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債現在已經堆到36萬億這個天文數字,這事兒說起來簡單,就是政府花錢大手大腳,稅收跟不上趟兒,年年赤字滾雪球一樣越積越大。財政部的數據顯示,到2025年5月,國債總額突破36.2萬億,相當于美國GDP的122%。這筆錢不是小數目,里面28萬億是向老百姓和機構借的,剩下的7萬多億是政府內部挪騰的。
關鍵是,每年光利息就得還9210億,占政府總支出的17%,這數字比加拿大一年的經濟總量還多。債務增長速度也嚇人,2024年底還33萬億,不到半年就竄了3萬億,預計2026年直奔38萬億。根本原因就是支出超支,軍費、社會福利、企業(yè)補貼這些大頭砍不動,稅收又沒跟上。
特朗普重回白宮后,本想大干一場振興經濟,結果這債務成了最大絆腳石。他上臺時就喊著要節(jié)流開源,結果試了試發(fā)現都不行。先說節(jié)流,他搞了個政府效率委員會,提方案減軍費、砍福利、取消企業(yè)稅收優(yōu)惠??绍姽ぜ瘓F在國會勢力大,議員怕丟選票,就擱置了。福利項目涉及太多老百姓,企業(yè)優(yōu)惠是他的金主圈子,動不得。最后委員會就省了點小錢,像辦公用品和差旅費,對36萬億來說毛毛雨。
開源方面,他4月宣布對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想保護本土工廠,縮小貿易逆差。起初跟日本、歐盟、韓國簽了協(xié)議,但這些沒法律約束,很快就黃了。中國直接反制,加稅美國大豆、牛肉、汽車,企業(yè)把工廠挪到越南、馬來西亞,繼續(xù)出口。結果三個月過去,美國貿易逆差沒降,超市物價倒?jié)q了,農場主貨賣不動,其他國家像印度、加拿大、巴西也跟著頂牛,關稅戰(zhàn)賠了夫人又折兵。
前兩招失敗,特朗普就把火撒到美聯儲頭上。美聯儲現在是美國最大債主,手握7.5萬億國債。特朗普覺得降息能省利息,每降1%政府一年少還3600億。他從4月開始在社交媒體上懟聯儲主席鮑威爾,說他行動遲緩,還威脅撤職。4月18日簽行政令,收證券監(jiān)管權,7月16日拿聯儲大樓裝修超支當借口,指責鮑威爾瀆職。7月24日他直接去聯儲總部,當面要降息。鮑威爾沒買賬,7月30日聯儲第五次維持利率在4.25%-4.5%,理由是6月通脹2.7%,超2%目標,關稅還推高物價,降息會火上澆油。
這把特朗普氣壞了,8月1日他發(fā)帖爆料勞工統(tǒng)計局局長埃麗卡·麥肯塔弗篡改數據,說她是大選前幫民主黨夸大就業(yè)數字。當天就解雇她,換上代理局長威廉·威亞特羅夫斯基。新局長上任幾小時就發(fā)修訂數據:5月新增就業(yè)從14.4萬調到1.9萬,6月從14.7萬降到1.4萬。這等于承認之前數據水分大,特朗普這么干就是想證明經濟差,逼聯儲降息。
這事兒鬧得全國嘩然,幾十年沒總統(tǒng)公開說政府數據造假,自曝家丑。股市短暫波動,媒體炸鍋,但聯儲沒回應,法律護著它的獨立性,特朗普沒法子。債務問題沒解決,他轉而推《大而美法案》,把國債上限從36萬億抬到40萬億,繼續(xù)減稅刺激經濟。民主黨反對,馬斯克等富豪也叫苦,但法案過了。
財政部馬上發(fā)新債,預計2025年底超38萬億。減稅讓企業(yè)稅從21%降到15%,資本利得稅也低了,但政府每年少收5000億,窟窿更大。美國現在陷死循環(huán):借錢付利息,利息越來越多;省錢減不了支出;貿易戰(zhàn)沒賺反賠;減稅刺激經濟卻加重債務。經濟學家擔心,這36萬億像定時炸彈,利息快擠占教育醫(yī)療開支,還動搖美元地位。
中國在這事兒上挺清醒,連續(xù)18個月減持美債,從1.3萬億降到7572億。日本、英國也拋售。中國把工廠移東南亞,擴大跟其他國家貿易,加強芯片研發(fā),建獨立經濟體系。短期損失有,但長遠分散風險。特朗普進退兩難,關稅壓不住各國,聯儲不聽話,國內支出降不下來。媒體說這是他的三連敗。美國靠借債和美元霸權過日子越來越難,中國走獨立路經得住考驗。未來全球經濟多極化,這債務危機可能是轉折點。特朗普借新債還舊債,只能暫緩,雪球越滾越大,危機爆發(fā)時麻煩大了。
說到底,美國債務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從里根時代減稅開始,到布什打仗,奧巴馬救市,特朗普第一任期稅改,拜登基建,都添磚加瓦?,F在利息支付2025年預計9520億,接近1萬億,占GDP3.2%。國會預算辦公室說,到2035年債務達GDP118%。特朗普想通過壓聯儲解決,但聯儲獨立是為了防政治干擾,鮑威爾頂住壓力,沒輕易降息。
解雇麥肯塔弗這事兒更糟,前局長說這破壞數據公信力,經濟學家批評特朗普沒證據就指控造假,修訂數據是常態(tài),不是陰謀。但特朗普堅持說數據幫了哈里斯,實際就業(yè)增長八成水分。這自曝家丑讓投資者疑慮,債券收益率波動,影響借債成本。
中國減持美債不是突發(fā),2025年5月持倉7563億,16年最低。原因多樣,分散儲備風險,應對貿易戰(zhàn),投資金磚國家。北京商務部說,反制關稅是正當,轉移工廠是市場選擇。美國農場主受打擊,大豆出口降,超市物價升,老百姓買單。特朗普關稅政策想保護制造業(yè),但全球供應鏈復雜,盟友都不配合。歐盟簽協(xié)議后觀望,日本持債1.135萬億但也減持。巴西總統(tǒng)罵特朗普經濟恐怖分子,印度拒降關稅,加拿大征數字稅。這不光經濟,還牽扯地緣。
債務上限抬高后,財政部發(fā)債速度快,2025年1月剛復位36.1萬億,半年就破。專家算賬,利率不變,利息2034年達15.7萬億。特朗普減稅雖讓企業(yè)開心,但赤字加劇。必和必拓中心說,2025財年赤字1.4萬億,比去年高7%。這模式不可持續(xù),美元信用降,外國投資者拋售加速。中國持債降到第三,日本第一,英國第二。全球去美元化趨勢起,人民幣國際化推。
美國36萬億債務是系統(tǒng)問題,特朗普針對聯儲的舉動是無奈之舉,自曝數據丑聞更顯急躁。利息負擔重,減稅加劇赤字,貿易戰(zhàn)反噬。聯儲獨立性關鍵,鮑威爾頂壓維持利率,防通脹反彈。中國減持明智,分散風險。特朗普三連敗后,債務雪球滾大,危機潛伏。未來轉折在即,全球格局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