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人們進藏的方式似乎越來越少了!
從前有人選擇駕駛電動車環(huán)游西藏,后來又興起了徒步進藏的方式,而如今,一位來自河南的挖掘機師傅小溫,也駕駛著自己的挖掘機踏上了環(huán)國之旅。
在旅途過程中,只要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他都會主動伸出援手,因此被網友親切地稱為“挖機大俠”。
他為自己規(guī)劃的路線是先前往東北,然后再向西藏方向進發(fā)。
出發(fā)前,他還特意將車輛進行全面檢查,確保一切無誤后才正式踏上旅程。
他此次出行的理念是:“路見不平,挖挖挖!”
起初,他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例如在路上發(fā)現(xiàn)坑洼路面時,他就會用挖機將坑填平。
有時候,他擔心坑洼路段附近沒有足夠的泥土,還會特意鏟上一些碎石料,以備不時之需。
可以說,凡是小溫駕駛挖機經過的路,都會變得平整順暢。
當他前往鄭州途中,在隧道里遇到一位焦急揮手求助的貨車司機。
隧道內光線昏暗,車流速度極快,這位司機站在隧道中顯得格外危險。
盡管情況危險,小溫還是停車上前了解情況。
經過溝通得知,這位司機正前往鄭州滎陽送貨,途中車輛離合器突發(fā)故障,導致車輛停在隧道中,這在隧道里是非常危險的情況。
司機希望小溫能幫忙將車拖出隧道,這樣他就可以在隧道外等待救援。
面對如此緊急的情況,小溫毫不猶豫地拿出吊帶,將貨車拖出了隧道。
臨行前,司機小心翼翼地詢問費用,擔心小溫會因情況緊急而提高價格,沒想到小溫擺擺手說分文不取。
幫助了這位司機之后,小溫似乎已不再滿足于僅僅修補路面,而是開始在旅途中一邊環(huán)游,一邊幫助更多的人。
他幫助過掉進溝里的三輪車脫困,幫忙將灑在路上的糞便清理裝車,還幫沒油的車輛拖到加油站。
也許有人會質疑,為何小溫一路上會遇到這么多求助者?難道是在表演?
其實,這是因為小溫的車上貼滿了“免費救援”的字樣,許多遇到困難的人看到他都會主動上前求助。
在每次幫助別人后,他們通常會拿出車上的水或香煙表示感謝。
可以說,這一路上小溫幫助了無數(shù)人挽回了損失。
最驚險的一次經歷發(fā)生在前幾天,他途經怒江大橋時,山上突然滾下幾塊巨石。
起初,小溫只是將這些石頭移到路邊,以免阻礙交通。
但走著走著,他察覺到不對勁。這里是318國道最危險的路段之一,經常發(fā)生落石和塌方,非常危險。
面對可能隨時滾落的巨石,小溫仍決定將已掉落的石頭徹底清理干凈,否則道路會被完全堵塞,造成交通停滯。
在清理過程中,他內心充滿緊張,生怕再有石頭從山上滾落。
大約十分鐘后,終于完成了清理工作。
清理后的車道可以同時容納兩輛車通行,避免車輛長時間停留,從而減少被落石砸中的風險。
清理完畢后繼續(xù)前行,前面就是318國道著名的“老虎嘴”路段,這里有一個天然形成的限高點。
前方正有一輛即將側翻的大貨車等著小溫救援,他不敢耽擱,清理完路面后立刻趕了過去。
這輛貨車滿載石料,卸貨時意外導致挖機車門變形,但小溫顧不上心疼,繼續(xù)完成卸貨工作。
畢竟這里是318國道的重要通道,車流量極大,稍有延誤就可能造成嚴重擁堵。
這些工作小溫整整忙了大半天才完成。貨車司機為表感謝,特意向他轉賬一千元。
沒想到這筆收入卻引來不少網友的批評,認為既然是“免費救援”,就不該收取費用。
但小溫為了幫助這位司機,耗費了整整半天時間,油量也消耗了半箱,車門更是因此變形,這一千元其實遠遠不夠補償。
雖然他堅持無償救援的原則,但適當?shù)馁M用補償有助于維持良性循環(huán),使這類善舉得以持續(xù)。
小溫一路行善的行為感動了許多網友,也讓大家意識到網絡的力量,紛紛表示在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也會盡力伸出援手。
資料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