現(xiàn),并不是為了走個過場。
她是那個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掙扎與犧牲的人,所以她懂得該在什么時候出手。
當神奇四俠還在猶豫不決,莎拉直接現(xiàn)身,說出一句話:
“我當年也面臨過同樣的選擇,現(xiàn)在我來幫你們。”
這樣的角色設定,不光是共情,更是推動劇情的關鍵。
比起那種硬塞進來的女戰(zhàn)士,莎拉更像是把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直接轉化成戰(zhàn)力,給團隊實打實地加了一波強力Buff。
漫畫設定早就埋下伏筆,這次只是喚醒記憶
不少人以為莎拉是“新創(chuàng)造”的人物,其實她早就出現(xiàn)在銀影俠的第一期漫畫中,由斯坦·李親筆創(chuàng)作。
電影中的改變是:
她代替了諾林·拉德成為吞星的使者。
這個設定放在多元宇宙的大背景下,完全說得通——
也給了原版銀影俠未來登場的余地。
簡單說,漫威這招是:
一邊推新,一邊鋪老路。既滿足了情懷粉,也給故事添了新變量。
朱莉婭·加納的表現(xiàn),真的值回票價
選她來演莎拉,不是為了“性別政治”,也不是為了噱頭,而是因為她的表演的確打動人心。
她不是那種“酷到底”的銀色戰(zhàn)士,反而更像一個傷痕累累卻不屈的母親。
眼神里有痛苦、掙扎,但也有堅定和責任。
觀眾能從她身上感受到那種“宇宙級的母愛”,
不是口號,而是一個母親無聲的堅持。
? 這次性別轉化,為什么沒翻車?三點原因講明白:
- 角色上:莎拉的故事線更貼近現(xiàn)代觀眾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家庭議題的共鳴。
- 演員上:朱莉婭·加納演技過硬,角色層次豐富。
- 劇情上:沒有抹殺原版設定,還給原銀影俠留了口子,兩者并行不悖
說白了:
角色變了,但靈魂還在。
彩蛋來了:夫妻檔的銀影俠要上線?
片尾那一幕,宇宙深處滑過一塊銀色沖浪板——你懂的。
這幾乎是明示:諾林·拉德要登場了!
如果真有銀影俠“夫妻檔”,那也許是漫威宇宙中最浪漫的一條支線。
當初那些質疑“女性銀影俠”的人,看到這個走向,估計也會默默把鍵盤收起來吧。
性別從來不是限制,真正重要的是角色是否有靈魂
無論是莎拉·巴爾,還是諾林·拉德,
銀影俠的核心始終是那份孤獨中的執(zhí)著、掙扎中的信仰。
如果一個角色能讓你動容,
那他或她是什么性別,真的還重要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