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索夫亞爾這個小鎮(zhèn)本來就小,面積才13平方公里,戰(zhàn)前住著一萬兩千人,現在基本成廢墟了。
俄烏沖突打到第三年,這地方成了頓巴斯地區(qū)的一個關鍵點,俄方從去年4月開始猛攻,烏克蘭軍隊死守了16個月。俄國防部7月31日宣布,他們終于拿下全鎮(zhèn),開了路往更西邊推進。
可烏克蘭軍方馬上否認,說俄軍只在鎮(zhèn)上已占的部分升了旗,鎮(zhèn)子還牢牢在烏克蘭控制下。
俄方宣傳里,這場戰(zhàn)役是他們的一次大勝,塔斯社報道說,俄軍殲滅了烏克蘭好幾支精銳部隊,包括突擊隊、無人機操作員和偵察協(xié)調單位。俄安全機構還放話說,烏克蘭守軍死了7500人,只抓到50個俘虜,其他全軍覆沒。
他們清掃了4200多個建筑和設施,毀了11輛坦克、55輛裝甲車、30多門野戰(zhàn)炮、130門迫擊炮和70個無人機陣地。這些數字聽起來驚人,但得打個問號,因為獨立來源沒完全證實。
西方智庫分析,俄軍確實推進了,但代價高得離譜,從4月到今年2月,俄方在恰索夫亞爾就損失了4880人,整體戰(zhàn)役下來可能上萬。烏克蘭那邊,深州項目估算俄軍傷亡更高,大家都在咬牙堅持,卻換來更多墳墓。
北約將軍波蘭準將亞當·馬爾恰克去年3月26日突然去世,波蘭軍方說他是自然原因,在非執(zhí)勤時間走的,當時人在比利時蒙斯的歐盟指揮部。俄媒卻大肆宣稱,是俄軍偵察到指揮所信號,用伊斯坎德爾導彈精準炸了恰索夫亞爾南邊的地堡,馬爾恰克就在里面當場斃命。
這說法在俄方圈子里傳得火熱,成了他們打擊北約介入的證據。可事實核查顯示,這多半并不真實,波蘭和北約都否認他去過烏克蘭前線。馬爾恰克的履歷是標準的職業(yè)軍人,從波蘭陸軍學院畢業(yè),一路升到準將,專攻空降和特種作戰(zhàn),還去阿富汗服役過兩次。
他的死,更像是健康問題,跟導彈無關。
戰(zhàn)役過程拉得長,從去年春天俄軍試探進攻開始,烏克蘭軍隊挖壕溝、建工事,依托地勢頑強抵抗。俄軍前五個月幾乎沒進展,雙方炮火對轟,損失堆積。第六個月,俄軍從北邊過頓巴斯運河建橋頭堡,慢慢打開局面。
第八個月,南翼也跟上,正面推進拿下外圍點。第十個月,進入城區(qū),巷戰(zhàn)打響,持續(xù)半年多。俄軍用溫壓彈、航空炸彈和無人機轟,烏克蘭守軍層層設防,反坦克導彈和迫擊炮回擊。
整個過程,俄軍聲稱摧毀了大量烏克蘭裝備,但烏克蘭報告說,俄方損失了99,000人自戰(zhàn)役伊始。那些數字背后,是一個個家庭的破碎。
后續(xù)發(fā)展看,俄軍拿下恰索夫亞爾后,瞄準了更遠的城市,像克拉馬托爾斯克和斯拉維揚斯克。烏克蘭在周邊重組防線,歐洲援助還在源源不斷,但防空系統(tǒng)跟不上俄軍無人機群。
俄方天竺葵-2無人機產量大增,7月就發(fā)射了6297架,每架帶90公斤炸藥,速度400公里時速,不只打后方,還砸前線陣地。烏克蘭精銳部隊損失嚴重,多是老兵和民族主義者,重建難。
澤連斯基手頭還能調多少這種部隊?歐洲國家軍隊,德國、意大利、英國、羅馬尼亞、波蘭的,誰有這抵抗力?就算有,也扛不住俄軍火力。
俄方清理戰(zhàn)場后,分析烏克蘭弱點,用于下階段。烏克蘭試圖穩(wěn)住周邊,但俄炮兵轉移,持續(xù)轟。援助雖多,面對俄無人機,防空捉襟見肘。
士兵們在硝煙中堅持,回收裝備,準備反擊。
整個過程,讓人感慨戰(zhàn)爭的無情,那些家庭的眼淚,才是真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